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虽然票房成绩斐然,但上映后不久就因为“退票异常”事件,以及口碑滑铁卢,遭到不少质疑。其实导演处女作出现问题,刘若英才应该是最着急的人。
今日,刘若英工作室表示,自4月28日事件发生后,他们持续与片方和发行方保持联系,强烈希望找出问题所在,查清事实真相。希望能让刘若英的导演作品,早日回到更纯粹的电影讨论中。
刘若英工作室的声明中,提到她“在电影行业24年,自始至终都以尊重电影、尊重团队、尊重表演为重。”其文艺形象因《后来的我们》而受损,不少人都感到痛心。
大多数人都叫她“奶茶”,因为她在荧屏银幕上的形象也恰如奶茶,“有奶的芳香却不像奶那么腻,有茶的清淡却不像茶那么涩,可以喝一辈子不会腻味。”从少女小渔,到张幼仪、《似水年华》的英,她一直在角色的变化中寻找更好的自己。
1970年,刘若英出生在台北军人世家,大家闺秀出身的祖母教导她言行举止样样得体,还学音乐、弹钢琴。因父母离婚,长辈都对她极为宠爱,祖父的老部下还戏称她是“将军的将军”。
1995年,张艾嘉拍《少女小渔》,见到刘若英的第一眼,张艾嘉就一眼相中,“刘若英就是少女小渔,少女小渔就是刘若英。”果然,刘若英凭这个角色拿下了1995年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她根本不是现代的人,说两句话就会脸红。”这话是说小渔,也是说刘若英。片中小渔一厢情愿地为爱人牺牲自我,为了帮半工半读的男友江伟分担压力,小渔非法滞留美国,还与老头假结婚,结果却换来男友出轨。在老头死后,小渔读了他未完成的自传,泪流满面。
电影里刘若英独自隐忍异乡的孤独和泪水,以及穿着连衣裙干净腼腆的模样,让她一夜之间红了。多年以后,当她重新回到电影拍摄地,还分享了年轻时和小渔一样在纽约“为爱痴狂”的往事:在没有手机的时代,深夜跑到电话亭,为了思考打电话给对方该讲些什么,不知不觉过了半小时,惊觉电话亭外的积雪已深,因此,待在自助洗衣店长达五小时,直到早上等积雪褪去才慢慢走回。
而专辑《少女小渔的美丽哀愁》在歌坛也获得了很大成功,多少年后还有人醉生梦死时听着《为爱痴狂》流下眼泪。
刘若英的事业越来越好,1998年的《征婚启事》拿下了金马奖评审团大奖,1999年的《我等你》《后来》,成为了她的代表作,她的歌声一如角色,温婉细腻,耐人寻味。
2000年,《人间四月天》里,徐志摩与刘若英饰演的张幼仪,以及林徽因、陆小曼之间的爱恨纠葛,让大陆的观众也记住了她的名字。细腻深刻的情境、黯然神伤的结局,成为一代人的文艺回忆。
有人评价这部戏里“陆小曼是花,林徽因是溪流,张幼仪是月亮。我喜欢花,恋慕溪流,可是最爱月亮。”
据说本来是要让刘若英演林徽因的,可她看完剧本选了张幼仪。因为她有一个深爱多年却没有在一起的人,而张幼仪是徐志摩原配夫人,有才有德,却得不到到爱。刘若英对她同病相怜。戏里的她眼神哀怨,一边撇着脚走,一边说:你跟一个没有自由的人要自由,对不起,你要的自由,我无能为力。
拍完这部剧,刘若英和黄磊两个文艺咖变成了知己。2002年,黄磊亲自写了《似水年华》的剧本,还是找刘若英来演女主角。
海峡彼岸来的女孩英,邂逅了在乌镇图书馆工作的文。从来没有明言的爱,也没有轰烈的行动,然而却让彼此的灵魂刻骨铭心。刘若英在《似水年华》里唱:“我宁愿犯错,也不错过。”只是两个人总是相遇又错过,最终,那些缱绻的爱意,终究只能付于小桥流水,暗巷斜影。
三十岁后,刘若英拍戏、唱歌,依然忙个不停。2004年,她从少女小渔变身成了30岁的空姐想想,在《20 30 40》中渴望安定,却有两个男友,站在家庭、事业的十字路口,充满诱惑和选择,但想要的依旧得不到。她将人生中第一场个人演唱会取名“单身日志”,她的故事和电影,好像总带着一点遗憾。独特的孤独文艺气质,让她在这样的“大龄”,仍然受到粉丝的宠爱,以及无限的祝福。
