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东华大学研究生与工程师讨论合作项目
高配校企“双导师”带教、打破专业壁垒“跨界”培养、发力“新赛道”构筑育人联盟,10月11日,东华大学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努力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业“尖兵”、工程“强将”。
东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是一个定位工程类研究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实体化、平台型学院,致力于解决先进材料、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高端装备五大重点领域人才和技术需求,为我国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打造工程硕博人才培养和科技产业的创新特区。
课堂和实验室“搬到”工程一线,校企“双导师”结对带教
薛怿是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生,目前他的联培单位正是理事会成员单位之一的中国商飞。他参与了国产大飞机典型结构件所需纤维材料的研发工作,目前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卓越工程师学院要将东华大学校企联合培养的经验继续推广,改革走向深水区。对于校企联合培养,来自学生评价的是:“在课题组与中国商飞的科研合作中,我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与高校常规组织机构、人才培养方式不同,东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实行理事会制,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为理事单位成员。学院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将课堂和实验室“搬到”项目现场,以龙头企业真实工程技术项目攻关为牵引,推动形成以“项目制”“订单化”校企联合培养为主要特点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新范式。
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企业提出需要解决的工程技术真问题或需要攻克的真难题,形成一个个“订单”,学校导师根据项目需求组建专门团队,通过揭榜挂帅方式及时“抢单”“接单”,获得校内统筹单列的工程类研究生招生名额。研究生新生入学后,打破固有的先上课、再实践的传统模式,而是先进入企业进行为期1个月的“摸底”,然后根据项目需要定制培养方案。
此外,学生的课程学习也从传统课堂、实验室延伸到企业一线的真实工作环境,实现课程教学和实践项目训练融会贯通。这种“教室+车间”的“双课堂”,有助于师生团队合力解决企业的真问题、训练真本领、掌握真技术,实现工程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目标。
目前,包括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理事长单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等在内的28家单位受聘为东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首批理事单位,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联合,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
打破专业壁垒“跨界”融合培养,精准发力五大“新赛道”
不同于传统研究生培养,东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聚焦先进材料、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国家和产业急需的重要赛道,联合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五个产教融合育人联盟,将跨学科跨专业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有交叉视野、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先行者”“弄潮儿”。
除了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东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还注重“产学研创就”融合培养。相较于传统的“产学研”提法,这里新增的“创”指创新创业,“就”指“就业”。学院希望在达成产学研一体化目标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学生创业与就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成长成才提供“增值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东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还将进一步探索创新研究生成果评价体系,不“唯论文”,而是把“真正为企业解决难题”作为评价的标准和依据。也就是说,研究生解决产业发展真问题、实现技术新突破的成果就可以拿来申请学位,真正实现评价体系改革的落地。
卓越工程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人才力量。事实上,早在1997年东华大学就获批成为首批工程硕士培养单位,201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8年获批成为工程博士培养单位。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推进,学校工程硕博士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接下来,东华大学将坚持把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作为落实教育强国两个“先行先试”的重要抓手,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统筹各方力量育人,以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心怀“国之大者”的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作者:储舒婷 刘远康 丁明利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唐闻佳
图片来源:东华大学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