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干什么用的?》
[葡]若泽·马里亚·维埃拉·门德斯 文
[葡]马达莱纳·马托佐 图
孙莉莉 译
读客文化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本说理的绘本,没有复杂的情节,没有特定的人物,更没有什么描写的语句。它反复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再次提出问题,引导着读者思考。最开始,在书名页之后,一个看不见的老师就开始向读者提问:“在我们正式开始之前,大家有什么问题吗?”同时,画面上呈现了一个常见的七赛道彩色环形跑道。
假如这是一个课堂,作为老师,我的提问可能是:“这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正确或者错误,或者是“不知道”。但无论如何,指向的是答案——是这幅图画的所指。但现在,读者们的关注点指向了问题本身。也就是去思考“这是什么?这是干什么用的?”
接下来,老师问:谁知道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引发出这本书的主题。
这里有一点点的翻译上的问题。因为这本书的英文书名,直译过来是“这是干什么用的”。
全书的前80%,讨论的也是关于与命名的关系,所以,这里提出书名“这是干什么用的”,和下一页第一句话“这是干什么用的”才能紧密地联系起来。但是,这本书的后20%提出了无法用功能来描述的事物,提出了“人是干什么用的”,也让这本书从一个简单的命名规则,提升到了更高的哲学层面。
作者先用几页的篇幅列举了人类命名事物的一种方式——功能用途命名。
例如指甲剪就是用来剪指甲的,开瓶器就是用来开瓶的……这种构词方式在中文和英文中都很常见,所以理解起来不困难,我们还能一口气说出很多,比如擀面杖就是用来擀面的,黑板擦就是用来擦黑板的……当然,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只有一种用途,有些东西会有很多种用途,所以命名方式也不一样。比如手机、剪刀、椅子……我们也可以想到很多。
接下来,一个有趣的页面出现了,作者带我们回顾了一下到目前为止的讨论。第一,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第二,有些东西的用途就是发明他们的原因;第三,有些东西可以有很多用途。
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课堂,一个极富经验的老师带领学生讨论一个专题的场景。
这让我想起我最初当老师的时候,我的老师告诉我:作为一个合格的大学老师,你要让你的教学思维明晰化、可视化。
让学生看到的不是你给出的结论,而是你得出结论的思考和推导过程。你要给学生展示的,是一个成熟的学习者是如何看待复杂的事物,思考复杂的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过程。而最有效的做法之一,就是及时回顾上一阶段的讲述内容,并且提取出最重要的框架和路径。
仅仅回顾总结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在回顾的基础上提出更高层次的新问题,让学生知道只有不断地提出问题,才能拓展思维的边界。
于是,作者继续引导读者的思考说:有些东西,会有“意想不到”的用途。可以说,这个问题,是对上一阶段答案的质疑。在又一次回顾后,作者再次质疑:有没有完全无用的东西呢?问“这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要问“这是干什么用的”呢?问一样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一定合理吗?犀牛、花、梦、一幅画,乃至一个人,可以提问是干什么用的吗?或者说,“干什么用的”一定是某样事物存在的原因吗?
这一波又一波提问的浪潮,逐渐把我们推向了思维的巅峰,作为读者,我被这简单但又深刻的提问方式震撼了,它仿佛要耗尽我的脑汁,让我享受那种兴奋但又疲惫的大脑运动。我兴奋的大脑皮层似乎在刷刷放生物电,各种神经突触异常活跃,于是我又想到了读大学时老师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我的老师去听课,她听到一位老师为孩子们解释什么是羊,她说:羊肉可以吃,羊毛可以纺线做衣服,羊皮可以做羊皮大衣,羊奶可以喝……她评论说:这是物质匮乏时代人们普遍的思维方式,只有“物资”概念的存在。我们现在也许会称之为人类中心主义,但是它深刻地反应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境遇。
这让我意识到,当我们去描述、定义或者命名一个事物时,反映的不只是我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和深度,也反映了我们自身的生活境遇。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还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童年的价值”。所谓价值,一般的定义就是有用性,我们也可以转换成书中的问题——“童年是什么”等于“童年是干什么用的”。很多人会认为童年存在的意义,就是为成年生活做准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典型的童年牺牲论。
但另一派学者则十分强调童年本身的意义,无论是对处于童年当下的儿童,还是对已经成年的人而言。这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话题,但我在这本书里,又一次获得了启发。
这本书让我想到的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康德所说的:“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但还有一样让我极有感触。那就是绘本开头和结尾的画面。绘本的开头是一个规则有序的环形跑道,而结尾却呈现出极为混乱的场面——起点相同,道路则纠缠在一起。
作者说:“那么在结束之前,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这一首一尾的呼应,可能和很多人理解的课堂、教育,大相径庭。我们一般会认为,孩子们在进入课堂之前是混乱的,经过老师的教导、学校的考核,会变得乖巧懂事,思想也整齐划一,就像被加工的零件、修剪的树苗一般。而这里所呈现出来的教育结果,则是从有序变到混乱或者说——多元。
这就是教育的价值,是思维的挑战,是边界的拓展,是撕碎旧概念的桎梏,寻找新的道路。我想,这可能是更有意义的课堂,是人的课堂,而不是木器加工厂的课堂。
所以,如果问我,这本书是干什么用的,
我想,那就是让我头疼,
让我混乱,
也让我变得更聪明,
更爱思考。
人是干什么用的?那就留给你思考吧。
作者:孙莉莉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