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公众的距离,这是能量裂变的前提,将决定人类和社会的进步。知乎、知乎?那“通关密语”!那笑而不答的昭示!
——题记
文汇报笔会版今刊发散文
蓝天通透,看不到些许丝云。雪峰洁白,与旷达的苍蓝映衬,更加晶莹恬静。往下看,山腰间云雾忽浓忽淡,层次异常丰富,缭绕飘拂……立于瑞士首都伯尔尼市正义街的一个斜坡上,遥望东南方向的阿尔卑斯山脉高峰——少女峰,我在心中一直认为这是一首诗,纯净的远诗!
但我们决意放弃这次观赏瑞士名胜、世界风光胜地——少女峰的机遇。直抵伯尔尼之后,整个上海新闻代表团拜访正义街32号,瞻仰爱因斯坦纪念馆。
▲ 瑞士伯尔尼正义街32号爱因斯坦纪念馆
一
实际上,这缘由,全生发于一段特殊历史邂逅,以此而孕育的机缘。其一为,1922年11月中旬、1923年初,当世界物理学革命徐徐开启大幕之时,爱因斯坦曾两次访问上海,欢迎及互动盛况皆为空前,海上知识界一时开口皆谈“相对论”,影响不可谓不大。虽然随着时光流逝,附之于战乱、动荡、颠覆性变革,外滩福州路17号,当年工部局礼堂,聆听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报告,三、四百名知识分子所迸发出的热烈而经久掌声,早就随风散去,可是这世界科学文化交流史上的浓重一笔,在上海许多地方,留下深深的印痕。
其二则是,时隔八十多年,2006年4月初,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收到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原会长、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转来的一封信,写信人为爱因斯坦的出生地——德国曼海姆市前常务副市长艾格尔博士。艾格尔在信中,郑重其事地介绍了爱因斯坦两次访问上海的情况,并附上几件材料,包括当时报章的若干报道。同时,在梅大使的陪同下,艾格尔博士又赴上海,与有关方面专门作了会晤。谈及当年的情形时,会谈者几乎都有这样的共识,在那个年代,上海对爱因斯坦的如此尊重和热情,既可视之为双方的友谊和感情,又可看作上海这座城市性格特点的重要侧面,或者说崇尚科学、重视文化的特有禀赋,如果对此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梳理,必将对当今时代,带来新的启发和激励。文汇报社领导以高度的热情,组织一批富有才华的记者、编辑深入调查,抉微钩沉,于2006年4月24日首发新闻:“一封海外来鸿牵出一段往事——爱因斯坦在上海与诺奖牵手”。并以此为契机,很有声势地展开了“爱因斯坦与上海”和“国际科学文化名人在上海”寻踪采访报道。历时三个多月,向读者奉献近二十万字文稿,数十张珍贵图片。读者与报社互动踊跃,旧闻成新闻传播广泛。期间,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与文汇报联合召开座谈会,邀请科技与文化的京、沪两地专家共同探讨:上海在这方面弥足珍贵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在当今时代,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努力前行的上海,又有何种激励与思考!
