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音乐节扎堆,其中最惹眼的,莫过于“五一”京沪草莓音乐节影后张曼玉的亮相。然而现场她一开口,遭遇嘘声一片。面对争议,张曼玉本人颇为淡定,誓将歌唱事业进行到底。 摄影 叶辰亮
2014,依然是热闹的一年,聆听的脚步依旧向前。选秀十年,各类选秀节目影响力不如从前,似乎有被明星户外真人秀取代的架势。而也有些事件,则在今年演化为文化现象,比如流行音乐节,比如“神曲”热,各种投机几何,诚意多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数字音乐没有停下进化的脚步,从MP3下载进化为流媒体播放,成为用户习惯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有人在数字化浪潮前倔强坚持,就有人迎难而上,明确数字发行版权,在线播放次数对等收入,为那些集聚了心血与灵感的音符寻求更完满的着陆。试错也好,噱头也罢,正如《我的滑板鞋》所唱,时间会给我们答案。而在这些纷繁复杂之中,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冒雨而来,静默凝神,共同见证。上海交响乐团的小小迁徙,牵动了沪上无数乐迷的心,1200个“黄金座”,为这座城市又增加了一处“栖声之所”。在这里,朱晓玫的《哥德堡变奏曲》朴素而沉静,30段变奏既是她人生起伏的缩影,更让人相信古典乐生命力,可以跨越时空,漂洋过海,最终抵达心灵的彼岸。
现象一 流行音乐节扎堆,小众文化探索成熟商业模式
●五一京沪草莓音乐节,影后张曼玉上演“死嗓”版《甜蜜蜜》
●台北音乐节品牌“简单生活”上海落户,国内音乐节登陆纽约
如果从2000年第一届迷笛音乐节算起,音乐节在国内已走过14年。没有流行音乐流水线的包装和商业化的运作,参与音乐节或许是小众音乐人迅速累积人气,推介音乐的有效方式。而音乐节在国内,也成为年轻人娱乐消遣的个性选择,这让音乐节从最初单日千人的小范围活动,一路飙升至数万人的庞大规模。除了已经固定成为品牌,并辐射全国各大城市的“草莓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等品牌外,不少二、三线城市结合旅游景点,也举办各种类型的音乐节。
今年,各地音乐节更有井喷之势,阵容更是拼出国际大牌,甚至玩起了跨界。今年音乐节上最亮眼的,莫过于张曼玉在北京、上海草莓音乐节的亮相。影后开嗓,却堪比车祸现场,好在人生历练丰富,台下嘘声一片也不影响潇洒台风。即使差评一片,新专辑照录不误,真应了那句,有名,任性。
只是,名目繁多的音乐节,也带来了不少“乱象”,让原本的“现场秀”变了味儿。数量不够的流动厕所,缺乏人数预估过度售票,观众嗨完留下一片狼藉……唱片工业不景气,演出逐渐成为产业重心,业界人士因此担心,缺乏成熟的运作机制,一拥而上的流行音乐节将会过度透支音乐消费。
10月由李宗盛等人发起的简单生活音乐节,似乎吹来一股清风,锁定独立流行音乐群体,同时把眼界拓展到音乐演出之外,发展出更多元的舞台,通过小礼品鼓励观众分类回收垃圾,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户外音乐节的环保问题,值得内地音乐节组织者借鉴。
而另一边,国内品牌摩登天空音乐节则在同期漂洋过海,携万能青年旅店、后海大鲨鱼、舌头等国内乐队来到纽约中央公园,完成中外摇滚音乐的一次对撞。多年来各种小众乐队,通过各大选秀节目的“推介”进入主流视野,如今,又踏出走出国门的一步,只是,他们能否像“魔岩三杰”那样,缔造属于土摇界的神话,还要画上个问号。
现象二 数字音乐产业渐成气候,版权问题亟待重视
●民谣音乐人李志与虾米音乐和解,一次性推出全部专辑数字版
●美国流行小天后泰勒·斯威夫特新专辑拒绝线上发行只卖实体唱片
●豆瓣音乐人推出“金羊毛计划”,1000次播放=1元收入
