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贾宝玉是个暖男,善于讨祖母欢心,能在母亲那里撒娇,遇见好吃的想着房里的丫鬟们,还常给林妹妹和他的丫鬟们制作化妆品。更不用提他拥有强大的共情能力,担心玉钏儿是不是被莲叶羹烫了手;心疼淋着雨在沙地上画蔷字的龄官;给受了委屈哭花了脸的平儿尽心理妆;见香菱弄脏了裙子怕薛姨妈责怪,让袭人拿一条新的给她换上;对不相干的尤二姐和尤三姐,也是呵护有加,在宁国府贾敬丧事上挡住和尚,怕和尚们的腌臜气味熏了她们……即使路上碰见一个乡村里纺线的二丫头,宝玉也心存敬重,丝毫没有唐突轻薄的意思。
贾宝玉就像一台中央空调似的向外辐射他的暖,对世间女子尽心爱怜呵护,可除了“有心”之外,他的爱浮于表面,能量极低,甚至反而给女孩子们带来灾难。
尤三姐听了贾琏的小厮兴儿评价说宝玉太呆之后,根据自己和宝玉打过的交道提出不同见解,说宝玉是爱惜敬重女儿的,老婆子拿了他用过的碗倒水给尤三姐,宝玉拦住让另洗了再斟来。可同一段经历,在宝玉嘴里说出来可就没那么清新了。在柳湘莲向宝玉打听尤三姐的情况时,贾宝玉说的是“我在那里和他们混了一个月,怎么不知?真真一对尤物”,这般轻浮的对女性的评判,竟不像是宝玉,而像秦钟了。最后当柳湘莲追问三姐品行的时候,宝玉又答道:“你既深知,又来问我作甚么?连我也未必干净了!”虽然是气话,话中的意思等于肯定了柳湘莲的猜疑。
联系到后来尤三姐遭遇柳湘莲退婚拔剑自刎的悲剧,宝玉的“暖男”举动和轻浮话语显得一言难尽。或许少年宝玉认为在同性之间,调侃评判女性是一种酷?不得而知,也不知道贾宝玉会不会因尤三姐的死而自责。大厦将倾的时候,你只是抽一块砖或掀一块瓦,悲剧发生的时候,你也只是随便说了几句话,谁都不认为自己是个坏人,可已经做了导致坏结果的事。
贾宝玉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美的器具、美的花草、美的少女,恨不得都能亲近。他猴在鸳鸯身上要吃胭脂,倘若这胭脂不在少女嘴上,而在周瑞家的和李嬷嬷嘴上,想来宝玉是断然不会吃的。在袭人家见到她穿红衣服的表妹,也说:要是在咱们家就好了。袭人听了有些不高兴:我们家的女孩难道都是奴才命不成?宝玉连忙解释,可解释也苍白无力,这位英俊多情的富家公子在世上遇到了很多爱,还想占有一切美好的事物。
在贾宝玉的心中,理想的死法是身边的姑娘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从生到死,他要在自己的“永无岛”或者“乌托邦”,和自己喜欢的美好在一起,有青春少女相伴,隔绝人世烦恼与丑恶、责任与义务。对于女儿们内心的哀愁和遭遇的苦难,他是逃避的,甚至佯装天真,专注于细枝末节放弃追问根源,连尴尬的场面都不敢面对,在悲剧发生之后惆怅垂泪自我感动。
宝玉被父亲贾政打,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跟忠顺王府的戏子蒋玉菡关系暧昧,政敌找上门来;其二是害得母亲的丫鬟金钏儿跳井,又被贾环进了谗言。宝玉挨打之后,得到许多人呵护,林黛玉抽抽噎噎地说:“你可都改了吧!”宝玉长叹了一声:“你放心,我便是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这句话说得自己像个宁死不屈的英雄,以一己之身保护了“这些人”,可蒋玉菡的去向,宝玉早就告知了忠顺王府,而金钏之死,王夫人和宝玉母子两人都要负责。
宝玉往金钏儿嘴里塞香雪润津丹,拉着金钏儿的手调情说:“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金钏儿回了一句:“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王夫人打了金钏儿一个耳光,宝玉看母亲生气,赶紧一溜烟逃跑了。他只想摆脱自己面临的尴尬局面,并不考虑金钏儿将面临怎样的责罚。后来他再听到的就是金钏儿的死讯,并未来得及反思自己,就挨了父亲一顿打,于是议题的中心变了,被打成了“英雄”,带着几分悲壮感,早把自己牵累了金钏这件事抛诸脑后。宝玉也想弥补一下过错,他做出补偿的方式和母亲王夫人如出一辙——对金钏的妹妹玉钏好。王夫人给玉钏发双份工资,宝玉是非要玉钏尝他点的莲叶羹,待对方露出点笑意,便觉得如释重负——她不恼我了就好。
后来凤姐过生日,宝玉老早穿上素色衣服悄悄拉着茗烟出城去了,只为了祭奠金钏儿——那天也是金钏的生日。记得,是宝玉所能付出的最大程度的“爱”了。没准他还会认为只有自己是念及旧情的人,别人都是忘旧的肤浅俗物。“含冤而死”的金钏需要的是他的惦念吗?或许更希望他能有些担当,承担起自己的过错吧。
王夫人多年来为宝玉的成长担忧不已,可谓殚精竭虑为儿子好,可从未当面规劝过宝玉一句,采用的方式是“清君侧”,安插眼线,把宝玉身边可能的“妖精”拔除出去,第一个是金钏,之后是晴雯,还有芳官、四儿……独独不跟宝玉交流,他在这些事情上没有任何发言权。而宝玉平日里常在母亲怀里撒娇,扮演着乖巧的好儿子,却不能有正常的沟通,也并未尝试说过任何真心话,两人一直保持着亲密的“塑料母子情”。
在抱病补孔雀裘的晴雯被赶出去时,宝玉只能在背后对着袭人质问“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却不敢在母亲和贾母面前提及一个字。宝玉去看晴雯,看她用油腻腻的脏茶碗喝可疑的茶,感慨了一番人生际遇,或许想起曾经撕扇子时快活恣肆奢侈浪费的她,除了倒了茶之外,再没有其他实质性的帮助。晴雯病死后,宝玉反复追问晴雯最后说了什么没有,得知她叫了一夜的娘,并没有提宝玉之后,略有失落——他想住进这个女孩的心里,直到最后一刻,虽然此刻他已经明白各人只能得各人的眼泪,但还是忍不住有贪念。小丫鬟说晴雯做芙蓉花神去了,宝玉愿意接受这个诗意浪漫的说法,写了一篇《芙蓉女儿诔》悼念她,又陷入了自我感动中。晴雯的死亡,在王夫人那里成了“女儿痨”,在宝玉那里则是做了“芙蓉花神”,一个丑化,一个美化,但本质都是通过自我欺骗来获得心安。
我喜欢你,像喜欢春天的花、夏天的雨、冬天的雪等世间美好的事物一样,但如果你遭遇不幸,我没有能力救你,也没有试过救你,你死了,我会记得你,悼念你。宝玉对世间女儿的爱仅仅如此,没有任何能量,哪怕是他挚爱的林黛玉,也不过是“你死了我做和尚”,认为贾府虽然入不敷出但“凭他怎么短也短不了咱们两个的”。无论话语还是行动上他从没有向着更好的结果努力过,没有“我争取让我们好好活”的选项。即使换个时代背景,没有“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样的爱情也注定会是悲剧。
作者:闫晗
编辑:李伶
责任编辑:舒明 潘向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