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的眼睛是雪亮的,做小偷的技术门槛越来越高了。
时间是4月2日下午1点56分05秒,一名男子走进宝悦家园小区东门,在监控镜头视野边缘路过。几乎同一时候,宝山区综治信息中心主控室的大屏幕闪现一组信息:男、30到50岁、黑色上身、蓝色下身、长裤,没有帽子、眼镜、口罩及其他附属物。角落内的抓拍画面稍稍放大,当事人的眉眼五官历历分明。
如果当事人是“人脸识别慧眼系统”重点布控的人群,比如违法犯罪嫌疑人、逃犯、失信被执行人、小偷等等,要在这套监控下隐蔽自己难度恐怕有点大。2017年应用这套系统以来,宝山已经把全区12个街镇(园区)、752个住宅小区、2612路智能高清人脸识别系统接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骨干网”。有关部门的数据证明这套布控下做坏事确实不容易,去年一年,宝山区报警类110案件接警数同比下降30.2%。今年1-2月接警数又同比下降26.9,盗窃类接警数下降42%。
2017年12月中旬,110 连续接报,场北路39弄、551弄等多个小区发生电瓶车摩托车被盗案件。派出所民警现场勘查后,与镇综治办工作人员登陆综治信息平台,根据案发时段,把进出小区人像识别照片调出对比,搜索出一名男子曾在该时间段均出入相应小区,但又不是小区居民,于是将其列为嫌疑人,把他的照片与全国库中的既有数据进行比对,确认了身份,经过核查,发现次人有多次盗“三车”前科。基本明确方向后,公安部门在他的居住地布控,一举把人抓获。嫌疑人到案后对作案事实供认不讳。
“如果一个人每月进出小区达到相应次数,系统会把他记作小区居民。而我们重点布控的盗窃案嫌疑人,出入小区的频次和路线都是反常的。”宝山区综治办副主任陈一峰介绍,系统能够对进出小区的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等视频图像相关属性进行智能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实现特征识别和轨迹分析,系统具备自我学习能力,能够做到万物识别,建模分析,智慧学习系统。
宝山“智慧社区”的应用还有几个层次,包括采用“智联门”物联感知系统,解决社区楼道门管理难的问题,该区现已建成312个小区2.2万个楼道门“智联门”系统,今年6月底将完成400个小区约2.7万个“智联门”建设;充分利用企业数据,构建政企数据共享模式;开发社区智能数字化管理系统,解决社区平安建设数字化考核评估难的问题;运行视频监控运维管理系统,解决入网设备的维护和安全管理难的问题。
陈一峰表示,宝山将继续完善“智慧社区”的总体架构,打造“智慧社区微脑”,把社区治理中所需的各类数据,通过视觉和物联感知网采集后统一汇聚到“智慧社区微脑”平台,经数据处理及人工智能分析,分层实现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安全管理、智慧民生服务等智能化、精细化应用,比如渐次推进智能化应用模块,如智能门禁、智能井盖、智能电梯管控、居家养老检测床脚垫、烟气与消防栓感知器、车辆地磁感知器、水位水质感知器、人员巡更感知器等。
据悉,到今年7月,宝山有望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社区全覆盖的地市级地区。
文:钱蓓
编辑:孔韬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