十五年后,刘若英因为文艺淡雅的气质与清新质朴的江南水乡十分相衬,再次成为乌镇形象代言人,她说,我并没有去预设这次回来的心情,就觉得像是来看一个老朋友,但车开到高速公路时,我看到有两个路牌写着“乌镇”和“桐乡”,我突然就哭了,很多在这里的记忆瞬间都回来了。
许多人选择去看《后来的我们》,也是冲着刘若英曾带给他们的记忆和感动。刘若英自己也出过不少散文集,即使结婚生子,她仍然不改文艺底色,出书都起名叫《我敢在你怀里孤独》,不高调、不炒作。这次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退票异常事件发生后,刘若英的微博下质疑和支持她的网友吵得不可开交。但无论如何,大家都希望这么多年的“文艺范”不要毁于一旦,希望刘若英能保有一直以来干净清爽的印象。
>>> 相关链接刘若英:下楼谈恋爱
这几年,周围亲近的人都非常关注我的感情生活,因为它几乎成了一个“谜”。
记得第一次跟李宗盛大哥合作唱片的时候,他跟我聊了没几次,就像个心理医生似的很严肃地跟我说:“奶茶,你先去谈个恋爱,再回来找我做唱片……”我跟张艾嘉大姐合作电影《20、30、40》的时候,她看完样片的第二天,一见我就说:“RENE,我觉得你应该要去谈恋爱,你的脸上拍出来都是冷色调,一点也没有女人谈恋爱的甜蜜……”也许,我因为工作太努力而表现出一副拒绝恋爱的样子。
但是,我想改变,我想行动了,而且我很愿意跟大家分享我恋爱的心得,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突然觉得,如果能在感情世界里多些行动、多些赌注、少些怀疑,我的人生就是新的开始。
就是这样,我决定主动下楼,就从这一刻开始!走,跟我下楼谈恋爱去……
好朋友恋爱了
经过近五年的孤单,她终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感情生活。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有一阵子没看到她了,那天见到她,就如俗话说的,她变漂亮了。
我跟她一直都可以说是相依为命,我希望她一辈子都可以陪我。我的工作常使我的作息不正常,情绪不稳定,她总是极有耐性地跟我一起开心一起沮丧。尽管大部分时候我交的男朋友她都不喜欢,可她还是全站在我的立场去接受我的男朋友,但是我却总是以最严格的标准检验她的感情世界。
在爱情的路上,我们都受过重伤。谁不是呢?还好彼此有这样的朋友相互挺着,我们都挣扎着熬过来了。我们会坐在我家的阳台上看晨曦,看日落;把浴缸周围都点上蜡烛,配着红酒;我们当然也一起做过很多梦。前几年,希望两个人都差不多时间结婚,差不多时间生小孩,这几年,觉得这个梦想好像需要不是两个人,而是四个人完成,有点不能掌控,于是我们开始面对现实。还说有一天我们要买一栋楼,大家住在同一栋单身公寓,这样就不会寂寞。但我敢说,说到这里时,两个人心里其实都在想:“去你的!这种情况最好不要发生。”
这一次她交的男朋友,其实是我介绍的。我很替他们开心,我说,以前我有两个好朋友,但是现在我有一双好朋友。可是觉得安慰之外,隐隐地,我有了一些奇怪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说得很简单,但也可以想得很复杂。你希望她好,但又希望她依赖你。依赖你是不好的,因为你不是可以24小时、365天照顾她的,所以她应该独立。但她独立了以后就不需要你了……被你最亲近的人“不需要”,实在是一种很糟的感觉……嫁女儿是不是就是这种心情?
