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一首耳熟能详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响彻大堂,当幼童稚嫩的歌声与老人苍劲的歌声相互交织时,惹人泪目。今天,成立65周年的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一场名为“幸福小时候”的特殊聚会在这里举行。
一清早,数百位白发苍苍的少年宫老组员戴上红领巾,揣上泛黄的出入证,回到了他们儿时梦想起航的家园——中福会少年宫,重温一段段难忘的成长经历。
虽已年近古稀,可老组员们的认真劲儿却一点也不输当年,在舞蹈室内跳上一段民族舞、在朗诵室里再排练一次《少年宫,我们为你骄傲》,不少老组员们激动万分。
65年前,作为送给广大少年儿童“最宝贵的礼物”,宋庆龄创办了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这是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群众性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在这里,上海市第一个少年儿童民乐队、第一个儿童艺术团—小伙伴艺术团、全国第一个少年电子爱好者协会、第一个儿童计算机活动中心应运而生,上海市少年儿童戏剧爱好者协会、青少年集邮协会、少年管弦乐团、少年雕塑爱好者协会等各类少儿兴趣社团也在这里成立、发展。
今天,戏剧组老组员、配音演员乔榛与太太、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一家人重返中福会少年宫,有趣的是,他们都是这里的组员。
读初二时,乔榛在中福会少年宫整整学习了一年的戏剧,他坦言,正是少年宫的学习让他学会了如何充满真情实感、有的放矢地表演。“后来,毕业时,我有幸担当话剧《我的一家》的男主角,并参加了全市中学生话剧联赛,最后顺利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就读。”1965年上戏毕业时,作为培养对象,乔榛被孙道林、张瑞芳选中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
▲戏剧组老组员、配音演员乔榛(右)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许多老组员均提到“受益匪浅”四个字。“在少年宫里,不管是合唱组、钢琴组、朗诵组、舞蹈组还是科技组,都是按照国际标准来构建的。”老组员汪天云告诉记者,在少年宫的学习经历使他们受益终身,而他们这代人在国家的发展中,不管是科技还是文化、不管是人文还是艺术,都做出了非常卓越的成果。“身上的那股精气神儿就是不一样!”
在许多老组员的心中,中福会少年宫是他们成长的“金色的摇篮”,是他们童年记忆中最鲜活的源泉。
1956年进入中福会少年宫合唱组学习的张阿姨,如今已侨居美国。当她听说中福会少年宫将举行65周年宫庆活动时,特地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回到上海、回到中福会少年宫,为的是重温童年时代的生活,看望童年时代的老伙伴,唱唱童年时代的歌曲。“我的艺术启蒙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要成为艺术家,但是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被艺术浸染的环境。”张阿姨至今仍感谢在中福会少年宫收获的一切,“在这里建立的自信永远鞭策与激励着我。”
昔日的老伙伴们,今天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校长、高级工程师、院长、导演到国家一级演员、教师,虽然已不在中福会少年宫学习、生活,但他们始终默默关注着中福会少年宫的发展。值得高兴的是,许多失联已久的老朋友也在此次聚会上重新建立了联系。
作为老组员的代表,朱大今阿姨用一首诗歌朗诵,讲述了在少年宫学习的“幸福小时候”,“我从1953年加入中福会少年宫朗诵组以来就从未离开过。”她回忆道,从宫庆10周年在少年厅开始,到50周年宫庆各小组代表60多人登上大剧院舞台朗诵《少年宫,我为你骄傲》,再到60周年宫庆,老中青三代同堂,登上了上海文化广场的舞台,朗诵《梦开始的地方》,如今终于等到了65周年宫庆。“65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的心依旧,期待70周年宫庆再相聚!”
据了解,宋庆龄把儿童教育比喻为“缔造未来”的事业,并提出“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这从此成为中福会少年宫肩负的责任和重托。65年来,中福会少年宫几代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努力探索,目前,中福会少年宫每年辐射4至16岁少年儿童约4万人次,成为一代代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的“金色摇篮”。
作者:李晨琰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李雪林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中福会少年宫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