互联网的崛起改变了许多传统行业,唱片业无疑是最为惨烈的之一。从唱片到MP3,唱片业经历了一次打击,而现如今,还来不及追究提供非法下载的网站,流媒体平台又渐成主流,用户甚至不需要把音乐下载至电脑或者播放器,4G网络的普及甚至让移动端随时随地在线收听成为可能。据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2014至2018年全球娱乐媒体行业报告》来看,今年数字音乐营收将超越实体唱片,未来5年内,音乐产业将正式进入在线播放为主的流媒体时代。
对这一变化反应最为敏锐的,莫过于独立音乐人,网络为他们提供作品传播平台,同时也将他们的利益捆绑于此。迫于生存压力,又没有大厂牌、大唱片公司打包出售版权的“一揽子计划”,他们往往更积极地对数字音乐营收模式进行探索。早前与虾米音乐有版权纠纷,导致专辑作品在虾米全部下架的民谣歌手李志,在新专辑《1701》推出时,与虾米言归于好,将数字版首发权授予“老冤家”,并一股脑把过去的录音室、演唱会专辑作品共计9张全部上架。此前,他把新专辑放在个人网站,提供免费MP3下载,给不给钱,给多少钱,全凭用户自觉。
有人积极尝试,也有人决不妥协。10月末,泰勒·斯威夫特发行其个人第5张专辑。她宣布把自己所有的作品从全球流媒体音乐平台下架。也就是说,不买唱片不让听。不知道是不是这一策略奏效,还是风头正劲给了她只卖唱片的底气,不到一周的时间,专辑销量突破百万,成为2014年全球唯一一位唱片销量过百万大关的音乐人。让许多流行歌坛的前辈望尘莫及。
但在数字化大潮中,一句简单粗暴的“不”,是否可以成为抵抗技术的有力武器。短时间的人气或许能让粉丝埋单,而这之后,探索数字版权问题的解决,或许才是可行之路。
于是国内豆瓣网公开提出“金羊毛”计划,1000次播放将为音乐人带来1元收入。看起来杯水车薪,却让业界人士叫好。尤其是对于没有倚傍唱片公司的独立音乐人,不过,从本质上说,这个模式与海外流媒体平台Spotify等并无区别。豆瓣负责人称,这部分分成,来自于播放平台广告条的收入。目前计划还处于内测阶段,日后运作成功,这个等式右边的数字还会上涨。
现象三 草根专业一起上,成就一场群魔乱舞的“神曲热”
●《小苹果》获颁全美音乐奖“国际歌曲奖”惹争议
●草根逆袭,《我的滑板鞋》“迷之感动”赢在策划还是“儿时梦想”
今年神曲的动静有点大,走感动励志路线的“老男孩”筷子兄弟,推出一首洗脑舞曲《小苹果》,迅速取代过去一众网络歌曲,成为广场舞的首选。而歌手王蓉也不甘示弱,继《好乐Day》、《坏姐姐》之后,又贡献一首歌词低俗、造型博出位的神曲《小鸡小鸡》。
面对差评,我们的创作者、演唱者倒是看得开,王蓉认为自己演唱的神曲,定位为娱乐产品,能博看客一笑,便是在做善事。看来“审丑文化”盛行下,有目的地制造神曲,只要一夜爆红,对他们来说,恶名与美名一样,都是名声。
这一点,从《我的滑板鞋》超过半年之久的火爆,便能看出。
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一个带着乡音的小伙,用约瑟翰·庞麦郎这个名字,在网上先后发表包办词曲,唱出平凡质朴的梦想——拥有一双时尚的滑板鞋。公众沉溺在对庞麦郎的解读中,为这个故事所感动,全然忽略了,或者说故意忽略了他的节奏不稳、五音不全、口齿不清,抛开娱乐之心和同情之心,认真审视歌曲,它所呈现出的粗糙并非故意为之,而是令人局促的真相。
或许,这样粗糙的神曲越是能赢得人心,就越是展现出如今流水线下的唱片工业的不景气,对同质化的打脸也好,对创新的鼓励也好,创作者们必须重新思考,如何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
《我的滑板鞋》火了之后,又陆续有团队为他制作MV,真人摩擦版、剧情版,不一而足,光影交错,美女簇拥下,一身西装的庞麦郎似乎也变得帅气了三分。然而,再多的努力,也不过是在消费《我的滑板鞋》这仅有的一首歌本身。
商业化运作下,没有什么不可以。神曲《小苹果》更是冲出亚洲,获得全美音乐奖国际歌曲奖。