有此不可忽视的缘由,我们岂能错失造访世界上唯一的专门馆:爱因斯坦纪念馆。1902年,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大学毕业之后,青年爱因斯坦寓居于正义街32号。这是一段极为窘迫的日子,近二年工作无着,我曾看到过这样的资料,万般困苦的旷世奇才,只得在《伯尔尼城市报》登出一则启事。1902年2月5日的报纸:“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愿私人为大学生或中学生彻底讲授数学和物理学。本人持有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教师资格证书,住正义街32号一楼,试听免费。”三年之后,也就是1905年,也就是在此困居之地,爱因斯坦拉开了影响世界物理革命序幕:这一年,在《物理学纪事》上连续发表五篇论文,提出三项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光量子假设、狭义相对论、布朗运动和统计性解释,多年以后,有科学大家认为,凭狭义相对论的三篇论文就应该得三个诺贝尔奖。26岁年轻人,震翻物理学界,成为划时代天才!正义街32号,相对论诞生的地方。爱因斯坦纪念馆,瑞士首都伯尔尼的自豪。
二
典型的北欧古城、老街,没有大都市的喧嚣,没有灯红酒绿。哥特式建筑错落有致,建筑群中时有片片绿荫。这是名城,却刻意保留乡村的自然元素。细品,一道静谧、高贵、充满中世纪风味的气息迎面而来。石块“弹格路”的正义街,承载着深厚寓意“正义女神”雕塑喷泉立于街中心。走进32号,很有一点特别的感觉。在这个纪念馆徜徉,似乎没有那种年代的疏离感,历史色彩并不浓厚,人的思绪很容易穿越百年时空。眼前陈列的很多照片,我大部份在过往的杂志和书籍中看到过。在这里重睹,仿佛前后、上下、左右、时间相融合成四维空间,把场景、人物、事件连接在了一起。爱因斯坦与爱人米列娃和新生儿子的合影,那是他在报纸上登启事,苦为稻梁谋的时候,他必须从事部份的家务,一手抱着幼孩,一手拎着炉子,到门外生火。幸好四个月后,在同学父亲的帮助下,被瑞士联邦专利局录用,成为三级技术员。普通公务人员的月薪已可以维持家庭,但是当紧紧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始终在物理学领域咬住目标,实施其称之为“彻底”的追求时,另一番更为深刻的艰难,滞滞无法解开的一道道难题,几乎让他丧失继续向前探索的信心。我在纪念馆玻璃橱柜中看到一把小提琴,这是爱因斯坦的钟爱之物。少年时,在母亲近乎严苛的教育下,他七岁学琴,以至成为他的终生爱好,在研究科学之外,他最大的迷恋是音乐,可以说,音乐给了他研究上的灵魂,让他的生命变得迷人和生动起来。爱因斯坦曾写信告诉朋友,在他为“广义相对论”框架绞尽脑汁,困兽犹斗,无法突破之时,小提琴帮了他大忙,爱因斯坦侧身于厨房,一边拉琴,一边思考,指尖下的弦上,流淌出万般迷茫、不尽叩问、执着坚韌。这种状态,竟然持续两个多月……终于有一天,青年爱因斯坦在厨房内仰天大喊“明白了!”布展者在橱柜内安放这把提琴,当不是告诉观展者,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风华绝代的音乐家,用心展示的应是一种特殊的苦难!
▲ 瑞士伯尔尼正义街32号爱因斯坦纪念馆
当然,在纪念馆中令我最为震惊的,还是那一套1905年《物理学纪事》杂志,前后刊登过爱因斯坦的六篇论文。正义街32号沿街的底楼一统间三十五六平方,加上连着二楼的那间,声名煊赫的爱因斯坦纪念馆,也不过七十平方米左右。这套杂志在二楼的橱柜内,隔着玻璃橱柜相望八十多年前的杂志,透过历史云烟,心中所见,只有熠熠生辉。其中有一卷,一口气竟然刊登了爱因斯坦的三篇论文,当年有人断言,那时物理学界能读懂爱因斯坦论文者,仅两人半而已。这是作者的绝世才华,同样也映照出编辑部的空前识见和气魄。当人类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时,美国时代周刊广泛开展活动,评选二十世纪对人类作出最重要贡献的一位人物,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评为世纪伟人。人们公认其开创了科学技术新纪元,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维格纳曾指出,“我们所有人都在爱因斯坦的庇蔭之下……”世界科学界人士认为,毫不夸张地说,根据爱因斯坦创立的科学理论,衍生出的发明创造,几乎涵盖了现代文明的每一个角落。电脑游戏、公共汽车、数码照相机……我们衣食住行的每个细节都闪现着爱因斯坦的影子!我非理工出身,说实在,对这些认知,缺乏切实的感受。当然,我深知,正义街32号,是爱因斯坦创立伟大理论的空间源头。
