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一天,当你走进医院,面对的将是机器人医生问诊,随后行走体内的纳米机器人为你精确找到致病元凶,甚至替你手术;你还会惊奇地发现,邻座的病友和你是同样的疾病,但治疗方案却截然不同。这就是精准医疗,真正的个体化诊断与治疗。
过去20多年,高科技大举进入医学界,医疗水平前所未有的提升。“精准是医学的必然要求,精准医疗不仅是治疗疾病,更是预防。”专家如是说。与此同时,也有专家强调,当CT、核磁共振、体液检测等帮助医生更清楚地看清疾病时,不要就此让“冷冰冰的”器械代替医患间传统的问询关系,不论科技如何融入医学,都不能让医生远离患者,都不要忘记对患者内心的关照。
日前,“CSCO-赛诺菲肿瘤治疗艺术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作为业内最高水准的肿瘤学术交流平台,院士、名医共聚浦江,畅谈精准医学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与前景,深度探讨肿瘤治疗的医术与艺术。
精准时代,诊疗技术的进展将改变医学形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说,精准是医学的必然方向,新的科学技术进展不仅能够治疗疾病,更能帮助医生进一步认清疾病的潜在“雷区”,预防疾病。
▲樊嘉
医学科技的进展可以使得医生们对疾病防患于未然。这点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樊嘉的团队成果里获得最生动的诠释。仅需采集0.2毫升血浆,通过对7个肝癌相关微小核糖核酸检测的综合评估,可准确诊断肝癌,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80%以上……去年7月,这款可大幅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的“7种微小核糖核酸肝癌检测试剂盒”获得我国食药监总局审批,获准上市。
不仅在早期诊断,更前沿的技术让专家开始了更大胆的思考。
“解剖学是外科手术的基础,而外科手术又是通过破坏正常解剖结构而实现的,这是一对矛盾。”中国工程院院士、泌尿外科专家孙颖浩谈到,从能够精巧缝合葡萄皮的机器人,到智能释放药物制造血栓“饿死”肿瘤的机器人,这提示着手术刀在手术室里精细操作的形式在精准医学时代的发展中或将迎来新变革,达到“无刀胜有刀”的效果。
▲孙颖浩
有限的疗效,等待更深入的探究
来看看现有的肿瘤治疗,确实还有许多局限。为什么?个体基因与环境差异是一方面的原因。孙颖浩曾在145对中国人前列腺癌旁组织的整合测序工作中发现,中西方人群在前列腺癌的分子排序上差异很大——即便是同一种族,遗传、基因、代谢组等也有不同;加上吸烟、饮食、体内微生物种群等环境的不同,同样癌种的患者可能收获截然相反的治疗效果。
对肿瘤的认识不足是另一个原因。詹启敏将疾病的表现比喻做露出水面的冰山,而在水面之下,还有巨大的冰层,这好比在临床疾病表现出来前,患者体内已经过着免疫、内分泌系统的改变,随后是细胞分子改变、组织器官病变,最后才表现出“露出水面的”临床症状。换言之,只有对肿瘤更深入地了解,才能更准确地找到疾病的本质,然后才能精准打击目标。
▲詹启敏
精准医学应运而生。在现阶段,精准医疗强调全程管理,即整个治疗过程中有效运用多种手段,包括经典化疗、靶向、免疫治疗,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下一步,精准医疗的目标就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通过基因组测序技术、生物医学大数据技术等交叉应用,精确找到病因和治疗靶点,并对疾病的不同状态进行精确分类,实现对患者的个性化精准治疗,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
“今天我们不能区分‘好人’和‘坏人’,只能一并切除;未来,也许我们能只干掉‘坏人’;更远的未来,我们或许能知道‘坏人’的本质是什么,改造它们。”孙颖浩说。
机器先进,但人文关怀不容忽视
走到今天,也有人质疑精准医学不过是概念炒作,因为从专业角度上,精准治疗仍有着“精准药物不精准”“靶向药物不彻底”“有效药物不长久”等问题。
“在同类肿瘤患者里,可能只有部分患者经过基因测序能找到适用药,其中也仅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能找到精准药物……精准治疗率可能低至1.5%。精准医疗在实际诊疗中仍有困境。”孙颖浩说。
精准医学虽能更好地诊断病症,机械化的进程却也让医生与患者的语言、肢体接触更少了,这也引发医生的新思考。
“肿瘤治疗既是科学,也是哲学,还是艺术。”樊嘉称,肿瘤的艺术就在于治疗要从整体去平衡,即免疫力的恢复、身体的强壮程度、心理的建设,都是医生必须考虑的内容。樊嘉记得,有个小伙子被担架抬着来看病,说是长了个巨大的肿瘤,连路都走不了,他一看,发现是血管瘤,不是肝癌。一听这话,小伙子嗖地就站起来了——纯粹是被吓瘫的!
尽管是一则笑谈,却也让樊嘉这样的医生明白:心理因素对病人有着巨大的影响。樊嘉记得,当他还是医学生时,跟着老师去诊断肝癌,要通过反复触摸患者的腹部来确定肿瘤的位置、硬度、大小。如今一看CT等检查结果,医生一目了然,病人却心里没底了——因为见医生的机会越来越少,见到的更多是机器。
治疗本质上是医术与心术的结合,在医学技术日益精湛的今天,人文关怀仍是不容忽视的部分,因为患者的心理建设和配合度是完成治疗的重要决定因素。论坛上,名医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不论医学如何进步,科学技术如何帮助医生达到更精准治疗、预防的目标,技术永远不是要让医生远离患者,无论何时,医生向患者递出一个微笑、一份信心,都是治疗中的另一种良药。詹启敏一言概之:“医学,是最高的艺术。”
文:唐闻佳 郝梦夷
图:汤彦俊
编辑:钱家跃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