原创音乐走出国门,本是扬眉吐气的好事,却惨遭扒皮:不仅奖项是首次为中国歌手设立,连表演也被安排在了广告时间,台下的观众反应冷淡,台上的主持人更是连祝贺的拥抱也欠奉。与其说是“国际大奖”,看起来更像是专为中国音乐人的。资讯发达的今天,网友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个中情由,也能猜出一二。
为什么偏偏是《小苹果》?为什么偏偏是筷子兄弟?大家不肯罢休的原因,还是过不了歌曲质量本身这一关。“神曲”成为笑谈,在网络上、街头巷尾洗脑循环无妨,登上国际舞台,获得肯定,着实让人难堪。更无须说,对那些埋头在录音棚,辛苦做音乐的人造成的打击。
现象四 选秀节目式微,造星工程敌不过音乐产业超负载
●“超女”十周年,选秀十年,全民造星神话不再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黯然收官,明星户外真人秀风头正劲
从2004年湖南卫视举办首届“超级女声”算起,歌唱类选秀在中国电视上火了十年。《我型我秀》、《快乐男声》时期,评委是毒舌,选手玩PK,观众们短信刷选票,决定心仪偶像去留,后援会粉丝团雨后春笋般遍布神州大地。许是局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投票制的选秀被叫停。
偃旗息鼓几年,歌唱类选秀又卷土重来。《中国梦之声》、《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强势进入公众视野。更震撼的音质,更炫目的舞美,更有趣的赛制,一时风头无二。
可惜,版权是海外的,秀场是评委的,选手上台有三问——你叫什么?从哪儿来?你的梦想是什么?一成不变让歌唱类选秀渐露疲态。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今年《中国好声音》刚好举办至第三季,尽管有着不少唱功扎实的选手,评委们依然为中意的学员吵得不可开交。话题不缺,观众已无兴趣。
来不及总结各种得失,新一轮综艺热潮奔涌而来,《奔跑吧兄弟》、《两天一夜》等户外明星真人秀,很快占据话题热搜榜。综艺节目唯收视至上,很少有人在乎选手们怎么想,那些被淘汰的,哪怕得过冠军的,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
某卫视策划“选秀十年”,聚焦过去那些参赛选手,短时间的蹿红让他们沉浸在粉丝的呵护之中,而当比赛热度褪去,唱片业的竞争压力和生存空间,让这条梦想的道路举步维艰。于是,他们有的结婚生子,淡出公众视野,有的挣扎在发片边缘,化作音乐事业的苦行僧,而更多的人,选择在新的选秀节目回炉。然而,多年的沉浮历练和新的赛制真的能让他们重拾音乐梦想吗?怕只怕,公众的新鲜感作祟,只好再一次沦为选秀节目的噱头,加重比赛分量的砝码。
毫无疑问,选秀还将继续。哪怕在明星户外真人秀的强力竞争下,歌唱类节目依然有着良好的观众基础。只是我们的唱片业演出业,能否为每年这么多的新星提供足够的机会,张杰、李宇春能有几个?他们不敢去想,我们也不敢回答。
现象五 “朱晓玫热”是“过度消费”还是“迟到的乡情”
●上海首演票房火爆,临时加场,500余张票10分钟售罄
●现场表现褒贬不一,听的是音乐还是故事
11月9日,辞别故土三十余年的钢琴家朱晓玫,来到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演艺厅,奏响灵魂的伴侣《哥德堡变奏曲》,岁月的浸润,让朱晓玫50多分钟的演绎纤细敏感,平和冲淡,没有华丽的炫技,却带有一点法国风味。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听众。
少小离家老大回,长期旅居法国塞纳河畔的女钢琴家,未曾想到自己在故乡的票房号召力如此之大。9日音乐会在开票48小时后即宣告售罄。演出方最终不得不在13日加场,这一次,抢票场面更火爆,通过“汇演”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答题抢票,全场500余张票10分钟内被抢光。在随后的北京场、广州场和香港场,火爆程度不亚于上海。据说,580元的门票在网上一度飙升至六七千元一张。
