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维吾尔语意为玉石,是新疆唯二以特产命名的城市之一。这座拥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城,自古时丝绸之路起,便是各方文化交流之所。两千多年后,这里的文化交流有了一种新的诠释:教育援疆。
自2010年对口帮扶至今,在上海教育援疆的大力支持下,喀什地区巴楚、莎车、泽普、叶城四县教育水平已取得了显著发展。
日前,记者走访了部分上海对口援助的喀什学校,并对上海的“组团式援疆”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不同地区实践中,“组团”的理解与尝试不尽相同各有亮点,但组团的那份初心,始终不渝。
不同的组团尝试——因地施策
在上海对口支援的喀什四县中,各地情况不尽相同。目前,在喀什共有222位上海援疆和支教教师。在上海的探索中,因地施策便成了必然选择。
“虽然没有拼音,但同学们每个字都记住了,老师给你们点赞!”叶城县第二小学教师毛晓婧正在给一年级学生上语文课。在这位宝山实验小学校长李跃平“高徒”的课堂上,学生们分外踊跃,分段朗读时举手报名学生之多,让老师挑人都犯了难。这所在硬件基础上堪称薄弱的学校,却在软件上做到了出色,于是有了这样的说法:当地数一数二的“小”学,也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小学。
▲毛晓婧正在给一年级学生上语文课
在这所受援学校的探索中,“组团”有着多层面的体现,“互联小组”便是其中之一。
这首先体现在上海援疆教师也对当地教师的传帮带,充分发挥援疆教师的特长,正如在语文教学中上海教师“随文识字”的教学经验,让当地教师惊叹“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么上”,并使叶城二小的语文教学水平达到了县里顶尖;此外,也体现在学校对支教老师的帮助,包括衣食住行在内,正如援疆教师所言 “这里的老师对我们的关心是全方面的”。
▲上海援疆教师与当地青年教师组成青年教师沙龙,共同成长
上海教育援疆过程中,“组团”的落实方式也因地而异。在泽普五中副校长、第九批援疆干部肖明华看来,“组团”经验从大到小,分成了三层内涵:
小组团,即是援疆教师的内部分工形成教学团队;
中组团,则包括与当地的嵌入式合作,形成校间组团;
大组团,则是导入后方资源,将后方与前方有机组合。
泽普全县的四所初中,抱团坐落于一片园区,两两相距不过十来米,课间铃声响起时,乍一听还分辨不出是哪所学校传来的,一打听,原来四所学校都是按同一铃声上下课的。四所学校中,泽普四中、泽普六中都有第九批上海援疆教师任职,但要论正片学区的“核心校”,则非泽普五中莫属。如果有教研活动需要举办,则由泽普五中牵头,联系协调其他三所学校相关教师共同参与;如果有与上海后方“万里同课”等活动,在这方面资源更为丰富的泽普五中也会组织其他三校相关师生前来共同参与,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上海援疆教师指导泽普二小学生画画
前方与后方的这种“大组团”,在喀什大学有着更直观的体现。尽管第九批上海援疆教师中在喀什大学工作的只有10人,但“组团之后”他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开设了26门课程并且达到82周课时,上课之余每位教师还至少带教两个“徒弟”。
与前方教师建学科带学科一起的,还有上海大后方的支持——喀什大学引进了上海高校的186门慕课,让6500人次学子受益于此,其中更包括了62门成建制课程,相当于额外引进了两个半以上工作团队,大大丰富了喀什大学的课程资源。
不变的组团初心——家国情怀
走访中,最让人触动的还是教师们援疆的初心。从上海奔赴万里之外的西陲,除了要克服不同环境造成的不适应,更重要的还是保持内心的火热。幸运的是,在援疆教师中,这份激情从来不欠缺。按照第九批上海市援疆教师、任教喀什大学的米红林的说法,“这个地方很需要我们,这里是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
▲上海援疆教师在喀什大学的课堂上
事实上,这种情怀的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牺牲。来自上海电力大学的马勇在谈到妻子前往英国时,“凌晨三四点的飞机,两大箱一小箱行李,但没人去送她”,近乎哽咽,对与妻子长期离别的愧疚之情溢于言表。
他的“徒弟”郭秋生则补充道,马勇老师“一到中午就经常会和远在英国的妻子微信聊天,偏偏还经常遇到学生来找,但即便如此他还是会耐心予以学生帮助。”然而,看到自己带教的两个“徒弟”取得点滴进步,在代表学院参与的青年教师比赛中双双取得佳绩,他感到相当幸运。
“我们不忘的初心是什么,为什么来援疆,援疆期间干什么,走了之后留什么?”对此,马勇的“得意门生”已经用佳绩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援疆教师中,值得一提的是“柔性援疆”,这些自嘲“被忽悠来”的教师,对于到祖国最西部任教也是甘之如饴。
“从祖国的最东边跑到最西边,挺好玩的。” 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毕业的何斌来到新疆已经快五年了,即便之前他有着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和丰厚的收入,即便“这边的工作强度比在上海大多了,没有白天没有黑夜”, 但是这些舍弃和艰苦都没有压倒那一分事业心。喀什大学土木学院至今已有了两届近百名毕业生,其中超过八成都留在了新疆就业,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有望将自身所学回馈到新疆的建设中去,这在何斌眼里,不失为自己的一种创新创业,而从中自己“学到的比付出的多得多”。
▲喀什大学的上海援疆教师在指导学生
一批批上海援疆教师,怀着崇高的家国情怀为南疆的教育事业无私付出,其中甚至有教师出发前一天刚做了全身麻醉的手术,但依然坚持奔赴教育援疆前线。这种付出,凝结为学生们脸上的朵朵笑靥,化作宣纸上一行行“沪喀一家亲”,终将留下这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正如泽普二小校长杨静感慨的,“援疆老师真的非常辛苦,他们离开了自己的亲人离开了优越的工作环境,来到我们我们偏远的小县城,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努力工作。”
作者:本报记者 徐德祥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张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