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行工程人才培养与新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亟需解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大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既是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
当前,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驱动的新经济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亟待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打破固有学科之间、校企之间的藩篱,促进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通过改革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机制,造就符合新时代和未来需求的工程科技人才。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工程教育质量稳步推进,工程专业认证体系逐步形成,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程教育体系。2016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国,国际同行对我国工程教育予以充分肯定。但客观地说,我国工程教育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工程人才培养还存在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工程专业设置过细。工程人才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专业设置、调整灵活性不够,特别是教育部专业目录外的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性不够,不利于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设置新的工科专业。
其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健全。课程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清晰,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现象,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所需的课程开设滞后,促进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动力和机制不足,授课还是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特征。
再次,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亟待完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工作难以推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学科和院系间泾渭分明、难以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本硕”“本硕博”工程人才贯通培养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学生实践和跨专业学习等方面条件准备不足。
还需注意的是,现行工科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亟待提高。影响工程教育质量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师资队伍,高校工科教师队伍“非工化”趋向日益增加,绝大部分教师的工程实践止步于实验室模拟,尤其一些年轻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
建议:
打破固有学科领域界限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和项目平台
一、建立健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要打破固有学科领域界限,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和项目平台,建设体现高校优势与特色的专业集群;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课程体系、师资结构、管理模式等。要改革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研究制定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达成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二、强化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个性化培养
要完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探索设置学科前沿课程、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同时,也可探索“工科+双学位”、主辅修制度等多样化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工科优势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平台。
三、探索与实践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要面向产业高层次工科人才需求,制定本硕博阶段学习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成果评价等规范,探索本研分段衔接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及配套制度体系,形成多渠道的学生发展路径。要建立适应不同培养方案的选课体系,完善不同专业的学分确认机制,探索实施学生自主选择和基于相应准入条件的学生分流方案。
四、建立并完善多方协同的工科育人模式
要创新高校与境内外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探索建立多主体参与、产学研融合的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建设一批集教育、实训、研发为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和基地;形成有利于社会机构深度参与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质量评价等活动的体制机制。
五、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优化工科教师队伍
要制定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到高校任职的政策与制度,为教师到企业实践提供条件保障与支持。通过企业在高校设立“实践讲席教授”“企业导师”等方式将一批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派送到高校任教,为行业专家到高校“短期上岗”提供制度保障,为他们加入高校工科教师队伍创造条件。此外,要通过教师到企业任职、进行博士后研究等方式,实质性提高工程教育教师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以解决工科教师“非工化”问题。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作者:钱锋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