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抄写员巴特比》《小马驹》后,“椎·剧场”又将迎来了一部全新的“两人”小剧场作品《爸爸的床》。这部作品以“不见面”的父亲和女儿之间所发生的种种故事,反映了现代家庭生活中的爱与矛盾。
“小而精”素来是民营剧团“椎·剧场”的制作理念,该剧出品人李芊澎说,剧场虽小,但聚焦的问题却不小。“老龄化”社会重塑了家庭结构和亲情关系,话剧《爸爸的床》对这个问题有探索性。她希望年轻观众在观看演出后,能够重新思考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给父母更多的关爱和理解。
这一次,出演“父亲”和“女儿”对手戏的是知名影视演员王学圻,以及在都市情感剧《深夜食堂》里饰演“舞女”的杨壹童。
说起王学圻,想必很多观众立刻会想起《天地英雄》中的响马子安,《梅兰芳》中的十三燕,《麦田》中的剧葱,《十月围城》中的李玉堂,《日照重庆》中的船长林权海等等深入人心的角色。他的表演风格沉稳,在银幕、荧屏上塑造了一批成熟、正直、含蓄的男人形象,是名副其实的“老戏骨”。
但很多人不知道,王学圻的演艺之路却是从舞台开始的。1963年,王学圻来到长春7311部队当兵,返城后当过工人。八·一厂导演王苹的一部《我们都是八路军》把他带上电影之路,随后王学圻考入了空政话剧团。刚开始,他和濮存昕、李雪健曾并称空政“三大龙套”,直到话剧《九·一三》王学圻才摘掉了龙套的身份,之后又主演了话剧《远云和近云》《凯旋在子夜》《十五的月亮》等多部作品。
上世纪80年代,因出演陈凯歌电影《黄土地》而被观众真正认识,王学圻开始步入影视圈发展。2000年,他凭借《相伴永远》获“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和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优秀男演员奖。2008年参演电影《梅兰芳》,饰演梅兰芳早年对手十三燕,获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2010年,凭借《十月围城》李玉堂一角,获得第四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主角以及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时隔几十年重返话剧舞台,王学圻仍表示非常自信。
“如果没有强大的自信的话,也不敢来演舞台剧。舞台剧讲的是‘全景艺术’,演员自登上舞台那一刻就在给观众全方位地传递信息,它是一气呵成的,而电影不是,这对于展现人物的转变非常有挑战,”至今站在排练厅里、在舞台上,王学圻仍感觉到兴奋和惊喜。
剧中,王学圻饰演的丈夫失去了妻子,在56页长的剧本里,他和女儿未曾见到一面,他们的对话完全在电话里展开。对话总是绕着一个似乎能感觉到、却徘徊在它周围的主题进行。不想去碰触、不能碰触的时候,聊的最多的就是天气。
同样失去了亲人的两个人,面对悲伤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母亲离世三个月后,父亲已经再婚,他要处理旧家具、旧照片,因为在重新开始的生活里,新的伴侣需要新的空间。
而女儿的思念和记忆还留在曾经的那栋房子里,连一根筷子她也是要留住的。电话的那边,他们交谈、讨论、争吵、沉默,有时候只是语音留言,唯独听不到啜泣与哽咽……
“《爸爸的床》这个戏很打动我,剧本和真实的生活很密切,”王学圻说,剧中他和“女儿”的某些对话,有些就真实发生在他和自家儿子的生活中,“当远方的孩子拿起电话给父母打电话时,不知从何说起,只能问问‘天气怎么样’、‘过的怎么样’、‘有什么事吗?’,平时没事的时候,也不会过多的去关心。”以前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照顾,现在是父母需要孩子的照顾,但这样的矛盾,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似乎是很难解决和调和的,在这部戏中,观众能找到许多共鸣。
整个作品的表演是很生活化的,但作为戏剧的呈现却显得非常独特。比如,它完全靠‘打电话’来推动剧情,“我喜欢这种没演过的戏,有探索的价值在里面,这种戏要让观众看的不烦太难了,”王学圻说。
来自德国的导演马丁·恩格、来自法国的舞台设计塞昉·雷枚带来了很多灵感。他们有很多想法,有时候一天变一个样,有想法就立刻会去尝试,不断推翻前面的设想,对于这种创作思路,王学圻非常乐于接受。“我非常佩服他们的想象力,他们很会利用空间,出乎我意料的是,翻译也很接地气,演起来很顺。”
据悉,2019年1月《爸爸的床》即将在上海、北京两地分别上演。
作者:童薇菁
制作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