曾经在我交了男朋友以后,她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你对他太好了,我讨厌你这样……”我完全可以理解这是她对我的心疼,但是我却很难解释当你在为一个情人奉献的时候,不只是为了讨好对方,也是为了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回馈。
这一次她认真了。一天中午我们起床后,她急急忙忙地要出门,说要买午餐给男朋友吃,还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我说好啊!当我看到整个过程中她愉悦的心情及期待见面的模样时,我不禁也开心起来。我们开到一家炸猪排店的巷口,由于是逆向单行道,所以她决定走进去拿外卖。我看着她匆匆忙忙地下车,那轻盈的脚步流露出我许久不见的她少女时期的单纯快乐。
不一会儿,她提着三个猪排便当回到车里,兴奋地跟我说这家猪排多有名,她真希望男朋友会喜欢。我突然说:“你对他太好了,我讨厌你这样……”她听完一愣,与我对看,两个人突然大笑了起来,她说:“你真过分,报复我啊!”我说:“我等了那么久,才能把这一句话还给你。现在你知道帮情人买食物的乐趣了吧!”她笑的样子,在我脑海中久久不散。
前些日子回台北了几天,我的行程排得满满的,完全没有时间跟她相聚。一天拍宣传照时,已经快半夜一点了,她来拍照的地方找我。结束后,我送她去她男朋友家。因为我想请她男朋友帮我一个忙,所以就跟着上了楼。到了门口,看到她害羞地拿出钥匙打开男朋友家的门时,我突然有点忌妒,可能是因为我从来也没有过任何男人家的钥匙,不过更多的是因为我的占有欲。我知道,她已经是属于另外一个人的了。
离开时,她送我到门口。这些年来,我们都是一起离开某个地方的,那一晚,是我第一次自己一个人走,而她留下来。
那一天晚上之后,我写了一封信给这位最好的朋友:
对于你们的相恋,我衷心地祝福。当然我也会忌妒、羡慕,还有感到孤单。但是欣慰及祝福还是多于这一切。因为我们都知道,像我们这样的年纪能再单纯地去爱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尤其是遇上一个“正常的好男人”更是难得。周围总有人告诉我们,这样的幸福不会维持太久,久了,就一定会淡了。但是正因为这样的说法,我们更要去珍惜这不是唾手可得的情感,更要珍惜这些初始激动的片刻。即使它稍纵即逝,但是我们在过程中已经用尽力量去体会了。不都说过程就是结果吗?只要我们能留在心上的,就永远会是属于我们的。
我们常说要一起去旅行,以前都因为我的工作杂乱而不能成行。现在看来,你应该不用等我了。当然,记得不管你走到了哪里,我都在你的身边,因为你早已常驻我心上了。
幸福的三十岁
三十岁是一个矛盾的年龄。我们有着传统道德给我们的束缚及新一代给我们的刺激及冲击。与生俱来的与身处的环境是那样的不同。面对感情及婚姻更是如此。
故事的一开始是一个妈妈身穿改良旗袍牵着一个小女孩去学钢琴。小女孩仰头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学钢琴?”妈妈说:“女孩子有一技之长是好的,如果有一天老公不要你了,你还可以教钢琴养活自己,甚至养活孩子。”“可是他为什么不要我呢?”连婚姻是什么都搞不清楚的孩子问。妈妈回答:“那不重要。起码我们做好了准备。”
这就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相信”——“不相信爱情”、“不相信永远”、“不相信幸福”,对女人而言,简单地来说就是“不相信男人”。
于是慢慢地我们不懂得如何相信,不懂得如何面对幸福,更别说是主动追求了;慢慢地,即使是幸福到了我们眼前,我们也持着怀疑的态度去面对它,考验它,不懂得拥有,享受。一个年近四十五岁的男人,看起来身体很好(有点像李宗盛),对着想想(想想是此片女主角的名字)说:“相信我!相信大哥,千万不要结婚,同居可以,但是千万不要结婚!”一个颓废漂泊很有男人味的人叼了根烟,也对想想语重心长地说:“我呢,结过三次婚,离了三次,如果以几率来看,就是千万不要结婚!”一位想想最崇拜的大姐也眯着眼补上了一句:“千万不要结婚,就算你想要有小孩,生就好了!还是不要结婚,到时候一切都只是柴米油盐……千万不要结婚!”镜头终于跳到想想的脸上,一脸茫然!
