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纽约植物园举办的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个展“草间弥生:宇宙自然”/新华社
2021年2月中旬,终于排除万难,由瑞典回到纽约,为的是探望九十九岁的母亲,年初以来她身体欠妥两次急诊。不料在我探望她的前一晚又在浴室中摔断了三根肋骨,疼痛难当。分离十七个月后的再聚有如隔世,不能拥抱,只能相视微笑,一切尽在无言中。
之后,我每天去母亲处陪她谈家常,煮点可口易嚼的菜,又及时调整了用药,一周后她的血压开始回复正常,胃口也比先前好了,精气神显而易见的一天天进步。青霞跟我在微信中说何谓孝顺?孝就会“顺”!我想疫情中的孤寂,影响了一个人的精神和健康状况,亲情大概是最好的良药。
我注意到纽约的萧条:关门或零星星客人的餐馆、歇业或冷清清的店铺、黑漆漆的办公大楼、空荡荡的中国城……看到灯火熄灭的林肯中心像个黑洞,我心中也空了一大块。眼前所见的“大苹果”——纽约令人心碎!
疫情当前,无法跟朋友们见面,只能在电话中聊天,几乎话题都在接种疫苗和亚裔的安全问题上。知情后,注意看媒体报道,才了解仇恨亚裔的火苗已经在全美国如火如荼地燃烧起来。
回想起我在2019年9月写过一篇《投诉》,起因是陪妈妈去老人中心用早餐时被人莫名其妙地羞辱了一番。节录片段:
偌大的食堂几乎客满,意识到只有我们是亚洲人。
不远的大桌只有一位男士在看报,于是走去问:“我们可以在这里坐吗?” 他点头。
我们边用早餐边谈天。
半个小时后,男士突然问我:“你是第一次来这里吗?” 我点头。
“下次你如果再来,请不要跟我同桌!”
“有何不妥吗?”
“你们叽哩咕噜说外国话,完全不懂得尊重人。”
“对不起!我刚刚由欧洲回来,跟妈妈很久没有见了……”
打断我:“你们是哪里来的?”
“中国!”
“由中国来,就该回到中国去!”他大声嚷,继续说:“你懂吗?由哪里来,就该回到哪里去!”
“我来美国近五十年了,头一次听到这么蛮不讲理、岂有此理的话!”
“所以美国大选很重要……” 说着他站起来,把餐盘弄得通通响,甩了椅子扬长而去。
……
结果我决定向老人中心办公室投诉,促使我投诉的原因,是因为自从特朗普任总统以来,明显感到对移民、难民、弱势群体的欺压,社会上白人至上、美国优先,诸如此类的口吻和现象,越趋严重。
投诉后我向负责人请教:“他所说‘所以美国大选很重要’这句话什么意思?”
“那再清楚不过了,他是特朗普的支持者,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你是知道的,他在搞分裂。所以现在我们特别重视这种制造分裂、不尊重人权、扭曲人性的现象,绝不容忍姑且种族歧视的败类,这些愚昧无知的人……”负责人说得振振有词、理直气壮。
文章的最后一句:“我吿诉负责人,在美国这是我第一次投诉,希望也是最后一次!”而不幸的是目前的现象与我的愿望背道而驰,忍无可忍的我从投诉演变成控诉!
2020年春天疫情开始后,疫情掀起的种族主义仇恨并不是源头,这几乎是美国历史中固有的一部分。事态日趋严重的原因是民众在美中激烈竞争的大前提下,敌意和嫉恨的情绪无可避免地加大,而前总统特朗普火上浇油,把这场疫情归咎于“武汉病毒”“功夫流感”。大选时此类不友好、诅咒性的字眼媒体上比比皆是。终于,民众不再收敛,把仇恨肆无忌惮地爆发出来。
在过去十几个月中,对亚裔的仇恨犯罪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几乎每天都能在媒体上看到亚裔被辱骂、被殴打,因此受伤甚至死亡的案件。拜登签署了总统令要求停止歧视亚裔,并且讲了重话:“这类暴行不符合美国价值观,仇亚必须立即停止!”使人担心的是疫情点着的火会继续蔓延燃烧下去,已经打开了的仇亚的潘多拉盒子恐怕一时半会儿关不上了。这几天又看到了政府推出来新的举措,旨在保护亚太裔安全,白宫办公室与联邦政府合作对抗对亚裔的暴行与偏见,司法部严打仇恨犯罪外,还拨款帮助受害者,并给针对预防和解决歧视作研究。设立“在线图书架”(virtual bookshelf),提供多种资源介绍并表扬亚裔对美国的贡献;指导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投资关键研究,以防止和应对反亚裔仇外与偏见。
有关亚裔美国人遭攻击和种族歧视的媒体报道不胜枚举:“又是仇恨,南加州亚裔女被枪杀”;“地铁上白男涉嫌对华女撒尿”;“亚裔族群开设的商店、餐馆可能遭刻意锁定,老板提早打烊保护员工安全”;“美国华人老太街头受袭挥棍还击,事后恐慌嚎哭”;“华裔在酒吧,遭一名顾客咒骂他戴口罩,更质疑他是否带有新冠病毒”;“社交网站发起 Slap an Asian Challenge(搧亚裔耳光挑战)煽动在公众场合搧亚裔耳光”;“林书豪效力NBA发展联盟,在球场上被运动员叫‘Covid-19’(新冠病毒)”……
全美亚裔民众胆战心惊人人自危时,不料我也在光天化日之下碰到了类似的情况,上周在家附近无故被两名非裔女孩明目张胆高骂F打头的脏话,然后怪异挑衅似地咯咯大笑,我怕吃眼前亏只装没听到。此类事情亚裔老者和女性是被攻击的箭靶。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升级之际,在场民众鲜有人见义勇为挺身而出,以及执法人员袖手旁观的冷漠态度,引发越来越多亚裔呈现恐惧或严重焦虑的心理问题,坦白地说我也属其中一员。就在前天,街道上一步之遥的距离,突然有人拿出了一个黑色的东西快速对准了我的脸,就在我失声高叫之际,发现眼前反光,原来是相机镜头不是手枪。拍照的人转身走了,而我惊魂未定,吓得腿发软、眼泪流了下来。
更痛心的是刚刚开始康复的年迈母亲担心我每天出入会遇到歹徒,天还没黑就催促我赶快回家,回家后忘了报平安她也开始忧心忡忡,频频打电话查勤。我在纽约住了半世纪,非常习惯独来独往,从来没有担心过人身安全问题,但这一切,在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仇恨下,安全感丧失、自由平等的理想彻底幻灭。
2021年3月16日美国亚特兰大市发生枪击案,袭击“杨氏亚裔按摩店”,造成八人身亡,其中六名是亚裔女性。二十一岁的白人男子涉嫌作案。很明显此次凶杀案针对的是亚裔女性,以及亚洲人在美国经营的企业。枪案引发全美怒火,亚裔醒悟过来不能再“哑”了,亚裔的沉默换来仇视的人更肆无忌惮的猖狂,必须挺身站出来反击。一般亚洲人做人低调,有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行的习惯;遭受攻击后不放心司法又害怕受报复,因此往往不敢报案,“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但此路已经行不通了,反击仇恨成了眼下的燃眉之急,必须向当前的仇亚浪潮怒吼:我们不是吞忍族、低头沉默不是金、亚裔不再做“哑”裔!