那天,接待我们的是爱因斯坦纪念馆馆长,一位年近六旬的女士。馆长很热诚,脸上总是掛着笑容,介绍得详尽而又生动,我们仔细认真地从一楼看到二楼。但很遗憾,我没有看到一件与中国相关的材料,甚至一张照片都没有。1936年底,国民党当局在上海逮捕爱国人士,“七君子事件”震动国内外,爱因斯坦通过他的中国学生在美国获悉之后,以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身份,联合美国一批名校的著名教授,给蒋介石、孔祥熙等发来电报,要求释放“七君子”。此事影响广泛,当年的电报文稿还在上海的历史文献中有所载录。在中国抗日战争最为危急的关头,爱因斯坦联合大批美国教授,在美国二千多个乡镇进行动员,筹款支持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爱因斯坦曾影响和培养了周培源、束星北这样的佼佼者,他们回国后又培养出一大批更年轻、更优秀,乃至有世界影响的物理学家……这些情况,通过翻译我向馆长作了介绍。我特别讲了爱因斯坦曾两次访问上海的情况,其中发生了许多美妙而动人的故事。他受到上海知识界、新闻界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应邀在福州路工部局礼堂所作有关“相对论”的报告,在学界特别是年青学子中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即便是普通的上海市民,对爱因斯坦也是抱着深深的崇敬喜爱之情。爱因斯坦第一次途经访问上海时的当天晚上,中国文化教育界在画家、书法家王震家里设宴款待爱因斯坦夫妇,上海大学校长于右任等作陪,地点在上海老城厢乔家路113号的王震居所梓园。岁月沧桑,梓园早已面目全非,但其所在的乔家路弄堂口,一堵白墙上的“乔家路简介”,不乏自豪地书写着现在已十分颓旧的弄堂历史,其中就突出而鲜明地记载当年爱因斯坦夫妇来梓园做客的故事。这小马路上的市民,把此当作一道绮丽的文化风景,口口相传,滋润了几代人。让爱因斯坦印象极为深刻的是,当邮轮在大海中破浪前行,即将到达上海的时候,收到了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电报,邮轮靠上汇山码头,一大批新闻记者、瑞典领馆官员、众多迎接的人群,向新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发出的欢呼声,证明这一切不是“梦幻”!爱因斯坦和夫人米列娃在上海下榻的礼查饭店304房间,如今的浦江饭店标有专制铭牌,八十五年过去,整洁如斯……笑容洋溢的馆长女士,在我的话语声中,神情一下子有点懵,继之惊讶,“真的?这都是真的!”转而又极其的严肃,当讲述到最后,我看见已经完全激奋的馆长,眼眶中闪眨着泪水,几次喃喃说道:“太珍贵了,到上海去,应该去一次上海!”
▲ 1922年11月中旬,爱因斯坦夫妇访问上海。画家王一亭在梓园设宴招待,陪同的还有于右任等
我们要离开纪念馆了,馆长伸出双手,往下一压,要求大家慢走、停步。她快步走到一个大柜子旁边,拉开抽屉,取出一个大本子,翻译告诉我,这是贵宾留言册。馆长语速很慢,又极其认真地说,爱因斯坦与上海有如此重要、紧密的关系,我们真的一点都不知道,纪念馆没有这方面的展示,遗憾至极。希望上海新闻代表团能给一点弥补的机会,为纪念馆留下你们最想要说的话。
三
……
倏忽之间,伯尔尼这段令人难于忘怀的经历,已十年有余。在爱因斯坦纪念馆那本纪念册上写了什么?依稀记得大体的意思,准确表述很难想起。印象中,在我题写的时候,代表团成员小王是站在旁边摁动过相机的,我电话一问,小王回答很肯定:“有啊,我不但拍了当时的情景,还拍了你题写的内容。”“呵呵,有一段时间了,将内容存在电脑里,要回家翻找。”第二天晚上九点三刻,我收到欣之发来的题辞内容图照及当时的一些场景照片。了不起的数字传播技术,题辞内容清晰呈现:
1922年当爱因斯坦携夫人到达上海的时侯,获悉了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上海以最大的热情欢迎世界上最为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科学家与上海有着特殊的友谊。我们热爱爱因斯坦,因为我们热爱科学。在这里,我们将因为爱因斯坦而更加坚定对科学的探索!