心里虽然知道他们都是些“智者”,但总得结“一次”婚试试嘛!这样一想,心中不免害怕。
想想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她的一切成长过程都可以用“普通”来形容。普通的家庭,普通的学生生活,谈过一些普通的恋爱。身边的朋友也就是普通的那几个。聚在一起聊的也都是一些明星八卦、政治,还有男人……以及面对寂寞生活的无力感。但有趣的是,只要聊到感情,一律都持着又想又怕的感觉。
大家总是冷眼旁观别人幸福的爱情,甚至等着看他们何时分手。总是心里想既然他们看起来那么幸福,那么其中一定有问题,不可能真的那么美好嘛!如果有的真的分手了,于是大家又会说:“看吧!迟早的!天下哪有永远的爱情啊!”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每个人心里又有那么一点点的不甘,爱情,真的不可以相信吗?
莫子忠是想想大学时期的同学。不同科系,可是有一些共同的科目是在一起上课的。偶然的机会莫子忠和想想相遇了。想想对他不是很有印象,只记得他的绰号叫“莫子”。莫子也是一个平凡的上班族,虽然没有出色的外表,但看起来也还蛮顺眼的。他常常有一些浪漫的行径让想想感动,但又不虚浮。可是周围的人总是劝诫想想要小心,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好的事。所以每当一切都显得美好的时候,想想心里总是蒙上一层怀疑的阴影,这让莫子常感莫名的挫败。
莫子和想想的约会总是意外的浪漫。譬如说去餐厅吃饭,突然停电了,两人便顺势吃个“烛光晚餐”。他们总是有一些默契,总是有一些温馨浪漫的小片刻。可是每当想想一个人的时候,她就要再三回味;查出一些漏洞,一些问题,于是胡思乱想。因为她已经被教育得不相信这种看起来理所当然的爱情了,她已经不懂得怎样才能接受这么顺利的幸福。她甚至怀疑:自己这平凡的一生真的能这样轻易得到幸福吗?
某个节日之前,莫子约想想去看焰火。想想在家里打扮的时候就一直想,这么浪漫的事中间一定会出现状况。果然!就在莫子准备拿出一个小盒子给想想时,突然一辆救护车驶过,因为有人被焰火烫到,有人被挤倒……一番折腾后,两人扫兴地回到家里。可就在莫子家门口,突然有一个女孩出现。她是莫子以前的女朋友。想想识相地先回家,一路上,心里的难受是可想而知的。
是的!想想心里想,这才是我该拥有的人生——残缺的,这才是正常的。
好几天,想想都把电话关了,不出门,也不和外界联络。她很怕面对那一群死党的关心与建议,她更怕的是莫子就此失踪,所以她干脆关机,假设他打来,只是想想不想接而已……这样过了几天,一天傍晚,想想终于必须出门买食物,一出家门,就在门口看到一个包裹,包裹里头是一卷卡带。她拿回房里听,一打开,便听到莫子的声音,说他已决定去找前任女友,因为毕竟在一起那么久了,有一些割舍不下的感情。听到这里,想想放声大哭起来。她再也没办法接受这样的“不幸福”。果然,一切都是真的,浪漫的爱情是不可以被信任的,天下没有幸福完美的事,她在房里发呆地这样想。
不知过了多久,想想被重重的敲门声惊醒。打开门,是莫子。莫子问想想这几天还好吗?想想不语,突然说道,如果莫子没有事,就可以离开了。莫子觉得奇怪,忙问想想有没有收到包裹。想想哭了起来。莫子觉得很奇怪。后来,当莫子听到想想根本没有听完录音带时就笑了起来,原来,他留言说去找前任女友,是为了必须说清楚,因为他知道他是一定要跟想想在一起的。
看焰火的那一天的小盒子再度出现了,我们当然知道那是什么。
看到一个年轻的少妇带着一个小女孩去学钢琴,少妇当然是想想。小女孩仰头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学钢琴?”妈妈说:“因为钢琴很好听啊!以后你可以弹琴给你先生还有小孩听啊!”小孩似懂非懂地笑了,想想也幸福地笑了。后记:
我一直希望这是一个单纯浪漫的故事。因为三十岁的人好像渐渐失去了这种能力。而我也觉得幸福这件事情,我们已被教育得不敢太去期待与相信了。可是我们若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感情以及人,那怎么可能会有真正的幸福降临在我们头上呢?
编辑制作:吴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