“反仇恨亚裔暴力”示威活动开始在全美国串联举行,人们团结起来,纷纷谴责种族主义、仇外心态和暴力行径,意识到必须站出来为自己与孩子发声,为了下一代不用担心走在街头遭到攻击和仇视,生活在恐惧中。示威游行时高举着牌子:Stop Asian Hate(停止仇恨亚洲人);Hate is a Virus(仇恨是病毒)……
4月4日周日,是西方复活节也是中国清明节,“亚裔维权大联盟”和美国“亚裔社团联合总会”在纽约组织“停止仇恨、反歧视、捍卫亚裔权益”大型集会和游行示威,亚裔维权意识逐渐觉醒,四百多个社团、数万民众报名参加。在曼哈顿富丽广场(Foley Square)开始聚集,经过市政厅,穿过布鲁克林大桥(Brooklyn Bridge),抵达卡德曼广场(Cadman Plaza)。一路之上男女老幼齐心合力高喊“不要仇恨,要行动!”“亚裔的故事就是美国的故事!”“永不言弃的亚裔不会再沉默!”集会中也呼吁联邦政府将4月4日定为“反仇恨日”。
欣慰的是获悉纽约亚裔成立民间巡逻队保护小区,开始自救行动,其中“纽约市安全步行”(Safe Walks NYC)目前有超过一千八百人志愿参加,护送有需要的民众到达他们想去的地点,而大多数志愿者是年轻的一代,他们拥有双语能力。显示了人们在自发地认识到强化一己之力、自力更生、互爱互助的重要,年轻人的实际行动让人看到了希望。
近来看到林书豪与嫂嫂派翠西亚共同署名的文章,3月22日刊登在《时代》(TIME)网站。对体育运动我不熟悉,但赞赏哈佛小子林书豪在篮球场内外待人接物的智慧和谦虚作风,热衷公益,行事低调,是个有教养的年轻人。林书豪一路以篮球运动员身份走来,在球场里外受到的排挤打压、语言霸凌、冷嘲热讽的凌辱可想而知。直到目前,他仍然没有指名道姓说出是哪位在自家球场上恶意呼他“新冠病毒”,猜想他心存厚道想给人留后路。
文章中,林书豪首先自白心声:“后悔与遗憾‘林来疯’(Linsanity)时期没为亚裔发声,九年前当自己成为全球聚光灯的焦点,但心里想的只有打篮球,没有认识到,亚裔族群层层的心理创伤和一代代承受系统性不平等。”
他谈到:“过去这一年来,我们看到某些心中最恐惧的事情发生了,社会中,某些最丑陋的部分在活生生上演。面对这一切,需要勇气。”同时他自省:“九年后的‘林来疯’,倾听批评、自我沉淀,也呼吁人们暂时放下自我,反思自己是否无意间也犯不把人当人看的错误?当知道有一群人出来诉说苦难、寻求同情心的时候,自己是否能够停下来聆听?”他期盼无论是来自哪一个族群,彼此都能得到充分理解,知道自己是谁!
林书豪的自省,我读后特别有感触,也引发了反思——亚裔不再做“哑”裔固然重要,控诉之外,发生的问题应该提出来探讨。
美国除了原住民印第安人之外,其实全是由外来的移民组成。然而族群之间、党派之间争权夺利的情况实质性地存在;种族歧视问题恶性循环,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改善、解决。不再做“哑”裔是美国亚裔迈出去的一大步,通过此次美国在针对亚裔的种族主义甚嚣尘上、令人震惊之时,需要所有人接受教训团结起来,携手并肩共勉。努力省思自身是不是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认识自己是谁,然后认识他人的不同、并平心静气接受不同;公平、平等对待、接纳任何与自己不同文化、族群、肤色的人。地球上的每个人都需要居住在安全、安定、安乐、安康,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无论是谁,属于哪个国籍、种族;无论肤色、文化、教育、贫富上的差距;我们都是生存在地球村上的“人”!
2021年4月10日
作者:江 青
编辑:安 迪、钱雨彤
责任编辑:舒 明
来源:文汇笔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