落款是上海市新闻代表团全体成员的签名。时间:2007.9.21
▲ 上海市新闻代表团在瑞士爱因斯坦纪念馆的留言
回望这一经历,似有几分欣喜,但总觉得有一种缺憾,甚至是一种忽视。
为纪念爱因斯坦两度访问上海这一珍贵史实,及其所引发的社会反响,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会同有关方面,决定铸造一座爱因斯坦青铜塑像。既是永久的纪念,又可作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价值追求的一个文化坐标,置放于最为适合之处,在人来人往的瞻仰中,形成鼓舞与激励。可能是综合因素使然,随后展开的却是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
初始的进展是十分顺利的,原驻德大使梅兆荣、前曼海姆市常务副市长艾格尔博士极其赞成这一想法,艾格尔博士以爱因斯坦故乡市长的身份,还争取到法国德高公司的支持,赞助十万欧元用于爱因斯坦雕像制作。上海油雕院雕塑家唐世储担纲主创,作品主体为爱因斯坦头部塑像。科学英雄是以其非凡的头脑,为全球人类作出了无法比拟的贡献,雕塑视觉作如此聚焦,应该说,不但具有艺术性,同时更具有人文性,其脸部为世人所喜爱的特性,自有一种无法阻隔的亲和力。整个雕像高2.7米、宽3米,2.6吨的净重,壮哉,这当是世界上最有气势的爱翁雕像。事毕,上海巿城市规划局、黄浦区城市规划局批文同意把雕像置放于福州路外滩,临近黄浦江畔的一绿化地块,与当年福州路17号工部局礼堂一箭之遥,意在呼应爱因斯坦在此礼堂所作的相对论报告。多磨者好事居多,为迎接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中山东一路外滩要修建地下隧道,所有黄浦江畔景观建设项目均停止,协调配合隧道工程的进展。以致爱因斯坦雕像竣工之时,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梅大使陪同下,只能到原来的上钢十厂,当时改建为上海城市雕塑中心参加揭幕典礼。以后又遇上各类变化因素,雕像这一迁搁,在外滩安置一事,从延宕而成进退失据。
那是一个秋日雨天的下午,我特为赶去雕塑中心,又是几年过去了,爱翁安好否!撑着伞,在原址遛了几大圈,只见风斜雨疏,不见恢宏的青铜塑像,只得落寞而返。直至今年前些时,我方才知道,因为雕塑中心的改建,爱因斯坦雕像一度被锁在仓库。作为当时的主事者、参与者,心中感慨可以想见,白云苍狗,溯前尘往事,怎能回首……
前一时期,由于工作变动,搬离原来办公室,几个月间,抓紧一切业余时间,整理往时资料。三橱柜的文件堆中,顺眼见到有一大叠,正是文汇报从一封来信,引出有据有实、生动而鲜活报道的相关材料。犹如故人相见、执手而谈。连续多天,我闭门阅读。那会儿,正是中美贸易摩擦急剧升温,我国有些重量级企业陷于困境。风声、雨声、喧嚷声,声声入耳啊!厚积于心中的思绪,零碎、久远,但犹如一定量密封且挤压的粉尘,一旦释放,遇上氧气、热度与震动,自然而然会形成理化意义上的粉尘燃爆。我蓦然感到,时至今日,我们应该为爱因斯坦雕像的置放,有一种符合城市精神与城市气质的再一次思考。 因为历史,也只有历史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激励和启示未来!
