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宸在杭州智力大厦接受采访
白色衬衫、紫蓝色披肩,前世界棋后诸宸的举手投足之间透着优雅。出现在杭州智力大厦亚运会国际象棋比赛现场的她,如今的身份是国际棋联司库。
20多年前,诸宸牵手国象名将穆罕默德·阿勒·莫迪亚基,远嫁卡塔尔,多哈和广州两届亚运会代表卡塔尔出战。随着国际象棋时隔13年再次登上亚运会舞台,这次来到杭州的诸宸,身份不再是选手,而是一名国际棋联官员,以及一位参赛选手的妈妈。“我作为国际棋联官员而来,老公是卡塔尔国际象棋协会主席,女儿则作为网球运动员,很幸运,一家人以三种身份齐聚在这里。”
几天前,卡塔尔选手欣德·阿勒·莫达卡出战杭州亚运会网球女单首轮,这位15岁的姑娘在比赛首盘间歇时不时望向看台,她在等自己的妈妈诸宸前来观战。诸宸赶来后,女儿却最终苦战三盘告负,结束了自己的首次亚运会之旅。诸宸说,自己知道女儿会在比赛里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我赛前就对她说,能一起参加亚运会对我们家来说就是惊喜,就是最好的结果。”
小女儿欣德
虽然父母都是国际象棋顶级选手,但两位女儿并没有选择成为“棋二代”,走上智力运动之路。“她俩大约都从两岁开始摆棋,但最终都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路。”诸宸介绍说,欣德从3岁半时跟着姐姐一起学网球,如今已踏上亚运会的舞台;大4岁的姐姐没有继续走网球之路,正在美国乔治城大学读二年级,学的是自己喜欢的国际关系专业,平时喜欢打棒垒球。
与大多数为了孩子就业着想的父母一样,当时的诸宸也想让大女儿能在大学读更实用的专业,但最终还是让孩子挑选自己所喜欢的。“当我们的理念和她们的选择冲突时,我会试着去理解她们,让她们自己去寻找最适合的路。”诸宸坦言,这几年她突然发现大女儿身上发生了诸多改变,变得更自信,总是神采奕奕。这让她觉得“一切都值得”。如今两个女儿都乐观开朗,爱交朋友,尤其是欣德。“她很享受这次亚运会之旅。虽然她不再参加后面的团体赛,但她很喜欢和卡塔尔队友们一起训练、一起团队行动的感觉。”诸宸说,“这一点像她们爸爸。”
诸宸被称为“国象女神”
诸宸与穆罕默德相识于29年前在马来西亚的一场对弈,在他们有了两个孩子后,诸宸不断调整、摸索教育方式,从过去的中国式“虎妈”成为更开放自由的家长。“刚开始教她们学棋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指责:‘你怎么还不会!我都教你几遍了!’”但现在,诸宸明白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孩子远离父母,“如果说你和孩子沟通顺畅,那说明你拥有很开放的心态。如果你对他的要求过高,然后他有时候做不到,孩子会慢慢不愿意与你沟通。”
作为世界棋后的孩子,压力当然少不了,诸宸理解这种压力的来源,也尽可能换位思考,为他们减压。“如果努力不够,成了退步状态,当然不理想。但做到99%还嫌不够,一定要做到100%,甚至要求更高,你说这样对不对?”在诸宸眼中,竞技体育的唯金牌论其实也是精英主义的一种变体。2001年,诸宸成为继谢军之后中国第二位国际象棋世界棋后,“我其实有过反思。拿到冠军后,会不会比拿到冠军前更开心呢?”诸宸说,“并不是这么回事。”
2003年,诸宸与谢军对弈
在如今的诸宸看来,竞技体育让人类向更高、更快、更强发起挑战,而各领域的精英一起推动了社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竞争极度加剧后导致内卷,也使得许多人被焦虑的情绪所感染。“寻找合适自己的路”是诸宸给年轻人的建议。
放下了许多后,47岁的诸宸也已经与自己和解,接纳种种不完美,“有家人可能会说,你看上去老了。但我觉得,就这样挺好。”眼角的鱼尾纹清晰可见,但诸宸的气场足以令旁人忽视这些,这或许就是自然的、最好的那个诸宸。
(本报杭州9月27日专电)
作者:吴姝
编辑:谷苗
责任编辑:沈雷
图片: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