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与医务人员欣喜地欢送治愈患者出院
28例!今天,上海再度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单日出院人数的记录!截至目前,上海已有90位确诊病例出院。
上一次集体出院人数记录是在2月6日,10例出院。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传出消息:今后都会保持这样的“数量级”。
更让人振奋的是,上海确诊患者的危重症比例,始终在全国属较低水平。
全国疫情正处胶着状态,在上海,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又意味着什么?
走进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集中收治新冠病毒肺炎的定点医疗机构,上海市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你能找到答案。
为了生命,拼了!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上海应对各类重大传染病的“堡垒”,自2004年迁建发展而来,历经SARS、H1N1、H7N9等多次重大传染病的考验,走出一支极具战斗力的医疗救治团队,堪称上海迎战重大传染病独一无二的“特种部队”。
“自1月初我们注意到武汉疫情后,医院全体上下就取消了休假,全员投入应急状态,相关培训启动。”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告诉记者。
彼时,全国疫情没有像现在这样“草木皆兵”,这份“提前进入状态”,来自这支“特种部队”的职业敏感性,这为后来承担确诊患者的救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月20日,上海报道首例确诊病例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已切换进入“应急迎战模式”的一级响应,感染学科、重症学科、呼吸科相关救治学科团队“大集结”。
“从1月算起,我们公卫团队1200名医务人员全力投入救治与相关保障工作,在这里已不分昼夜,生命是第一位的。”卢洪州告诉记者。
卢洪洲是专家型管理者,疫情爆发后,他出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参与上海与全国的救治工作。
疫情来势汹汹,蔓延全国,上海全城严阵以待。在传染病防控上海“公卫模式”的基础上,上海市当机立断,由上海市卫健委与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第一时间集全市之力集中最好的医疗设施,集中最强的医疗力量,选派178名市级医院专家与300多名市公卫中心医护人员“并肩作战”。
▲救治专家组与进驻隔离病房的“先锋部队”每天两次讨论所有患者病例情况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毛恩强、中山医院呼吸科教授朱蕾、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等出任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张文宏任组长。如今,每天这群专家会与进驻隔离病房的救治“冲锋部队”通过远程形式讨论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案,“一个个过堂”,200多例在院患者“一人一策”。
针对重型、危重型病例,上海市还抽调市级医院重症医学专家团队整建制、组团式进驻公卫中心。五名重症医学专家来自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第十人民医院,已带领五个医疗组进驻重症病房,负责全部重症病人的床边救治,五大最顶尖的专家组直接带团队进驻隔离病房,被年轻医生誉为“五军会师”。
“特种部队”迎来“五军会师”,上海将“最强兵力”投入救治“主战场”,目标很明确: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全力护航生命!
惊心动魄!专家多次提到的词
“这一周里,没有一例轻症转为危重症!”与记者聊到患者病情好转,毛恩强就会很兴奋。这个“老急诊”毫不讳言“对手”的凶悍,他不敢轻敌。
“有人(病情)很轻,有人就是很重,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中山医院呼吸科教授朱蕾说,治疗上,“走钢丝”的状况很多,步步惊心。
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教授还说:“给医生的(反应)时间很短!”
这些市级专家与记者对谈的时间可用见缝插针形容,结束了上午的病例讨论,他们要赶紧投入更细节的个案讨论,紧接着,下午4点“下午场”交班继续,同样是“一个个过堂”。
对患者的病情讨论,短短一天内,为何要进行两次?
因为病情瞬息万变,“惊心动魄”,是所有参与救治人员提到最多的词。
75后的王鹤是市公卫中心重症医学学科医生,2月6日受命进驻隔离病房重症病区,直面危重患者,同时承担五大外援专家组的协调沟通工作。
“病情进展真的太快了,你根本顾不上其他事!我在这里已经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了,你问我今天星期几,我也说不出。”王鹤说,如此大规模收治这么多重症患者,在她的职业生涯里还是第一次。
病情进展到底有多快?王鹤记得进驻当晚,就接收一个外院转来的确诊病例:病人不咳嗽,不胸闷,就是发烧了两三天,看着最近疫情报道多,有点慌,就去家附近的发热门诊就诊,结果两次核酸阳性,就被负压救护车转运来了。
王鹤与同事们赶紧按流程给患者做入院检查,结果影像、化验结果一出来,大家凭着这些日子的经验直觉:这人不对头。