四
我认为,爱因斯坦两度访问上海,这是上海极富价值、不容忽视的历史记忆。
其珍贵之处,在于唤醒和引领一个大都市记忆深处,特别值得重视的内容。原先和文汇报的同事研究报道计划时,聚焦点仅仅在于爱因斯坦对上海的访问,尽可能勾勒出一位科学巨人富有内涵的活动框架。随着采写深入和研讨展开,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大批具有世界级影响,执所在领域之牛耳的人物,竟然与上海也有着如此密切的互动,这些重要史实不断地被挖掘、涌现出来。无线电之父马可尼、法国物理学家郎之万、丹麦科学家玻尔、英国哲学家罗素、美国思想家杜威、印度诗人泰戈尔、戏剧家萧伯纳、电影大师卓别林……万里跋涉,分别到访上海。停留时间虽有长短,但他们以演讲、交流、考察、互动的形式,带来人类全新的科学知识、文化理念,振奋了这座东方大都市,特别是一大批年轻知识分子。文汇报这一次面向历史,近乎于拓荒式的报道,在广大读者中形成一个阅读热潮,成为当年极富影响力的新闻事件。爱因斯坦是上海这一历史记忆的代表性人物,其引领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我始终认为,爱因斯坦访问上海的前前后后,具体鲜明而又生动地反映了上海的文化特性。
上海的那种热情,在其他地方确实是少见的。为了迎接到访,之前,在上海出版的三本杂志,一为《改造》、一为《少年中国》、一为《东方杂志》,特为刊出三个“相对论专号”。上海的《申报》《民国日报》《时事新报》等一批主要报纸,甚至于刊登大幅广告、撰写社论,欢迎爱因斯坦。事中,又图文并茂作了大规模的追踪报道。相较于北方《晨报》《大公报》,在此事上“豆腐干”新闻反映出的淡漠,这种热情是异乎寻常的。上海一批主流媒体呈现这种热度,而知识界人士态度之热烈,更令人瞠目。我曾在一份刊物上,拜读过当时生活在上海的诗人徐志摩大作“安斯坦相对主义”,在专业人士看来这是不着边际的浅见,但其真诚到底的态度,却很让人会心而笑。有朋友送他一本爱因斯坦的《相对主义浅说》,徐先生说自己即是复看之后,结果还是“山东人吃麦冬,一懂不懂”。“安斯坦在物理界的革命,已经当代科学家认可。……无论如何他发动了这样一件大事业,应该引起全世界注意,不但是爱科学的人当然研究,就是只求常识的人,既然明白奈端的身份,就不可不知道安斯坦的价值。”“总之进几百年科学的成绩真是人类最可引为得意,最名贵的家传遗产,要不枉为二十世纪的人,总得利用这个时期,来领略这点儿泄露的天机。”在那满城争说“相对论”的上海潮流中,一些科学界人士,则振臂疾呼:“我愿仰慕爱因斯坦的国人,首先要培养科学的精神,奋然兴起,来研究自然科学。”说实在的,爱因斯坦与上海只是一个短暂的接触,但就是从这偶然的瞬间,我们也可以发现历史的奇妙关系。《少年中国》杂志出版“相对论专号”,时为1922年2月,李大钊、毛泽东、张闻天、恽代英等当时还都是少年中国学会会员,其时,中国共产党也刚成立半年多。这一大都市在文化特性上的世界眼光、开阔胸怀和敏锐性,也由此可见。
我感到,对爱因斯坦的来访及其围绕“相对论”而表现出的凡此种种,于上海而言,这是应该特别令人重视的精神标识。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数学因子
在上世纪的二十年代,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已经开始传播,在上海已经有相当的热度,但真正对其有所理解,甚或有所了解者,人数有限。而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其学习、探索的兴趣和热情。1923年1月1日下午三点,爱因斯坦于福州路17号工部局礼堂开讲座,内容就是介绍“相对论”,数百人的大厅座无虚席。参与者的专注与凝重相融,欢呼与掌声并举。我很赞同这样的说法,“无论对国家,还是个人,创造性都是一种美好而宝贵的品格。……这不是表示崇拜,只是表达对创造性的敬意和尊重”。当然,这种敬意和尊重到了相当高度,也就难免有过度美化的以讹传讹。我曾看到过这样的记述,苏联学者里沃夫所著的《爱因斯坦传》,对1922年11月的第一次访问,就有这样的描述,“11月15日,中国大学生在上海为了此事,对他作了热烈的欢迎,用手臂抬着他在南京路上走过”。显然,这只能称之为一种没有根据的美好想象。爱因斯坦是11月14日下午3时乘船离沪赴日的,当时的报章也全无这一盛况的报道。