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赛现场的糖艺组参赛选手。本报记者袁婧摄
昨天上午9时,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开始进入紧张的“竞技时间”,来自各地的一流技能人才同场竞技。这是一场技术的较量,更是一次艺术的比拼。花艺、珠宝加工……这些比拼项目不仅要求参赛选手具备扎实的基础技能,更是对其艺术审美水平的一场“大考”。新一代匠人,不仅要有技艺,更需内藏一颗匠心。
以“色彩学原理”为花艺评分
屏住呼吸,轻轻将一支淡黄色花朵插入花束中,淡黄、橘黄、浅绿……不同色彩将花束点缀得愈加丰满,在多元的色调中平添一分和谐感。
中国代表队在花艺项目上算是“新手”,在去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首次参加花艺项目比赛。出人意料的是,上海选手潘沈涵在阿布扎比初次登场便斩获了金牌,编织出属于中国花艺界的“胜利花环”,也向世界展现出东方文化对花卉艺术的独到见解。
今年,与潘沈涵来自同一学校的陆亦炜成了他的“后继者”。同时,潘沈涵的夺金也激发了更多学生学习花艺的热情。这次的花艺项目选拔赛报名选手比去年多了近二分之一,总共有25位选手参赛。由于花艺项目属于时尚创意类项目,因此,其主观评分占比高达70%。虽说“各花入各眼”,但在国际性大赛上,主观评分里却也包含着种种客观评价准则。
据花艺项目裁判长朱迎迎介绍,裁判在进行主观打分时也有相应的参照体系,包括作品构成、色彩、创意等诸多方面。色彩方面,裁判员们将严格地按照色彩学原理打分,如和谐分、对比分等,种种细项都有相对应的评价得分,这使得原本抽象的主观评价变得更具象。在朱迎迎眼中,花艺作品要做到多色系、多色彩的调和,才能堪称“完美”。
制作首饰犹如做外科手术
一个月前公布试题,给参赛选手充足的时间来研究设计图纸。临场经裁判团同意后又更改其中30%的设计,考验选手们的临场应变能力。珠宝加工项目在比赛设计上就有点“独树一帜”的味道,而这恰与其职业特点相关。制作珠宝首饰犹如做一场外科手术,设计图纸固然重要,但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种种复杂的“手术状况”和临场意外,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参赛者的应变能力。
比赛现场,这些正值青葱年岁的“小匠人”们一丝不苟地坐在工作台前锉削着贵金属材料,并不时将制作好的成品放上电子秤称重。大赛对珠宝饰品的成品重量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距离比赛标准相差1%以上就要扣分。
据珠宝加工项目裁判长邹宁馨介绍,世界技能大赛考验的是珠宝加工领域最顶尖的功夫——“做加法”。何谓“做加法”?通俗来说,参赛选手们要根据设计图纸,将片状、条状等各种形状的贵金属材料,使用锉削、镂空、锯切、焊接、抛光等技术,制作出一个与设计图纸最为接近的珠宝首饰工件。相似度是裁判员评价作品的重要指标。另一项重要的工艺就是掏底,裁判要从珠宝首饰的通透度、灵巧度,评判参赛者掌握这门工艺的纯熟度。据了解,此次珠宝加工项目共分为三大模块,包括鱼形部件和新月形部件的制作、船型部件的制作和整体组合及修整。
▲选拔赛现场的车身修理组选手。本报记者袁婧摄
高技能人才提升产业附加值
技能人才的培育,实际上是为产业链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厚植人才优势。从事首饰设计教学与研究二十余年的邹宁馨对这一点深有感触。除了珠宝加工项目裁判长这一身份以外,他还有另一重身份——北京服装学院教授。
多年的科研、产业经历,让他对中国珠宝加工产业现状了然于心。就珠宝加工产业的体量而言,中国占据着绝对优势,达到了全球市场的70%。然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珠宝加工产品仍属于中低端。邹宁馨给记者对比了一组数字:在珠宝加工业发达的广东,珠宝的售卖价格是其成本价格的3倍,而国外的高端珠宝加工企业能够极大地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将其售卖至成本价的10倍,甚至是30倍。中国珠宝加工业长期缺乏的,正是世界技能大赛所考察的“做加法”的工艺。其中,焊接这一工序更是许多中国选手的短板所在。他认为,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匠人登上世界舞台,中国珠宝加工业也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向产业链中高端逐步迈进。
世界技能大赛所引发的“明星选手”效应,也让技能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尊重、企业的青睐。据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校长戴国平介绍,目前该校毕业生入职后的起薪为每月3000至4000元,相比过去提高了1000元左右,学生就业率近年来也一直保持在高位。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王嘉旖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