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至19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类脑人工智能主题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类脑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产业界代表齐聚复旦大学,共同展望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研讨神经科学、大数据、交互式机器人等前沿领域与人工智能的交融共生与发展趋势。
未来已来!复旦要怎样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是这样说的——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好!
热烈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类脑人工智能主题论坛。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是当今国际科技前沿热点。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实现人工智能普适化,将引起经济社会变革性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昨天,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很成功。大会以“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为主题。习近平主席发来了贺信。刘鹤副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李强书记致辞并提出,要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上海高地”。
身处上海的复旦,我们又一次感到了大时代只争朝夕的脉动和高校肩负的责任,正在推出“三智全球计划”,联手全球力量,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推动人工智能普适化;以类人智能+人类智能的群智进化实现人工智能普适化。
近四年来,复旦系统地布局了类脑研究机构、大数据学院和研究院、脑科学研究和诊治机构,牵头组织了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市级重大专项、类脑芯片和大数据试验场两个功能型平台、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等,大力引进人才队伍,设立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和临港研究基地,为下一时期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工智能产品现场展示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各项发展备受世人瞩目,不少国家高度重视推动该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这给予复旦这样有多学科优势的大学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
复旦大学以及其他单位的专家认为,传统人工智能,主要依靠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将判断决策行为从大量的数据中进行抽象和总结,转化为一类特定的计算模型,最终实施在特定的应用中。表现的问题在于:知识引导方法长于推理,但是难以拓展;数据驱动模型擅于预测识别,但其过程难以理解;策略学习手段能对未知空间进行探索,但其依赖于搜索策略。如何有机协调数据驱动人工智能与知识引导人工智能的各自优势,探索有机结合逻辑、先验、知识以及数据的模型与方法,形成解释性强以及数据依赖灵活的人工智能,是当前面临的难点问题。
▲人工智能产品现场展示
脑科学研究发现:为了应对各种认知任务,大脑要在短时间内保存和处理各种感兴趣信息,完成这个过程的大脑系统就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形成语言理解、学习与记忆、推理和计划等复杂认知能力的基础。此外,基于生物层面的神经突触信号传递作用机制、脑区间环路特征、脑信息表达与处理、脑结构和功能图谱、脑重大疾病发病的环路机制等成为研究热点,这些都为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我们迫切期望,通过脑科学的深入研究和神经机制的系统解析,“破译”大脑信息处理与神经编码的原理,再通过信息技术予以参照、模拟和逆向工程,形成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为标志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通用模型与算法、类脑芯片器件和类脑智能各类工程技术应用等新型研究领域。
上海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顺应世界科技发展大趋势、服务国家创新战略能力,超前布局“脑与类脑智能” 领域前沿研究与科技创新。复旦大学师生们也以服务国家和上海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为己任,以提升脑与类脑智能科技创新自主研发能力为目标,以既有资源禀赋和研发优势为主攻方向,以“双一流”交叉学科建设和跨学科人才梯队培养为抓手,聚焦建设脑与类脑智能领域,以类脑智能的原始创新研发,催生大数据智能、重大脑疾病智能诊疗、类脑智能芯片、类脑智能工程,寻求实现未来智能科技领域的重大原始突破,从而加快类脑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改善民生、促进城市发展新应用,实现“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推动人工智能普适化;以类人智能+人类智能的群智进化实现人工智能普适化”愿景目标。我们将聚焦“ABC Intelligence”等研究重点,即: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ological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llective and Evolutionary Intelligence,不断拓展研究的前沿。
▲人工智能产品现场展示
下面,我着重介绍一下复旦大学近期着力推进脑科学、类脑智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在学科交叉与创新平台布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国际化顶尖人才引进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构建等方面的工作。
以学科新布局与学科融合创新为抓手,积极开展一流高峰学科、国际创新中心建设
