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建军
能为杨绛先生拍照留影,是我十分荣幸的事。杨绛先生关心清华的发展,在学校设有奖学金。我当时正在教育基金会从事项目宣传工作,因为工作关系,凡是与先生捐款项目有关的活动,我都带着任务参加。另外,学校领导、基金会领导每到杨绛先生家看望,我也随行前往。每见一次,对先生的印象就加深了一层,对先生的敬仰也增加了一重。
2001年,杨绛先生捐赠母校72万元,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这项奖学金加上钱锺书先生、杨绛先生作品后来陆续出版、再版的版税,总计已上千万元。每年12月9日,学校召开“好读书奖学金”颁奖大会。截至目前,奖学金捐赠的留本基金累计2434万元,受资助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有614名。
每次到杨绛先生家都感觉很温暖,很高兴。因怕相机出问题,前一天就认真准备,第二天还认真检查,生怕出错。但进门看到杨先生就一下子放松下来,杨先生像自家长辈那般慈祥。校领导和杨先生熟悉,家人一样说笑。我开始工作,端着相机找机会拍照,谈话空闲间,杨先生还会问我:相机重不重呀? 你们做具体工作很辛苦,跑前跑后,我在学校工作过,我知道。
我有时把手机放在桌上,放到自拍录像档,杨先生问手机怎么还能照相,她还拿过来看看,说:“好先进呀!”我演示给她看怎么照自己,照别人,回放。她看到照自己哈哈大笑,说我照她的“丑相”。每次我把杨先生与校领导的合影冲扩成相片送去,她看了很高兴,曾让我帮冲扩放大钱先生和钱瑗的照片,摆放在起居室书柜上,直到杨先生过世。
2007年12月8日,“好读书奖学金”获得者七名学生代表到杨先生家座谈。还未进屋,就感到这个家庭不一般。从室外看,别家都封了阳台,只有杨先生家还是露天阳台。进到屋里,更为这家的俭朴而感慨万分。水泥地,白灰墙,旧家具。就是这样一个家,却为“好读书奖学金”捐赠累计上千万;两位先生就是在这里写出一部部精彩动人的心血之作。同学们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座谈还未开始就已上了一课。这个家“清俭得让人感叹,富有得让人仰慕”。
座谈会之前,有同学提出要与杨绛先生单独合影,杨先生答应了。每位同学在合影前都向杨先生报名,介绍自己的系别、专业。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把镜头对准他们的时候,心情特激动。
座谈会一开始,杨绛先生就“幽”了座谈会的组织者吴学昭老师“一大默”,学着她的腔调和神态,说她是清华的“笑友”(校友),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气氛十分活跃。座谈会上,杨绛先生介绍自己读书、做学问的经验,回答同学们的提问,勉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从读书中找到乐趣,找到做学问的门径。她说:“书读多了,人就不一样了。”我不断举起镜头,捕捉那些精彩的、感人的瞬间,当我按下快门时,心里十分羡慕这些幸运的学子。我想,一个大学生要在求学期间完成从学生到学者的转变,就要不断受到这样先行者的指点。
2007年8月15日,我到杨先生家,专程为杨先生即将出版的新书 《走到人生边上》 扉页拍“作者近照”。
能为先生出书配画页,我感到十分荣幸。以先生的名气,出书配图不论找哪位名摄影师都会欣然乐就。让我这样的小人物来拍,表现出先生的雅量,也说明先生晚年深居简出不愿麻烦别人。这样,我这位常来常往的熟人就获得了难得的机会。拍照的时候先生十分配合,但是我连拍几张并不十分满意。后来,一边的吴学昭老师拿出上次我拍的照片来,杨绛先生拿起她和陈希同志的合影感到很满意,会心地笑了。我好容易捕捉到这稍纵即逝的难得机会。后来,这张照片就用在了 《走到人生边上》 的扉页上。
从2004年至2013年,我曾三十多次到杨先生家,将杨先生晚年的一些活动真实地记录下来。记得那次与“好读书”获奖同学代表到杨先生家,杨先生心疼我忙来忙去拍照,招呼我歇会儿。又高兴地说,上海正在演出她早年创作的喜剧 《弄真成假》,有一张很大的海报,用了我给她拍的照片。说着,杨先生把海报拿出来给同学们看,并说:“关键词说得很到位呢,‘名家经典喜剧,1943年精粹旧时代,杨绛先生力作,2007年重温老上海’。”我看到海报上的照片确实是我拍的。杨先生说:“井老师,这张海报送给你,留个纪念吧。”这张海报,我还珍藏着。
一次学校领导要看望杨绛先生,我为了能拍到领导进门和杨先生握手的镜头,就提前上楼;说明来意后,杨先生很高兴,把我让到沙发上坐下,又对阿姨说,先给我和井建军照个相吧,等他们上来她又该忙活没工夫了。我一听,赶紧把相机递给阿姨。这是我和杨先生单独照的最后一张照片。后来我退休了,就再也没去杨先生家拍照;杨先生还惦记我,问起过;我很后悔没有告诉她老人家,我是因为退休才没再去给她拍照。
杨先生是我心中最可敬、可信、可亲、可爱的人。如今,她从人生边上去了,我经常翻出以前拍的照片,每张照片都引起我对她的怀念。我总感到杨先生没有走,她的音容笑貌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是的,她的精神与天地同在,她的学问、人品、道德、文章,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