不过上海对爱因斯坦学说的重视,确实出乎人们的想象。从现有的记载看,爱因斯坦与中国的材料,基本都和上海有关。早期出版的关于“相对论”的书籍,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文元模编译的《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夏浮筠《相对论浅释》、周昌寿《相对律之由来及其概念》等等。世界书局出版王刚森上下两册的《相对论ABC》,正中书局、神州国光等出版机构纷纷出版过介绍爱因斯坦理论的书籍……回望与静思,不难感到,上海骨子里的真正魅力,并非仅仅因为是“洋气”。近代以来,现代性和现代化,上海都得风气之先。外来文化在上海先行消化以后而传播开去。凝视上海历史上那些一闪而过的瞬间,无疑是挖掘出上海城市气质中被忽略了太久的一面——尊重科学、崇尚创新。我是很认同这种意见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在一些方面,上海是有不少被误读的地方!即使是流行度颇高的周璇老歌、张爱玲小说,旗袍、百乐门舞步……也只能算作老上海发达的“商业文化”、“大众文化”的符号。而真正撑出上海魅力的,那深刻的精神标识,就其本质而言,是对现代科学、文化,充满热情的孜孜不倦追求!
我深深感到,当年爱因斯坦及一大批国际科学文化名人访问上海,在更深层面,不仅仅是一种历史记忆,也不只是同现实有某种联系或契合。恐怕在于对未来的昭示及前行的路径指引。
或许是出于防止就事论事地看待爱因斯坦访问上海这段历史,有世界科学史专家慎重其事地提出,“爱因斯坦在沪活动的本身,对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科学的意义,需要在五四文化运动(1917—1921)和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这样的背景下讨论,才能看得清楚”。这样的认识,确实是建立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之上。由于这场二十年代的“相对论热”,才激发了一批中国青年学习理论物理学的热情,为往后涌现出中外有影响的年轻优秀物理学家奠定了基础。相对论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被迅速地接受和吸收,其影响深入和广泛,引发了当年一场“科学与人生观”的大论战。参加这场论战的许多著名学者,都在自己的文章中以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为佐证。科学,或许这就是科学的魅力、科学的力量。对爱因斯坦赞赏不已的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也是在1923年,到访上海时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时隔九十多年,此话不但适用,乃至有极大的警醒!上海尤然。作为国家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必然承担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作出独特贡献的责任和使命。把上海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是何等的紧迫。尊重科学,崇尚创新,又是何等的重要。
爱因斯坦两度访问上海,以及近现代大批世界科学文化名人访问上海,毫无疑问,这是上海不可忽视的文化底蕴,弥足珍贵的社会氛围。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取决于科学家的成就,同样取决于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这是一切创新的基础!那些讲座与传播,激发多少中国青年学子,发愤于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拉近科学与公众的距离,必将裂变出难以估计的能量。
五
