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云开见月明。疫情阴霾正在散去,陇原大地的“人间烟火气”再度兴盛。上周开始,兰州牛肉面逐步恢复堂食,其他餐饮场所“重抹桌子重摆席”,积极筹备复工复产。新一轮疫情过后,公筷制、分餐制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
事实上,18年前“非典”暴发后,推广使用公筷制、分餐制的呼声曾一度高涨,但很多地方多是“雷声不大,雨点更小”,最后不了了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餐桌革命”呼声再起,国内各地全面推行文明餐桌行动,甘肃省发布了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倡议书和行动方案,全省各市州积极行动起来。但很多人至今还不习惯使用公筷公勺。
“把好吃的菜夹给客人以示尊重、把够不着的菜夹给老人小孩以示关爱”。“夹菜”可以说是我国很多地方的一种餐饮习惯。讲究一点的,会拿双公筷;不讲究的,直接用自己的筷子。亲朋好友聚餐,面对满桌佳肴,往往是“多筷齐发”,“你方夹罢、我‘筷’伸来”。我们常讲“民以食为天”,但往往忽略了“病从口入”。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的团队曾发布过一项分析:全球13%的癌症发病,归因于各种传染性疾病。导致癌症的元凶排名前三的是幽门螺旋杆菌、HPV和乙肝病毒。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正是容易通过共餐而传染,如果不加以干预,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很多地方的聚集性疫情发生都和聚餐密不可分。可见,我们惯用的“多筷齐发”的聚餐习惯,可能会导致病毒、细菌在就餐者之间传播,不健康、不卫生,必须大力革新。
那么,为何一些人至今还“学不会”使用公筷公勺?原因有四。一是观念所致,国人通常认为,给他人夹菜是表示尊重、亲密,聚餐时,“他们都没用公筷,我咋好意思用”;二是惯性使然,聚餐场合,刚开席时,很多人对餐具还能“公私分明”,但往往是“吃着吃着就忘了、用着用着就乱了”,索性这样就算了;三是即时引导不够,一些酒店餐厅虽然在每道菜的旁边摆放了公筷公勺,但区别不明显、“公私‘长’一样”,容易混用,更多的是,“反正我摆了,用不用是你自己的事”,用餐中很少对顾客进行即时提醒引导;四是缺乏有效督促,很多地方虽然发布了文明用餐倡议,但往往只是将倡议贴在墙上,没有落实到“桌上”,用不用公筷公勺,基本靠顾客自觉,缺乏日常督促。
本轮疫情后是全力推行公筷公勺、进行“餐桌革命”的最好契机。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了又一轮疫情的洗礼,每个人应该彻底转变老观念、践行新理念,摒除“一双筷子吃天下”的旧习,聚餐时主动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健康用餐,从我做起,从眼下做起;餐饮行业要为顾客配备差别明显的公筷公勺,同时进行随时提醒,还可通过返券积分等方式鼓励顾客实行公筷制、分餐制;各地各级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加大日常巡查检查力度,将顾客使用公筷公勺的情况纳入对餐饮行业的日常监管。各地还可考虑将公筷制、分餐制纳入公共卫生管理序列,效仿“垃圾分类革命”“厕所革命”,全面彻底地来一次有声有势、有力有效的“餐桌革命”。
冬日暖阳普照,人间烟火重回。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餐桌文明”势在必行!
转载:新甘肃
编辑:范家乐
责任编辑:孔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