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婕
突然之间,“朗读”这件事火了。公众号在读,电视节目在读,电台在读,好像约好了似的,人们相继读了起来,读书、读诗、读信,不一而足。一时间,“朗读”成了热词,很多地方还设了“朗读亭”,路人经过都能去读上一段,上传给媒体平台,有机会让更多人听到、分享。
人们常把“阅读”简称为“读”,可这轮的热闹,不是默默地读,是真的读出声来。
出声或不出声,没有好坏差别,如果“朗读”的风行,能够让“读书”这件事也跟着热起来,没有什么不好。
就在几天前,有一组数据被公布,数据说,2016年,我国国民的人均图书阅读量是7.86本,当然,还有很多人通过电子媒介来阅读,但总体而言,超4成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阅读较少。去查了一下资料,2015年同样的调查,结果显示,国民人均阅读量是4.58本,比较来看,图书阅读量还有上升的势头呢。
确实,人们现在谈到“阅读”的频率越来越高,各种“朗读”的风行,不是全然没有背景。读一本书可能没有时间,但是读一首诗、一段散文,时间总还是有的。木心说了,从前慢,信可以走好几天,对啊,读信,也是一种读。
当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在读些什么?
可能是一种感受。
世界上有太多美好的文字,诗歌、散文,跟这些美好的东西共处一小会儿,进一个不一样的空间———“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让自己短暂消失一下,这种寂静对于奔波之人来说,哪怕只有几秒,都是放松。人们时常面对各种选择,就像弗罗斯特那首著名的诗里说,“金色的树林里有两条岔路,可惜我不能沿着两条路行走……”总是要做出选择,总是会面临遗憾,读到这诗的时候,是不是自己的遗憾也会释然很多?
也可能是一段情感。
“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我没有动一件家具,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而我再没有看见过我妈的身影……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乡下的风俗是要办一场仪式的,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回棣花,就要去坟上,现实告诉着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谁读了这段不是跟着哭啊。也可能是一段历史。
“儿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战,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且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惟儿子于役国事已十九年,菽水之欢,久亏子职。今兹殊戚戚也,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顽儿亡灵也。”
抗日将领在上战场之前写给父亲的信,辞情恳切,读之凄然。
人们常常会问,阅读究竟是为什么? 早在差不多九十年前,朱光潜先生就已经说过,人们要有在闲暇时寄托自己心神的事情可做,如果能在读书中寻找出乐趣的话,抵抗引诱的能力一定比别人大一些。也就是说,如果要接受引诱,就请接受“读书”的诱惑吧。
世界那么大,我们所能游历的时空究竟有限,读书让我们去更远更广阔的地方,也让我们走进历史深处,用有限的时间,活出更宽的空间。更何况,书里还有那么多有趣的灵魂,与他们的相遇,多么难得。
阅读的好处可以说出一箩筐,但阅读可能是默然的事,朗读却是不一样的体会。与阅读相比,朗读更加外化,好比本来是一个人的心里的声音,现在说出来给大家听。
读也有很多种读法。
像在一些朗读节目里,读的人大多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很好的台词功底,同样的句子,经由他们处理,就更能打动人,再配上音乐,就是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让听者有浓烈的情感共鸣。
我也听过一些朗读的个人公众号,没有多专业的配乐,也没有磅礴的感情,读的人也没有对字句进行特别的语言处理,有的只是很自然的淡淡的味道,这些朗读作品,有的读给孩子,普通却又真诚。
很难说哪一种更好,任一种表现形式总有喜欢它的人。但在我看来,我赞赏朗读者对语言的驾驭,但却担心文字的魅力在外化的强有力的语言面前被消散,当情感太过宏大的时候,文字就不见了。
克制,实在是太重要了。
感情总是放出来容易,克制却难。朗读也是。像表演那样去诠释反而容易,但真正走进作者的心,像作者想表达的那样去表达,大概会难一些。就好像人生,不断做加法,会比较容易,停下来、换个方向、做减法,就不是那么简单。
突然想起金庸的 《侠客行》,一个懵懂的少年,练成了别人都练不成的绝世武功,为什么? 别人只看见了那武林秘笈的文字,只知道去琢磨文字的意思,结果越练越远,越练越不明就里,而这个小伙子不识字,在他眼里,这些字没有意思,只有形状,殊不知,恰恰是这个形状,代表了武功的招数和所谓脉息的运行方式。他心无旁骛,自然练就神功。
写秘笈的人大概知道世人往往舍本逐末,偏要开一个这样的玩笑,来成全一个看似懵懂、实则浑然天成的人。小伙子如果识字,就会被字意绑架,当然,如若小伙子是个连内功基础也没有的人,即便他不识字,也体会不到脉息的运行,便也是无用。
一直觉得这是金庸非常特别的一部作品,也是他中后期的作品,可能那个阶段的他觉得,人生到一定的阶段,需要一些返璞归真的东西。这“一定阶段”,很重要。如果从一开始就什么都不会,是谈不上返璞归真的,返嘛,就是要先走出去,才有返。
其实朗读也是这个意思。如果什么情感都没有,就是一杯白开水,大概听者会觉得不过瘾,但是如果太过讲究,浓油重酱,戏又太过了,也就不那么真实,毕竟,朗读不是表演。
大概最难的朗读,就是那种不落痕迹的表达,用心、不浮华。
说到底,读书是并不拘泥于形式的一件事,或许偶尔也会有点仪式感,但形式毕竟不重要,哪有每次读书都“沐浴熏香”的呢。古人说,读书是“床上、马上、厕上”,估计现代人也是“床上、地铁里、马桶上”,实在是哪里方便哪里就读了。所以,当读书的环境变成金碧辉煌的高堂华屋时,形式感虽然增加了外在的艺术性与可看性,却削减了读书本来的味道,那种形式感好像不是来加分的,反而是来对冲的。
但并不是说,讲究形式感,就不是读书了。读书大部分时候比较自我,对每部作品各人感受并不一样,一种朗读方式只是其中一种表达,并不是全部。读书可以随意,可以端着、趴着、躺着、瘫着,只要自己舒服,都可以。如果太过强调形式感,把它当成是华丽的事,把朗读当成严肃的事,那大概就背离了读书的本意了。
读书渐渐变成一个时尚,就如几年前的跑步风潮一样,当然是好处居多。数年前人们的锻炼意识远没有今日这样普及,而现在,老人走步、年轻人慢跑,有能力的选择马拉松,似乎已是常态。风潮过后,还是会有沉淀下来的部分,可能读书也是一样。几年前还常听有人抱怨自己没有时间拿起书来看,现在这样的抱怨少了,因为当读书成为一个流行词汇的时候,要接受它好像就没有那么难。
难的只是怎么坚持把这件事做下去。朱光潜先生不是说了么,发现了读书的乐趣之后,坚持是根本不难的。所以,一个开端、一种发现很重要。
朗读的风行,如果能够帮助人们打开阅读的大门,也是好事,如果未来的某一天,读书、朗读,能像每日的吃饭、睡觉那样自然,当然再好不过。但是,风潮总会退去,热度也会降温,只不过当降到接近正常体温时,大概就更能贴合心跳了。
(作者为SMG主持人、播音指导,全国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