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年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小年一般是腊月二十三,但也不一定。据说北方一般过腊月二十三,南方一般过腊月二十四。还有一些地区,周围的县市小年都是腊月二十三,但偏偏其中有一两个县,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内里的源流不很清楚,可能是民间流传的 “官三民四船家五”,或“官三民四佛道五”吧,意思是过小年要官家先过,百姓后过,船民或佛道人士最后过。北方几百年来一直是首都所在地,可以认为是官方,而南方都是后教化之地,可以认为是民间或自认为是民间?这至少说明,小年概念的影响还远不及春节等概念,因为没有达成广泛共识的概念,都是部分地区的局部概念,都还有进一步提升影响的空间,但也有渐趋湮灭的风险。
淮河以北的小年,大都在腊月二十三,而且过的是中午。这一天中午,我们会去亲戚家里吃饭,虽然也算团圆饭,但并不要求亲戚和家人都到齐,也没有固定和必须的菜品。就是家常菜,不过自然要比平常丰盛些。荤菜有牛肉、猪肉、卤猪蹄、烧鸡、卤猪肚、辣子羊肚(最好吃!)、红烧鱼、炒羊肉串、木耳肉片等。蔬菜、青菜最受欢迎,有四季青炒蘑菇、青菜豆腐、炒黄豆芽、醋炝白菜、干豆角炒笋子等,圆子则是必不可少,寓意团团圆圆。汤类有鸡蛋虾米汤。主食有米饭、面条、烙馍(卷羊肉串)。开吃以前先拍照发到微信朋友圈里,如此这般,就可以边吃边看手机,边回复留言了,还能收获许多点赞、关注和捧场,为小年的午餐助兴。黄河以南以前没有暖气,冬天人过得很无奈,现在许多人家装了暖气,或者来人时开空调,因此聚在一起过小年,吃小年饭,就吃得很从容、很淡定。吃饭不掼蛋,等于没吃饭。饭后家里人在一起打一会牌,掼一会蛋,下午上班的上班,办事的办事,对亲戚来说,这一年的小年就算过完了。
朋友们晚上在一起过小年。从下午开始,朋友们就在微信群约好了,下午某时陆续前往老地方,自己报告带什么菜,互相协调,尽量不要带重。下午三点左右就有群友陆续来到老地方,凑够四个人时,就开始掼蛋,再来人就末游下台,轮流上台,待来够八个人时,就凑成两桌,来人更多时,还可以凑成三桌,几个房间里热气腾腾,人气很旺的样子。不打牌的几位负责烧菜做饭,说说笑笑的,不一会儿也就烧煮停当了。傍晚六时左右,朋友间的小年饭开吃,照例是拍照留念,大家聚在餐桌三边,留出一边供拍照使用。拍照一是要拍出桌上丰盛的菜肴,二是要拍出餐桌相聚的所有朋友。拍好的照片也要第一时间发到微信朋友圈里,一是向其他朋友展示自己在小年夜的存在,二是供所有聚会的朋友自取照片。桌上的菜品自然也十分丰富,大都是来者自带,也有现场烧制的,有卤猪蹄、卤膀爪、卤牛肉、贡鹅、卤鸭肫、烧杂鱼、烧花菜、烧豆角、凉拌胡萝卜丝、凉拌海苔菜、腌萝卜干、泡菜等,主食有大馍、汤水面皮,圆子仍是必不可少的,象征团团圆圆。餐后活动还是掼蛋,灯火通明、热气腾腾的,直到夜半收场,各自归家安歇。冷空气刚刚过境,室外寒冷清朗,路灯黯淡处,蓝色夜空中的星星,一粒一粒的都数得清。
小年过去了,春节就更近了。小年到了,春天也就不远了。
2. 的确还没到游春、踏春的日
子。我记得那一年是农历正月底,我们一行人到乡下还有老宅子的朋友家去,那是山外的丘陵地区,虽然地表起伏,村头和路边都有发红的片石和竹林,但到底不在山里,所以地面大致都还是平的。我们在朋友家吃黑毛土猪肉,吃多刺的鲹条鱼,吃土豆腐,吃土笋烧干豆角。朋友是个能人,他又给我们喝他家自酿的米酒,领我们去小河沿和旱地头挖野荠菜,在他家小院打自制竹麻将,那个春日过得可真是不亦乐乎呢!
但现在,春天的脚步恐怕还没有那么快吧?还没到挖野荠菜、踏青游春的日子吧?我想起贺知章的咏春诗,就有些按捺不住,想去野外看一看,看春意的布洒已到哪块田地了,看春天的脚迹已到哪片枝头了。加上夜里刚下过一些春雨,不大也不小,寒风仿佛已自软去,更催促我的脚步往门外走,往田野里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仿人拟物,诗境千古。
出门来在乡野里,细雨渐止,湿意仍浓,砂质小道上湿漉漉的车辙印明显。打眼望去,地里的油菜、小麦、蚕豆,都在春雨的滋润下支棱起来了,和没着春雨的寒冬,的确不一样了呵。菜园里的景象最为明显,四季青、芫荽、蒜苗、水芹、莴笋、黄心乌、黑心乌叶片上挂着水珠,都鲜灵灵的。路边的香樟树散发出一种特别的味道,既提神,又醒脑。
村头的草埂上一哥们把手插在口袋里慢慢晃着,怕是在老屋里闷急了呢。村另一头又有一位中年的男人,穿得样整的,在散落着红红一片鞭炮皮的屋山墙外吸烟、踱步,看见我的车过来,他就渴望地看着我过来,又渴望地看着我过去。湖边的简易工房里快步走出再一哥们,煞有介事地走到湖边悄无声息的挖泥船旁边看一看,又看看湖里的水,再看看经过的我,尔后便垂头丧气慢慢走回简易工房里去。
这仨哥们,在他们的内心里,不都在盼春暖花开的来临?不都在盼与他人在一起?不都在盼内心的充实?不都在盼那未知的新生活?这都是我的分析,或臆断。大模样方面,应该不会错吧?3. 春天最是在野外读书的好时
光。只有一个人,带上一车书,春光全归我。与先人对话,与智者对谈,与天地合一,与万物协同进化,与思絮羽毛般同升共飞,不亦快哉!
《诗经》和《中庸》谈到独处时,都强调独处时更须谨慎。因为面对众人有时会妆化得很浓,而独在时则心绪放松,容易面目狰狞。因而我们要谨慎独处,能够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内心不接纳污浊的想法。
春光明媚中开车去野草地上读一车书的人都是表里如一之人。他们在慎独之后心绪坦荡、无忧无虑。
作者:许辉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舒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