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将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融入到课程中时,他们最担心出现的状况是什么?学生们人在课堂心在外。
当大学思政课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们听得有滋有味,那本身承担着从小培养健全人格的小初高中,该如何克服思想教育和业务教学“两张皮”,抛开“唯分数论”的功利性,回归教育的本质呢?今天,普陀区教研员学科育人论坛上一线教师们的讨论也许能带来一些启示。
学科教学也不能一味说教,更要注重学生个性
某校写作课上,一位同学就“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写了一篇散文:先写小时候父母告诉他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他却看到一心进取者和知足常乐者各有各的幸福;再写上学后老师告诉他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可他读了《哦,香雪》,觉得平等的“双赢”比单方面付出更有价值;最后感慨无论是奋斗还是奉献,人生命中的一切都会过去,只有人类对人生意义的寻找“永不会过去”,“18岁的我现在依然没有答案,人生的意义,我还在继续寻找”。这样一篇语言、思想都不错的作文却差点打到四类卷,因为老师觉得“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太过消极”。
“为什么一定要求学生放大‘找到人生意义’的结论,而不能展现不断寻找、思考、再寻找的过程呢?“高中语文教研员祁敏说,”越是在语文——这种可以将道德规范宣之于口的课程中,老师们更应该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是将育人成果的评价扭曲于结论表述。”
何况在很多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一味地将“传统美德”“浩然正气”等单元主题成为教学中先行的标签,很多时候,学生未必那么容易接受,反而会将文本中原本丰富的言语细节和鲜活的生命力消解掉,甚至让学生们产生逆反心理。
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张志公曾言:“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文本的语言文字中走上几个来回”。“所谓走上几个来回,就是要注重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品读,引导学生一步步从语言材料走向作者之‘意’。”小学语文教研员颜欣玮说。
培养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以相互结合
说起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七八十年代的学生能够想起来的,可能是出现过很多次的一道数学应用题,水龙头如果没关上,一小时会流掉多少水?这个节约资源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在很多代学生中重复。
然而,你知道可口可乐中哪个成分对牙齿损害最大、醋和可口可乐哪个酸性更强吗?初中科学教研员印兰的科学课从牙齿说起,让人眼前一亮。她通过引导学生课前调查龋齿发生率,找出导致蛀牙的可能因素,通过实验,将可能因素聚焦到可乐所含的酸性物质;随后的实验证实了这一点:醋的酸度仅有3.54,可乐的酸度则是2.44;最后通过口腔酸度变化图,让学生们理解了饭后漱口的科学意义,并让他们为自己和家人制定护齿计划。
“这三个教学活动,前后连接,层层推进,既有直观的实验现象,又有理性的图表析。在发展科学思维、提高科学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们感悟到‘牙齿健康’的重要性,并将之让家人受益。”印兰说。
从简单的牙齿说起,却落在了科学素养和家庭责任心的培养上,这门初中科学课专业与思想两不误。
高中生命科学教研员钱正华也是这么做的,从给孩子们看视频开始,了解生命的起源,以生物学角度出发,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初中劳技课教研员张杰从小米、富士康、维珍创意三家公司说起,在感恩强国梦的同时,体验工匠精神,激发创新意识;小学自然科研员姚蔚从《污染与环境保护》课程讲起,形成“地球是个大家庭,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领悟到人类与动植物、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每一次调研,我都问自己,什么是好课?德智交融就是好课的标准。”上海市特级教师叶伟良说,“师职的最高使命就是育人,现在提出的将德育融入智育的想法,让教育回归了育人的本质。”一个学生的教育成功需要做到四方面:健全的人格、国际视野、批判性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目前的教育路径因为重知识、轻价值而越走越窄,却忽略了真正重要的是健全人格的培养。
文:郝梦夷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张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