日前,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 2017 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本次国内共有 1793 位学者入选。
2017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采用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法和标准,基于客观引用数据对中国研究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进行系统的分析而得出结果。爱思唯尔的 Scopus 数据库为该榜单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技术实现。
2017 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分别来自 227 个高校或科研机构。其中中国科学院共有275 人入选,位居各单位第一。清华大学共有 121 位学者入选,排名第二,也是唯一一所高被引学者超过百人的高校。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列三、四位,分别有 94 位和 91 位当选。上海交通大学有 79 位学者入选,位居第四。复旦大学位居第五,有 56 位学者入选。入选学者超过 30 位的高校还有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同济大学。共有 15 所高校入选学者超过 20 位,37 所高校入选学者超过 10 位。
但今年的榜单和往年一样,引起了学界人士的热议。
为什么在有些细分领域,排名前50的顶尖学者也无法进入,而一些非主流的或者名不见经传的学者却能高居榜单?
有人在榜单公布页面留言,、“SCI他引5000多次,竟然5年内未曾进入榜单,说明这种统计的误差较大”
“Elsevier年年都搞这个来推销scopus,根本就是自娱自乐”
所谓“高被引学者”(Highly-cited Researcher),是指入选者的科研成果在被学术界引用方面表现出类拔萃,达到了比较高的数值。
高被引学者实际上必须至少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学术作品的总被引次数高;二是至少有一篇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属于引用次数居于前1%的高被引论文;三是作者主要作品的平均被引在同一时间期限内要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是,每次榜单发布后都会出现的争议,那就是总有学者认为,自己作品的总被引次数很高却未能上榜,从而对榜单产生质疑。但数据不会撒谎,我们会发现,部分学者无法入选,都有其特定原因。比如,某些学者在象征着整体影响力的“总被引数”和象征着引领研究主题能力的“单篇高被引”指标上都达到了上榜的标准,但他们同时也有大量的“零被引”的学术产出“无人问津”,最终导致作品的平均影响力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又比如,部分“中国高被引学者”的本质实际上主要体现的是学者在英文学术世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作者的文章通过严格的同行评议能够被主流的学术期刊所接受,作者在一个或几个研究点上的贡献能够引发学术同行参与讨论或批评。这才是高被引的本质。
另外,检索“中国高被引学者”,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高被引学者既代表了本领域学者的最高影响力,也代表了本领域学者的最高水平。高被引、高影响和高水平之间呈现出了较高一致性的特点。进一步对比可以发现,在自然科学领域、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和若干跟自然科学关系密切的工程领域,这三者之间的一致性要更高,在数学和工程领域这种一致性就要大打折扣,而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这种一致性就显得非常之低了。
(综合自文汇报、部分科研网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