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73年,一批珍贵的延安时期“鲁艺”版画飘洋过海,落户复旦大学图书馆。美国空军航空部队飞行员乔治·韩伦(George A. Hanlon)中校的子女带着15幅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版画名家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的木刻版画和版画背后的故事,回到中国,捐赠给复旦大学图书馆。
今天,“归来:艺术穿越时空——Hanlon中校捐赠延安鲁艺版画捐赠仪式暨主题展开幕仪式”在复旦大学举行。乔治·韩伦中校捐赠版画纪录片《归来》正式发布。此外,在现场乔治·韩伦中校的子女还特别捐赠了一份原版美国飞行员丝质地图。这份印在丝巾上的地图时隔多年仍然非常清晰,每一个字母都清晰可见。据韩伦的女儿介绍,这份地图是父亲当年做飞行员时的地图,当时空军每人都有一份地图,都是丝质的,确保从怀里掏出来时,不会发出一点声音。地图上的圆圈标注出了父亲每次降落或者跳伞时所在的区域。1949年,乔治·韩伦中校将这份丝质地图送给了自己的表弟,当复旦大学接受捐赠的消息在家族中传开时,乔治·韩伦中校的表弟捐出了这份地图。
延安被认为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鲁艺”见证了很多历史上的重要时刻,特别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巨变,而那些被忠实记录下来的变化场景,正是今天展览的版画。这其中囊括人民生活的风情,火热的革命以及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其中蕴含着被空前激发出来的创造新时代的激情和民族的爱国热情。
随后,乔治·韩伦中校捐赠版画展厅及主题展开幕,并与会嘉宾参观了展览。版画研究专家唐小兵作专题演讲“延安版画的历史意义”。
乔治·韩伦中校为美国陆军航空队(今美国空军前身)队员,1944年9月8日,其所属机组在执行对日轰炸任务后遭日机追袭,飞机坠于渤海海滨。乔治·韩伦中校与其他6名组员安全跳伞,在中国军民的倾力护送下,徒步1500余公里到达革命圣地延安。乔治·韩伦中校等人在延安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接见,并受赠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版画作品集共15幅。2017年,经密歇根大学教授唐小兵牵线搭桥,复旦大学图书馆与捐赠人沟通之后,乔治·韩伦中校三位子女将15幅版画以及与此相关的照片、日记、信件、回忆录(China Walk)等文件无偿赠与复旦大学图书馆。
木刻版画作为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因其自身创作材料较易获取,印刷制作具有可复制性,成为了抗日战线上的“特殊的武器”。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创作独树一帜,富有情节性、直观化等特点,有效地起到宣传革命信仰、凝聚民族精神、打击敌人的重要作用。延安的木刻版画创作涉及陕甘宁边区及相关解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俗等多个领域,为研究这段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人民精神状态、当地民俗风情提供了生动详实的材料。
乔治·韩伦中校子女捐赠的这批版画,共计15幅,均创作于1941年至1944年期间,其中1943年的作品最多,有7幅;1944年的作品6幅;其他年份的作品各一幅。创作者包括:古元(5幅)、彦涵(5幅)、计桂森(2幅)、力群(1幅)、胡一川(1幅)、马达(1幅)。
乔治·韩伦中校家属向复旦大学图书馆捐赠的这批版画资料,蕴含着两国军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难忘岁月里戮力同心抗击日寇的战斗友谊。为了更好地收藏、陈列这批版画,发扬其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复旦大学图书馆专门设置以乔治·韩伦中校命名的展室,结合多种形式展陈受赠的“鲁艺”版画和版画背后的故事。版画原件将在复旦大学理科图书馆展出到4月28日。
文:姜澎
图:慕梁、姜澎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