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其章
最近买了本 《东方照相记:近代以来西方重要摄影家在中国》。我已经买了不少“洋镜头下的中国”这类书,之所以买 《东方照相记》 是想看看自己遗漏了“西方重要摄影家”的中国摄影集没有。其实,这类书有的对我有用,有的大而无当。我不太关注“1860年菲利斯·比托记录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埃德加·斯诺探寻红色中国”之类的历史照片,我的关注面很窄,只限“洋镜头下的北京”。随着这类书越出越多,我更加挑剔,不像过去一见“洋镜头”“北京”字眼便立马掏钱了。下面要说的几本照片集,大致能说明我“买这本而不买那本”的动机。
先说这本年代近的——《一个意大利记者眼中的北京 (1976-2008)》。这个年代不比从前,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摄影家和自己生产的照相机,已经不必洋人代劳记录我们的历史了。但是洋人的视角毕竟有别于我们自己,我们司空见惯的场景,老外会感觉新奇。像下了班顺路买捆菠菜买把茴香回家做晚饭的景象,我们决不会去浪费胶卷,看了老外拍的照片,很亲切,一碗米饭,一碗熬菠菜的穷日子,真实的写照。西单自行车商店,这位意大利记者也好奇地拍了一张。如今买自行车还是难事吗,可别忘了当年“一票难求”的自行车票,在自行车商店工作等于手握重权。本书对我最有用的一张照片,是意大利记者从所住的民族饭店高楼往下俯拍的长安街。街南的一排四合院,现在已经拆光了,六十年前我上幼儿园上小学天天路过这排院子。我把照片发到小学同学微信群里,马上有个女生说第三个院子原先就是她的家。
接下来的这本 《另一个世界———中国记忆1961-1962》 的年代比上一本 远 了 十 几年,作 者林 西莉(1932———),不是摄影家也不是记者。林西莉,瑞典名字塞西莉亚·林德奎斯特,1961和1962年在北京学习汉语和古琴,这本摄影集便是林西莉以她的视角记录的北京的景象、风俗等。林西莉与摄影家、记者的取景大相径庭,简言之,林西莉接地气。这些年来我一直搜寻慈寿寺塔 (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的老照片和文字资料,此塔离我的住所仅一箭之遥,我常去塔下散步,发一番思古之幽情。如果林西莉也程序化地拍一张慈寿寺塔的标准照,与我何干? ——此塔不缺标准相,我见过十数张,追求的全是摄影美。
惟独林西莉不拍塔,她拍塔下的农村小孩子,她拍了两张,于书中是分开的,我却看出了端倪。前面一张,塔基只露出一点点,不熟悉慈寿寺塔的人根本看不出画面里有个塔。照片的中心是六七个农村孩子,木然地望着洋镜头,请注意里面高个子的女孩,手里攥着个空瓶子 (也许是给家里打酱油)。隔了十几页,第二张照片,还是这些孩子全跑到塔基那边去玩了,攥瓶子的女孩这时把瓶子夹到胳膊肘里了。可见,林西莉是追着这群孩子抓拍的,也许她还拍有慈寿寺塔周遭的照片,可惜书中只收了这两张。我本可以在这里的原住户那里找一些老照片,也许里面会有慈寿寺塔的旧影,可是跟他们没那么熟,一直没动这个念头,到底让洋人抢了先。五十几年前的这些孩子今天也不过六十来岁,也许仍居住于此,如果见到林西莉的照片,也许能认出自己呢。
再讲一本 《中国园林》,瑞典喜龙仁著。喜龙仁说“我分别于1922年、1929年和1935年待在远东,然而让我勇于涉足中国园林这个领域,并保持热情的正是那些独具魅力的美好回忆。”喜龙仁拍摄的北京园林旧景是我买这本书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如果不是该书的附录 《醇亲王奕譞及其府邸》 引起我严重关注,很可能我不急着买这书。
我的中小学及幼儿园时光总共十四年是在清王府度过的。我上幼儿园和小学的九年,克勤郡王府无水榭楼台之盛,在京城众多王府中属于微型王府,所以难入摄影家的镜头。而我读中学五年时的醇亲王府则大大不同。先来介绍一下醇亲王府的来头,其实只要一句,只需说光绪皇帝 (1871-1908) 出生于此府,您该肃然起敬了吧,但是我还要多啰嗦几句,谈谈醇亲王府的前世今生。醇亲王府是清朝醇亲王的府邸,在北京有两处,一老一新,一南一北。老醇亲王府在今复兴门南的原太平湖旧址,俗称“南府”或“太平湖醇亲王府”,前身是清初大学士纳兰明珠 (1635-1708) 的宅第,顺便提一句,纳兰明珠乃著名词人纳兰性德 (1655-1685) 的父亲。因光绪皇帝出生于此,故成为“潜龙邸”,由于光绪继位后醇亲王必须迁出,清廷便给醇亲王在后海北沿重建了一个新的醇亲王府,俗称“北府”或“后海醇亲王府”。 “潜龙邸”,特指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的居所,意思是这里住过一条“潜藏着的龙”。
清朝垮掉之后,醇亲王南府由“中华大学”“民国大学”先后租用。一九四九年后为私立“新中中学”使用,再后才是我的中学母校“北京市第三十四中学”。如此雍荣尊贵的王府,当然不会任凭一所普通的中学独自霸占,同样尊贵雍荣的中央音乐学院占据着王府的大部分,三十四中只能偏安一隅,说白了,就是王府的一个偏院旮旯。三十四中占据最北那个长溜,必须解释一句,我们上学的时候,校园及教室早已不复当年之雕梁画栋之庭院深深深几许,只有校长办公室的小二楼及残余院落屋舍,依稀可见百余年前王府的模样。
洋镜头下的北京往事,说穿了,是我自己的往事如烟,一想到去而不返的岁月,只有读读画册重温旧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