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90°,北极点。
这里是地球自转轴的北端。没有土地,只有冰与冰层下流动的海水。放眼望去,在一片一无所有的苍白之下,却分明能强烈得感受到一股生命力量的涌动。
哼哧、哼哧。
一步、两步。
邢佳雯裹着一层厚实的装备,一步一步奔跑在这片苍茫的雪白里。每迈出一步,脚下的雪便发出“吱呀吱呀”的摩擦声。
这里是北极点。每年4月,在极昼刺目的阳光下,被誉为“世界上最冷酷的马拉松”——北极点马拉松North Pole Marathon如期而至。
零下35度的风吹着邢佳雯的脸庞,这个来自上海交大的17级本科女生正奔向自己的人生第一场马拉松终点。
起点:一场未知而绚烂的生命体验
为什么要开始这场马拉松?
邢佳雯已不记得自己跑了第几圈,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抵达终点。
一圈一圈的跑跑走走、一步一步的踏雪正在消耗她的体能。终点似乎遥不可及。她的内心开始彷徨。不耐烦、懈怠甚至绝望。
为什么要开始这场马拉松?
最后的三圈里,已完赛的邢佳雯爸爸冒着失温的风险,又陪着她一起走。
邢佳雯心里一暖。
半年多前,当爸爸问她:“我要去跑北极点马拉松,你想来吗?”
“想!”邢佳雯说。
从来没有跑过马拉松,去北极的时间成本,准备赛事的各种训练,比赛相关的经济开销,比赛所存在的风险,会不会耽误的学习、作业、学生工作甚至学分、考试……邢佳雯在脑海里快速权衡着。但这一切,在遥想北极所意味着的那种壮阔和美之后,邢佳雯咬咬牙,去!
2017年,邢佳雯进入上海交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学习。本科学习伊始,邢佳雯清除得记得她的PRP(上海交大本科生研究计划)指导教师梁昕曾说,“对于探索新事物,即使你很努力,也没有正确答案,也不是为了正确答案”。
▲生活中的邢佳雯
曾经,对很多像邢佳雯这般年纪的人而言,知识是一种正确和权威。但是,步入本科之后,邢佳雯渐渐明白,学生并不只是仰视知识的接受者,更是与之平等的创造者;学习和接受是为了驾驭知识,驾驭知识是为了开拓与创造知识。而“创造力”“想象力”和“好奇心”则在某种程度上弥合了学科间的鸿沟。
人生不也就是一场体验的旅程吗?而她的人生不就和这场马拉松一样才刚刚开始吗?
“这场马拉松用遥远的终点和只能靠你自己完成的任务让你内心彷徨,用满目别无他物的茫茫雪原逼迫你反观自身。”邢佳雯说,“体验了这个过程,你才能更好地化解这些问题,因为对自己清晰的认知是自我管理的前提。”
所以,那个为什么、那个终点还重要吗?
终点:生命的感动与渺小往往辩证统一
几天之前,邢佳雯和爸爸坐着飞机来到挪威,等待飞机把他们运往北极点的大本营。身边,是一大堆的装备和行李。
比赛报名成功后,邢佳雯和爸爸开了两次“赛前准备会议”,父女二人详细规划出了训练准备的总体思路和操作方法。寒假各类装备备齐以后,父女俩又特地前往寒冷的东北进行装备测试,以检验所买装备是否有漏洞、有无需要调整之处。
毕竟是北极啊!
意外总是特别多。冰裂导致飞机延迟起飞。给妈妈打卫星电话报平安,电话一接通的,邢佳雯感觉她激动地心都快跳出来了;去北极的飞机起飞前同学发来鼓励的信息,邢佳雯刚写好文字就没信号了,仿佛就这么带着这份祝福到了北极。
飞机落地的北极的瞬间,来不及为这美景赞叹,邢佳雯为了能按照事先规划的目标完赛,她忙用营地的一次性纸盘记录每圈花费时间和休息时间,从而精准把握自己的身体状态并基于现场情况灵活调整。
“马拉松作为一种跑步‘赛事’,比起毅力更看重充准备、能力、比赛策略;毅力是给有备而来者锦上添花的事物,而不是给慌忙出征者的合理化外衣。”邢佳雯说。
在距离出发11小时55分后,邢佳雯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过终点线。
刚完赛的那几秒里,邢佳雯已经累得内心毫无波动、外表面无表情。直到休息了大半天,才惊觉已经完成了比赛,她不禁感叹:“我竟然在这么可怕的路面上‘熬’完了一个全马?我竟然24小时没睡而且十二小时在跑跑走走中完成了雪中跋涉?!”
直到那时,邢佳雯才开始意识到这场马拉松给她带来了什么。
“抛开一切杂念、静心突破自己、最终完成比赛。”邢佳雯说,“进入大学,目标从单一(高考)变得多元,曾经有五光十色的梦想,但日渐明白终究只有少数会落地。因此,只有不断地努力和积累,才能有实力迎接新的机会和挑战。”
▲北极点马拉松完赛奖牌
一场马拉松的落幕,也是另一场马拉松的开始。在人生这场征途中,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在一片一无所有的苍白之下,各自感受着生命力量的涌动?
据悉,北极点马拉松可能是规模最小、最为国际化、名额最抢手的比赛,2016年北极点马拉松有来自21个国家的56名选手参赛;2017年的比赛仅有54人,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人提前1年就报了名。邢佳雯也成为2018年圆满完成这一赛事的13名女性队员之一,同时也是本届赛事最年轻的选手。
作者:金婉霞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