有一段记载曾经深深地打动过我,令人难以忘怀。当爱因斯坦到访上海,出现在公众场合时,被一大批态度热烈的人们簇拥着,冲入最里圈的,毫无疑问,是中外新闻界人士。有不少新闻记者向他提出各类有关相对论的问题,爱因斯坦的回答一如往常的率性隨和,并向身边的The China Press记者要去纸和笔,写下相对论的数学因子,认认真真签上自己的名字,极具幽默和神秘地告诉记者说,这个数学因子是“向着相对论的通关密语”。呵呵,这应该是不得了的独家收获,爱因斯坦留在上海的唯一墨宝。第二天,此一书写刊载于The China Press上。这份报纸是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也是当时唯一一份中国人办的英文报。我反复思忖,那年、那月,书写者也十分清楚,能看懂并真实理解这一数学因子的人,少之又少,但仍主动书写,并同意将此展示和传播,唯一的出发点当然是十分明白的:最为重要的是,科学和公众的距离。这是能量裂变的前提,将决定人类和社会的进步。知乎、知乎?那“通关密语”!那笑而不答的昭示!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数学因子
此回闭门读材料,又一次念及,爱翁安在!我决意再次寻找爱因斯坦雕像。几个电话下来,似乎还是遍访无及。重新制定搜索计划,认为还是先从源头上顺势而下询问各个环节为好。市政府新闻办在当年是制定和策划雕像的创作和安放工作的,我和当时的建军副主任把具体联络任务交给事业处落实,处长小汤虽然已经调离,到其它地方负责工作,但毕竟是经历者,或许就是一把开锁的钥匙。电话接通,传来轻松兼有几分高兴的声音:“对了、对了!是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哦,在各方努力之下,爱因斯坦雕像历经八年,终于走出雕塑公园一隅及其仓库,张江高科集团公司以高度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迎接爱因斯坦雕像,置放于张江高科技园区诺贝尔湖公园。
平心而论,下决心投入力量,迎放爱因斯坦雕像,作出这样的决策,张江高科集团的领导是有相当科学及战略眼光的。所处区位和环境安排,也属上乘。今年8月2日上午十点,我专门赶赴浦东张江园区,大伏天的烈日下,张江高科集团党委领导和办公室人员陪同我,瞻仰爱因斯坦青铜雕像,正逢集团大厦旁边的诺贝尔湖公园整体改建,好在公园面积不大,春节前工程就可完毕,现在四周用隔离物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中间地带,赭红色大理石贴面的基坛上,十分具有爱因斯坦性格特征的头部青铜雕塑,与之连为一体。因为高大而颇有气势,也因为高大而把刻划逼真的人物脸部神态,予以放大后强化呈现。何等熟悉呵……这次负责接待的张江高科集团党委俞副书记很热情,也很容易沟通。她告诉我,这里改建好后,既有人工湖,又有喷泉,那片草坪也是比较大的,爱因斯坦这位科学伟人的雕像安放在这里,对科创热情是一种激励。我把爱因斯坦两度访问上海,及制作雕像的前前后后作了简要介绍,特别讲到,那雕像,意在把上海这段珍贵的历史,用艺术形式固化下来,决不让其隨风飘散。把雕像安顿在上海人流量大的标志性空间,目的在于更加自然,更加有效地拉近“科学与公众”的距离!我的敍述是平静的,虽然此刻思绪万千,但八年多的时光,八年多的思考,也让我更加明白地体会了那句话,“诚觉世事尽可原谅”。社会的认识及行为必定体现出阶段性,一切认识也必将隨着客观现实进行变化和提升。张江高科就是为认识的提升构筑了一个扎实的台阶!
而让我心中一震的是,俞副书记告诉我,她来张江之前,原在陆家嘴集团公司工作,那时就对爱因斯坦与上海的关系,及其雕像问题有所了解,因为她儿子中考时,试卷上就有一道考题,如果上海有四个地方,其中包括陆家嘴和外滩,可供安放爱因斯坦雕像,请考生选择一个。她那位应该还是稚嫩的儿子没选择他妈妈工作的地方,而是选择了外滩。据说,很多同学都作了这样的回答。是的,这是中学生的选择! 第二天,我收到了关于这道考题的微信。
上海中学生与爱因斯坦的距离如此之近,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还有什么能比年青学子的想法更能令人振奋!
写于2018.8.26
作者:本原
编辑:孙欣祺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