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斯曼纪录片《芭蕾》
“放到现在,怀斯曼还会流行吗?”曾有纪录片人在新媒体论坛上发出这样的疑问。怀斯曼是美国纪录片大师,他善于通过敏锐细腻的视角和冷静如铁的旁观方式,探索严肃的社会话题,且作品多为长片。
在新媒体成为重要传播渠道的当下,沉下心来观看,呼唤理性到场的纪录片会否被“短、平、快”的猎奇内容所取代,一直是不少有坚守的一线纪录片人心中的困惑。
一批关注平凡人生与传统文化,制作精良的网生纪录片走红,之所以让人振奋,是因为证明了这样的观点——符合纪录片基本规律的好的内容,并不会被专注于挠青年人审美痒点的投机内容所驱逐。
▲《望长城》剧照
事实上,敲开观众心门的永远是创作者的真诚。上世纪90年代,纪录片《望长城》凭借真实、生动、乡土气息十足的呈现,将纪录片拉回百姓身边,形成收视热潮,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中的里程碑式作品。在《望长城》的主创人员看来,这部纪录片的成功与其说来自创新,不如说是对真实质感的复归。与过往一些作品依赖后期“补音”不同,片中羊群在雪地里啃草根的声音也被耐心记录下来——羊蹄子扒开雪和冰,用嘴唇咀嚼还未被完全冻住的青草,发出了后期难以企及的嘣嘣脆响。正是这些具有感染力的真实呈现,为观众带来了最亲切也最震撼的体验。
面对商业认同和审美升级,纪录片人不能丢失耐心收录“青草、冰雪之声”的真与诚。
>>>相关链接
纪录片变迁:从《话说长江》到《舌尖》
《话说长江》,1983年首播尝试引进主持人这一角色
上世纪80年代问世的《话说长江》,介绍了长江沿岸地理人文,有不少突破之举:如作品尝试在纪录片中设置主持人这一角色;作品特别强调避免空洞、说教式的语言,尽量采用亲切、平实的话语风格。也正是通过这部作品,中国观众得以一览宏伟的祖国地理风貌。
《话说长江》的编剧陈汉元介绍,作品一改过往一些作品摆拍的陈规,追求真实自然的质感。“《话说长江》中几乎全部都是同期声,拍成都的茶馆,里面热闹的声音、倒水的声音、小孩打呼噜的声音、说书的讲《三国演义》的声音,都录下来了,这样子你编辑出来才当然生动、生活化了。”
《望长城》,1991年首播高投入,热气球直升机尝试航拍
纪录片《望长城》采用主持人串联的形式,全面介绍了长城的历史作用与精神价值,记录了长城遗址沿途真实的生活状态。作品厚重质朴,清新自然的风格,对国产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望长城》的制作成本与规模空前。摄制组横跨中国北部多个省,热气球,直升飞机等都被运用到了拍摄现场,耗资近120万美元。纪录片的片比也十分惊人。据说,拍摄留下的资料之多,已经不能以盘数、箱数来计量,而是以“墙数”记。
《故宫》,2005年首播尝试推出海外版本
为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大型系列纪录片《故宫》应运而生,将故宫这一皇家宫殿“推”到了观众面前。纪录片的最大突破是,将严谨的学术视角与精致的视听艺术结合,创造了真实性、客观性、学术性与可看性之间的微妙平衡。据导演介绍,单是《肇建紫禁城》一集,前后脚本就写了10多万字,最终播出版本压缩到了6000字,可谓精益求精。
《故宫》在商业化操作上也做出了尝试。纪录片不但推出了DVD制品,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专门剪辑了故事性和娱乐性更强的海外版本。
《舌尖上的中国》,2012年首播“舌尖”体随纪录片一起走红
《舌尖上的中国》六年前横空出世,形成了一个“含金量”十足的国产纪录片大IP,也让国产纪录片首次成为网络爆款。该片以美食为主题,不止于此,通过极致的味觉体验,观照中国人的生活价值与精神世界,可谓别开生面。
《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甚至引发一连串效应:各类美食纪录片纷纷出现;片中涉及的食材成为网红产品;“舌尖体”更是成为网络热门。它产生的巨大商业号召力,也让人意识到国产纪录片巨大的商业空间。由于第一季的火爆,第二季在立项之初就被厂商追捧,投放广告超过8000万元,堪比国产大片。
作者:张祯希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