复旦大学有丰富的学科资源和良好的历史积淀。为了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和人才培养,我们着力推进融合创新,布局新领域。
首先,我们构筑了类脑智能研究链条,成立了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上海智能电子与系统研究院,在张江校区系统规划建设“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在临港设立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平台。
2015年6月,复旦大学成立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以学校既有雄厚的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综合优势为基础,以计算神经科学为桥梁,交叉融合、聚力创新,开展大脑机制解析、类脑智能算法、新药智能研发、脑疾病智能诊疗、通用智能等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学校已经投入一批经费购置磁共振影像设备,打造成世界最先进的影像研究高地和国际最大的全维度脑数据库。
▲人工智能产品现场展示
此外,复旦大学还成立了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研究院,致力于基于类脑算法的微电子芯片设计、深度学习以及智能产业融合创新。与新智集团、杨浦区政府共同组建新氦智能——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世界领先的类脑芯片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2016年9月,在上海市教委支持下,作为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建设项目,复旦大学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共同成立上海智能电子与系统研究院。研究院整合各校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相关的科研力量,建成以“智能电子与系统”为核心的卓越创新中心,通过智能电子系统平台的创新应用,进一步整合和垂直集成微纳电子、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领域的前沿成果,从整体上推动学科的发展提升。
2017年6月,复旦大学成立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引进了甘中学等一批世界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顶尖人才,致力于突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等相关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依托与临港管委会共同推进的产业化平台,与宁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浙江、江苏的机器人产业集团一起,发起建设长三角机器智能创新中心及“智网赋能”工程,以类脑与人脑混合增强的群智智能技术为核心,通过赋智于芯片,打造新的智能引擎,通过赋能于机器人,打造新的智能终端,通过区块链AI融合技术赋值于网络,打造新的价值智联网,并通过网络闭环,形成新的可持续增长的智能产业生态圈,从而发展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新业态和新生活。
2017年底,复旦大学在张江校区系统规划建设“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积极筹划和领衔上海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脑与类脑智能基础应用转化研究”,并相继获批教育部脑科学前沿科学中心、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机器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支撑高水平国际顶尖人才集聚、类脑智能国际前沿研究开展。在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中规划建设的“六个中心、两个平台”包括:认知和基础神经科学中心、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计算系统生物学中心、神经与智能工程中心、类脑智能芯片系统中心、类脑智能技术应用与转化中心,以及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张江国际脑库两个重大实验技术平台。
其次,打造大数据人才培养、研究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立了大数据学院、大数据研究院、大数据试验场功能型平台。2015年4月,复旦大学应大数据发展的蓬勃之势,与中植企业集团、上海市虹口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大数据学院与大数据研究院,通过发展数据科学和技术,打造支撑智能技术的新引擎。上海市大数据功能型平台项目也即将启动建设。再之,发挥已有优势,提升脑科学研究和脑诊治水平,成立了脑科学研究院,建成了上海脑疾病诊治中心等。以跨学科、跨领域科技研发为着力点,持续推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面向新兴产业需求的脑与类脑智能创新成果
▲人工智能产品现场展示
在世界上首次构建了大脑动态图谱,发现脑网络的“可变性”受局部神经活动调制,这项工作被脑科学领域科学家Bassett教授称作为“在理解大脑网络动态变化道路上的一块重要基石”,也为将来人类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的增强提供了新的途径。系统发展和构建了一系列类脑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模型,应用于脑卒中、自闭症、分裂症、抑郁症等脑疾病的智能诊断研究。首次发现了抑郁症与睡眠问题的共病病理机制,将为改善大众尤其是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问题,治疗抑郁症带来革命性突破,更为通过经颅刺激调节局部神经活动等临床治疗手段广泛应用提供了科学的靶标。
“探极一号”类脑芯片流片成功,同时具备在线训练与分类的新方式,实现世界首个门控再现神经网络,相关研究成果被2017年欧洲固态电路会议录用。2017年6月,采用28纳米技术的“探极二号”成功流片并测试,当时的性能指标超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Eyeriss一个数量级。
