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有些残酷,今天上午拿下武术男子长拳冠军、夺得2018年亚运会首金后,留给孙培原享受聚光灯的时光,或许总共也只有半天。
随着夜幕渐临,外界就将目光从偏居于雅加达老城东侧的国际博览中心武术馆,转向坐落于城市腹地的朋加诺体育中心水上运动中心。在这个夜晚,孙杨与徐嘉余的冲金注定才是外界热议的焦点。身处夺金点多到难以计数的亚运赛场,属于孙培原的特别时刻很快就将被如潮水般涌来的新话题所淹没。更何况,就连他有幸站在聚光灯下的短暂时刻,其实也并非外人们以为的那般闪亮、那般前呼后拥。
尽管收尾的落地动作略显踉跄,但在完成整套动作的那一刻,第六位出场的孙培原就已确信自己即将夺冠。回想起那一刻的感触,习武23年的山东汉子只说了两个字:“释放”。
两个月前,亚运会武术赛事方案公布,这让四年前就曾站上仁川亚运会最高领奖台的孙培原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有机会为中国夺得首金。随后这段时光,孙培原真切地感受到压力如何源源不断地积压于自己身上。他说,抵达雅加达后,自己就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这巨大的压力究竟源于何处,是队友、教练或是媒体?孙培原有些迟疑,随后便摇摇头说“是自己”。此情此景,几乎是每一位言行得体的运动员都会做出的标准回答,多提及任何一个别的名字,都可能为自己招致不必要的误解。但或许,这一次孙培原道出的就是事实。毕竟,亚运首金早就不是外界追捧的热点,尤其这一次,它还诞生于非奥项目的赛场。
赛后,当孙培原观看完全部选手的表演准备离场时,运动员过道中等候的媒体不过六七家。比赛时的感受、夺得首金的意义,寥寥数语的常规性问答持续了不到一分钟,甚至还没怎么涉及当事人自身的故事,这位29岁的老将就在现场官员的指引下仓促离开,接受兴奋剂检测。对于多数媒体而言,这匆忙间的只言片语便以足够应付发稿,没几个人还愿意在原地等待首金选手归来,毕竟兴奋剂检测需要耗时近两个小时。直至孙培原离开检测点时,现场只剩下记者以及另一位来自图片社的同行两人而已。
在等待检测结果的漫长时光里,透过检测点不时打开的门,能看到孙培原一直静静端坐在桌边,不停翻阅着手机。想必他也已注意到,夺冠的喜讯早已传回国内。只不过,掀不起什么波澜。社交媒体上关于这位首金得主的内容实在不多,相关的媒体报道也只有零零星星十数篇,多数报道还都被戴上了诸如“时隔八年武术再夺亚运首金”的标题加以渲染。甚至没几个人发现,雅加达的长拳冠军孙培原,四年前所参加的项目其实是刀术棍术全能。
功成名就后毅然改项,魄力异于常人的孙培原在四年间历尽艰辛。同样的故事若发生在游泳或田径这样尚有卖点的亚运项目,或是出现在亚运会金牌还备受关注的二三十年前,主角早已被外界反复传诵。首金的象征意义仍依稀存在着。若非如此,孙培原这个名字甚至压根不会被外界提及。对于这一点,他的感受比谁都深切。如今,孙培原依然清晰记得在仁川为中国代表团获得第七金时的那一幕:彼时,等待冠军下场的场面比今天更冷清。这也就是为何孙培原坚定地认为,首金的殊荣让今天的这枚金牌与众不同。
亚运首金的光环早已淡去。但对于习惯冷清的孙培原们来说,却足以成为个人运动生涯中最特别的一天。
(本报雅加达8月19日专电)
作者:本报特派记者 谢笑添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