过度的热捧中,难免有争议之声。门票秒杀,被解读为“饥饿营销”,网络传播又引发了连锁反应。至于现场表现,年过花甲的钢琴家,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有些拘谨和紧张,前半程出现了错音和漏音。15日,朱晓玫的北京演出,被评价为“技术层面的局限以及相关技术性段落中的触键音色不够剔透”,给音乐会留下了遗憾。
不过也有人认为,朱晓玫尽管表现不甚完美,但其对《哥德堡变奏曲》的诠释独一无二,她对于炫技的有所保留,也是她个人演绎的一部分。在多地的演出中,观众的安静却是国内音乐会罕见的。
无可否认,朱晓玫音乐会异乎寻常的现象级热捧,与其人生经历多少有关。只是,不管是真心仰慕也好,好奇作祟也罢,这些纷繁复杂,都与这位历经苦难而终归平静的钢琴家无关。过度阐释或者消费,都无法左右音乐的动人。倘若有人因为对朱晓玫的好奇,而走进古典音乐的大门,也不是什么坏事。
现象六 古典音乐消费群体逐渐形成
●7月4日夏季音乐节开幕演出因暴雨转场,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提前两个月曝光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获赠昵称“馄饨皮”萌萌哒
一年一度的MISA上海夏季音乐节,原定于7月4日晚7点30分于浦东双辉广场开幕,此前1380张票全部售罄。无奈当天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打乱了原定计划。音乐节组委会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后,用接驳车将观众陆续送达上交音乐厅,转场演出。为了等待观众有序到场,演出推迟至8点35分举行。
一到夏季,上海台风频发,MISA自2010年开办以来,亦受到影响,往年也有从户外转场室内演出的经历。为与台风错峰,今年演出特地提前至7月初举办,没想到还是和暴雨撞着。然而令人感动的是,暴雨和转场没有阻挡爱乐者的脚步,场内几近满座。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初体验,让乐迷惊呼“因祸得福”,翘首以盼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提前两个月揭开了神秘面纱。两位日本顶级声乐、建筑设计师联袂打造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对每一处细节都十分考究,“几乎像打造一件乐器那样,追求声音的极致”,让观众无论坐在哪个席位,都能听到同样饱满明亮的“黄金声音”。
提前曝光,没有影响9月6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正式开幕演出。在作曲家陈其钢的《京剧瞬间》中,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正式首秀拉开序幕。上交的老朋友,小提琴名家文格洛夫,也为新厅揭幕,推掉了4场南美音乐会,为中国观众定制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而作为本季驻团艺术家,郎朗则带来他的成名作,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别看这个上海新地标外形高大上,内里雅致洋气,它的昵称却是“吃货们”的杰作——“馄饨皮”。开幕演出散场,上交还为每位观众准备了一只馄饨。幽默与温情并存,上海交响乐团用音乐品质和文化创意,让古典音乐在上海这座海派都市,接上地气儿。
文汇报记者 黄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