研发嵌入式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器与物联网边缘智能芯片。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微波视觉新理论和新技术体系,将传统微波雷达成像和遥感技术等赋予智能处理与控制的内核。与航天八院合作,研发自主容错的“芯云”系列智能芯片,随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一同进入太空,建成首个末子级留轨智能平台。与科大智能公司联合研发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评估智能诊断系统,已正式开始临床验证;与上汽集团合作研发上汽超级大脑等,提供零部件智能物流方案,预演方案已经显著降低物流成本。
与科大智能公司联合研发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评估智能诊断系统,已正式开始临床验证;与上汽集团合作研发上汽超级大脑等,提供零部件智能物流方案,预演方案已经显著降低物流成本;与国网上海电力公司合作,提供电力业务智能化管理决策分析系统;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代机器人,包括面向公共服务的“复娃机器人”、面向家庭应用的“爱家一号机器人”,以及面向医疗健康的中医辅助诊断机器人。
以引进世界顶级科学家和培育跨学科青年人才为抓手,打造多元化、国际一流的类脑智能专业人才队伍
▲人工智能产品现场展示
近年来,复旦大学积极发起和参与脑与类脑智能领域相关的国际科学合作计划,目前已与包括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德国马普学会等20余所国际著名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研究伙伴关系,并与全球130多位脑与类脑智能领域著名国际学者进行研究合作。
在与国际一流大学、国际顶尖科学家团队等多层级国际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世界顶级科学家到复旦大学开展工作,引领脑与类脑智能研发工作开展。2017年,与以诺贝尔奖得主Michael Levitt教授、欧洲脑科学奖得主Trevor Robbins教授两位学术大师为首的脑与类脑研究国际顶尖科学家团队,共同建设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111创新引智基地,建设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认知与基础神经科学中心”。此外,相关领域的青年才俊队伍亦不断壮大,其中包括了多位来自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外籍青年科学家,他们充分依托复旦大学已建和在建的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致力于开展高水平的脑与类脑研发工作。
2017年,《复旦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总体方案》将“计算机、类脑智能与大数据”作为学校27个拟建设一流学科之一,面向国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等方面的需求,通过与信息科学、数学以及相关应用学科的有机融合,形成以计算机、类脑智能、大数据技术等为支撑的新学科生态,为学校新工科建设提供基础。
2017年,复旦大学着眼于新一代人工智能跨学科人才队伍的全体系构建,启动“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在技术大类和自然科学大类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厚基础、宽视角、重素养、强实践”的理念,遵循“2+X”的框架设计,下设“智能科学”、“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系统设计”与“智能芯片设计”等四个方向,培养内容涉及智能科学的机理基础研究、智能化的信息与数据处理方法、新型智能芯片的设计开发、智能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覆盖了智能学科、人工智能产业从基础到应用、从硬件到软件的不同方面。
另一方面,复旦大学还依托类脑智能研究院以及既有的数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设立了国际化的“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方向硕士生、博士生研究生培养体系。通过交叉学科研究生遴选,招揽了一大批有志于从事新一代人工智能、通用类脑智能算法、类脑智能芯片、生物医学影像智能化应用等领域研发的高水平研究生。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人工智能有着改变全球社会的巨大潜力。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可成为应对一些社会核心挑战的强大工具。在中国和世界急需寻找新的增长引擎时,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可以提升生产力,助推经济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
站在大学校长的角度,我不仅关注理工医在类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融合,同时也关切着这一领域的发展,给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带来的挑战。可以预见的是,从全球治理到社会生活,从国家建设到家庭幸福,都将因这一领域的变革而重新定义,因此,我更加期待,这样的发展能促进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这样的创新是正向的创新,因此,我更加期待,人文社会科学与这一领域的结合,因为,技术只有与情感、伦理等人类最朴素的需求结合,才能迸发出真正符合人性的创新点!
我们始终坚持鼓励和拥抱这种创新,这种创新往往需要高度专业性和长时间的储备与积累,这也是复旦大学着力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融合创新的重要原因。同时,人工智能在各分支领域都有极强的深入性,因而涉及范围极广,需要多方参与和共同努力。
近期,将由复旦大学牵头,联合中科院上海分院,共同承担“脑与类脑智能基础应用转化研究”上海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加速建设脑与类脑智能领域高水平交叉学科群和国际创新中心,构建国际一流的研发和创新人才队伍,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 为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复旦力量。
谢谢大家。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张鹏
来源:微信公众号“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