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奈良游览时,巧逢一年一度的正仓院展在奈良国立博物馆开幕。展品多为日本皇室的珍藏,最早可追溯到奈良时代圣武天皇和光明皇后的个人遗物,距今逾一千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藏品来自中国唐代,是当年日本遣唐使由唐朝带回的珍品,实属罕见。
参观者来自世界各地,尤以日本的中老年者为多。奈良当地人口约有三十五万,可是每逢正仓院展,古都却吸引了二十多万游客,堪称当地的一桩文化盛事。
我浏览了手中的文宣品,这次展览共展示五十六件院藏历代文物,其中有十件藏品还是首次公开露面。展品包括了中国、朝鲜半岛和西域各国的稀世珍宝,譬如沉香木画箱、粉地银绘花形几、新罗琴、瓷鼓、麻布画,林林总总,备受关注。而本展的突出亮点则是两件来自唐朝的宝物,一件是玳瑁螺钿八角盒(上图),另一件为平螺钿背八角镜(下图),皆是圣武天皇的生前爱物,珍稀无比。
进入了展馆后,因为特別想要先睹这两件珍稀文物为快,我们并未在无关的展厅多作逗留,而是直奔唐代文物的展区。却没料到这里早已是人流如潮,攒动着无数高高矮矮、白白黑黑围观的人头。其中不少人还举着小望远镜隔着人群遥看玻璃橱窗内的展品,彼此不时交头接耳,啧啧称奇。大家围观的正是此次展览的两件宝物:玳瑁螺钿八角盒和平螺钿背八角镜。据记载,这两件珍宝是天平胜宝八年(公元756年)圣武天皇去世后由光明皇后奉纳东大寺的二十多件螺钿宝器中的两件极品,向来被视为镇馆之宝。据说在中国的现存唐代文物中,螺钿器物也仅剩数件而已,而且由于是出土文物已受到部分损坏,不复当年的光华璀璨,正因如此,正仓院的藏品更显得弥足珍贵。
通过近距离的观赏,并借助于馆方提供的极为清晰的图片,我对这两件稀世珍宝反复端量,为唐代的精湛工艺深深折服。眼前的玳瑁螺钿八角镜盒,通体由玳瑁龟甲精制而成。镜盒表面镶嵌精磨的南海夜光贝,编成繁复华丽的图案,并以连珠纹划分八个区域,故称八角盒。在各种各样花草构成的背景上,设计着鸳鸯等珍禽形象,精巧细腻,栩栩如生。镜盒的每个侧面也是对称镶饰着唐草纹、灵芝云和飞鸟组图,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由鲜红的琥珀珠捧出的每一朵花卉,更成为工艺绝伦的画龙点睛之笔,显得花枝晶莹剔透,光华四射。
那面平螺钿背八角镜则是圣武天皇心爱的唐物。古镜外形呈八瓣花朵之状,镜面由白铜铸造,镜背则由夜光贝精制而成,图案华美,其间点缀碎螺钿和绿松石,琥珀攒簇着鲜红的花朵,显得雍容富丽,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铜镜”。
还记得这种螺钿工艺品从前在小说《金瓶梅》中见识过,书里面写道:潘金莲“旋教西门庆使了六十两银子,也替她买了一张螺钿有栏杆的床。两边隔扇都是螺钿攒造,安在床内,楼台殿阁,花草翎毛”。可是这已经是到了明代,螺钿工艺品当时仍旧是豪绅显贵们的专用奢侈品。
再看另一件奇特的唐代珍品女士绣线鞋,这是光明皇后的个人遗物。根据史料记载,这款精制的绣线鞋曾经流行于唐朝上层社会,其造型在今天看来似乎也很新潮时尚,并无千年古物之感。麻布精织的鞋底,鞋帮绣以花鸟锦纹,鞋尖稍稍翘起,上头缀饰一对刺绣花朵,各种色彩深浅搭配相宜,明艳而富丽。《旧唐书》中有“武德来,妇人着履,规制亦重,又有线靴。开元来,妇人例着线鞋,取轻妙便于事,侍儿乃着履”的记述,所指的正是这种唐代贵妇淑女足下的轻便之鞋。一双历经千余载的女鞋,至今仍保持着良好的形质和色泽,真是匪夷所思,叹为观止。
正仓院的藏品保存之所以如此完好,究其原因,一则由于其中大多是皇宫御品。虽然历史上日本也屡经战乱,然而天皇的地位似乎始终屹立不摇,尽管幕府大名们老鼠争食一般吱吱嚷嚷,却都没有胆敢去挪动天皇袖口那块鲜美的乳酪。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则在于正仓院在保护古物时采取了极为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科学方法。据说正仓院古建筑物与地面间隔两公尺余,如同一座巨大的吊脚楼(下图),宝库内空气始终保持干燥畅通,预防潮湿与虫害。全部古物密封并间隔保管,严格遵守不轻易开封启柜的古老馆规。每年只定期风晾一次,必选在秋高气爽之际,借此时机举办正仓院展,让部分珍品惊鸿一瞥地在大众面前亮个相,同时也达到展品曝晾的目的,算是两全其美,可谓用心良苦,令观者油然而生敬畏之心。
记得来奈良之前,名物学者扬之水先生曾嘱我去奈良时一定要看一看正仓院展。这位我一向敬重的师友是国内从事名物研究的学界权威,据她说已经连续六年专程参观正仓院展,这段经历后来被她写成了文章《与正仓院展的六次约会》,回顾她历访正仓院展的学术收获。对于门外汉的我来说,许多专业内容虽读不大懂,但是文章中有一个细节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天阅读古代诗文通常要借助注释才能将诗文的意义了然于心,可是古诗文中时或出现的某些器物早已失传,时有造成注释者穿凿附会或者曲解误释的现象,所以名物考察与实证就显得尤为重要,用扬之水的话说,既要“还原于史,也还原于诗”。她还在文中举例,唐代诗人杨炯的《卧读书架赋》中的卧读书架,历来为注家误解,后来她考证了正仓院藏的唐代相关文物,才解决了这一桩器物悬案。因此,正仓院藏的形质完善的古代文物,尤其是许多标记着年代与来源的珍品,不仅会让一般民众产生“不啻身在盛唐之世”(傅芸子语)的穿越感,对于专业研究人员亦具有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材料的珍贵价值。
据介绍,这次正仓院展的展品数量仅占馆藏的近万件珍品的一小部分而已,却已充分折射出奈良和平安时代日本与东亚以及西域各国,甚至希腊、罗马等地中海国家之间,高度繁荣的文化与物质交流的景象。因此展览文宣品上称正仓院为“丝绸之路的终点”,是有它确当的理由的。
对我来说,能够在异国亲眼目睹中国盛唐时期的宫廷御器,并且看到它们特別受到时间胶囊的眷顾而保存完好的形质和色彩,感到十分欣慰。正是由于正仓院在保护古代文物方面所做出的异乎寻常的努力,和对待文化遗产的珍重态度,才使得这些辉煌璀璨的人类文化宝藏仍然光艳四射于二十一世纪的视觉世界中。
作者:王士跃
编辑:钱雨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