“直接送重症病区!”病人发烧两三天,第一次就诊“感觉还不错”,可这群与新冠“过招”十多天的医生们读出了“致命苗子”,事实证明,他们绕开轻症病区的决定是对的,当晚病人的病情就加重了,肺部弥漫性病变。
王鹤形象地说,病情进展之快,就如同看电影时按下了“两倍快进速率”,这叫急转直下。
胸科医院呼吸内科医生陈宇清这是第三次“进驻”公卫了,2003年的非典,2013年的H7N9,他都作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队队长派驻市公卫中心,直接投身救治第一线。
“这次最大的难度是发病数量多,集中爆发,病情变化特别快,还有病情发展不分男女、不论老少,你以为这个是轻症,可能一天24小时不到就发展为重症;你看着这人年轻,可能一夜之间就被打垮。”陈宇清说。
陈宇清也会与身处“武汉战场”的上海市首批医疗队医疗组组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专家周新教授交流一线观察,两人都发现,“至今对病情进展还摸不出明显规律”,所以,对任何病人都不能掉以轻心。
陈宇清也是在重症病区里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医生之一,他与公卫中心中医医生陆云飞等中医团队协作,给辖区内的重症患者开具汤药等中医处方。陈宇清说,这是基于非典、禽流感等历次治疗经验后作出的决定,并非突发奇想。
“中医在调节胃肠功能,退热、调节机体免疫力方面有‘协助’作用,并且可以避免大量西药用药的副作用。”陈宇清说。
昨天凌晨2点,一名患者的病情又眼看拉不住了,进驻隔离病房的外援专家、中山医院心外科体外循环负责人李欣医生与同事们紧急给上了ECOM(人工心肺机),病情稳住了,天也亮了。
此次无论在“武汉战场”,还是“上海前线”,人们都注意ECMO技术的存在,人称“救命神器”。
确实,ECMO是抢救垂危生命的顶尖技术。疫情爆发以来,公卫中心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锋就一直驻守重症患者病房。他的科室有一支训练有素的ECMO团队,以往救治成功率达60%,而国际水平为50%左右。
“ECMO技术并不容易驾驭,但在这个病房,它成为患者最后一道生命防线,我们希望给生命再多一次机会。” 吴元浩是公卫中心呼吸与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经历过H1N1、H7N9禽流感救治的80后男护士,他补充说,ECMO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为不堪重负的心、肺争取后续治疗的时间,“后头你还是什么治疗方法,十八般武艺得赶紧拿出来。”
所以,除了ECOM治疗,这里还进驻了CRRT(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呼吸治疗师、心理治疗等支持治疗团队。
“死磕”目标:让轻症不转为重症,重症不转为危重症
自1月全国爆发新冠病毒肺炎以来,半个月过去了,很多专家都注意到,新冠病毒肺炎会引发一个“细胞因子风暴”现象,即除了对肺部的“打击”外,它还会“扫荡打击”心脏、肾脏、肝脏等肺部以外器官,引发多器官衰竭的危象。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谓突然爆发,其实有迹可循的,找到蛛丝马迹,才能预判病情,走在病情发展的前头。” 毛恩强给记者细数着对胃肠功能、心肺功能、免疫功能的种种观察,“这些对预防细胞因子风暴来临有用”。
这其实就是上海市级专家组初步形成的救治“上海方案”,包括同步推进的药物临床试验,所有专家“死磕”一大目标:让轻症不转为重症,重症不转为危重症。
有没有特别振奋的成果?有!几乎所有救治专家会告诉你:当患者病情好转,你的成就感真的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在这里,你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忘了一切,全情投入。我目之所及的重症病区,护士平均每天睡3-4个小时,医生平均4-5个小时,每10天换防出去休息,因为体力。”陈宇清说,在这里,大伙休息时,也是在讨论病情。有一晚,瑞金组医生还喊了一句响亮的梦话——“快点抢救!”第二天,被听到的同事们嘲笑了一番。
“我们没有很响亮的口号,到这里,大家很多是老战友,也有一些新朋友,走到一起,就真的像在一个战壕里,大家不管你是本院,还是外院的,是瑞金,还是六院,就想着一件事——挽救生命。这点让我很感动,这也是上海医护人员的战斗力、凝聚力。”陈宇清说。
在这里,感动瞬间还有很多。
你能见证凡人的顽强求生欲,也能目睹生命的至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陈俊是最早进驻公卫中心的精神科医生,年初二他就提前结束春节假期,进驻隔离病房给这里的患者乃至医护人员做心理疏导工作。在无数次床边心理辅导之外,他还有一些额外工作,比如传话者。
原来,新冠肺炎有聚集性病例,住院患者不少是家人或亲友。一名轻症患者就拖陈俊给危重症病区的朋友带一句话——“不要放弃”。这名危重症患者早已上了呼吸机,没法说话,他按陈俊的指示“眨了眨眼”,那一刻,生命的顽强击中了这名身经百战的精神科医生。
“看着这些病房,我会一次次被这里头的人与事感动落泪。”公卫中心护理部主任张林说,在重症病区,半夜里,医生、护士会都穿着全套隔离装备“守着”,因为不同于普通医院的急诊,在这里,抢救病人一秒都耽搁不起,而如果病人有变,等医护人员再穿戴隔离装备,起码20分钟,这可能就是生死之别。
紧绷的神经,应激的状态,快节奏的脚步,这就是市公卫中心的应急隔离病房,自今年1月收治首批确诊患者以来,已不分昼夜地为生命亮着灯。
“将来我们再看新冠,或许就是一个普通感冒,那时我们将摸清它的机制。这个时刻还没来,每例治愈者,每次逆转病情,都是治疗隧道里的一道光,帮助我们逐渐看清它的面目,理解它,认识它。”救治专家这样对记者说。
作者:唐闻佳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受访者供图、赵政南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