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节能环保服务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显示,2017年,全市节能服务企业已有480余家,从业人员4.86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9%和3.5%;上海节能服务业产值近311亿元,同比增长1.8%,节能减排效能稳步提升。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下,节能服务产业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方共赢,发展潜力巨大。但业界也认为,目前节能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面临政策落实、资金支持、发展模式创新和技术革新等挑战,产业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日前举行的2018年上海节能服务产业峰会暨合同能源管理创新发展论坛上,市经济信息化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将不断完善政策设计,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合同能源管理在投融资、运维模式和风险管理上的突破,着力打造一批节能服务领域的龙头、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
全市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650余项
目前本市节能服务企业普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服务机制,即节能企业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项目的节能目标,据此向用能单位提供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这也是业界共识——节能产业发展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向市场要效益,不能依赖政府和政策补贴。
合同能源管理在解决企业投资问题、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动节能技术专业化等各方面意义重大。在上海,合同能源管理已推行10多年,目前本市已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650余项,实现节能量36万吨标煤,上海中心大厦、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照明系统、浦东机场能源中心、上海铁路局下属高铁站点等处已采用该节能环保模式。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很多节能企业也在不断摸索服务新模式,以创新促发展。上海开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医院探索能源费用托管服务模式,推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开缔能源为医院重新梳理和设计用能模式,在各环节做了20多项改进,经过9个月运行,平均每月为医院节省25万元能耗支出。“对节能服务企业来说,全托管型模式比节能效益分享模式的压力更大。”开缔能源总经理贺超说,这种模式迫使节能服务公司想方设法减少用能开支,继而减轻医院投资压力,是一举多得的事。“其实,托管模式可推广到政府机关大楼、办公楼、地铁、大学等各种单位的节能减排上。”
据了解,近年来,本市不断升级合同能源管理扶持办法,2017年4月出台新的支持办法,将原来每吨标煤500元的节能补贴提高到800元,同时增加新建工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补贴,给予一次性20万元的奖励。
绿色融资服务平台解“资金之渴”
市节能环保服务业协会新发布的 《2018年上海市节能服务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十多家银行机构已为本市91家节能服务企业提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贷款3.94亿元,为312家单位发放绿色贷款208.62亿元。但不少节能服务企业仍感到,受项目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服务模式认知度和接受度低等因素制约,常面临资金和融资困境,随着节能减排业务量逐步增大,资金压力日益增大。
“政府和金融机构都有支持政策,但在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很多节能服务企业属于科技及轻资产型,起步阶段实力较弱,银行放贷需要抵押资产,难倒了一大批企业;建筑节能的规模和体量相对较小,银行放贷前给单个或少量项目做评估的成本较高,风险把握不好,也阻碍企业融资。”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于兵介绍,现在,该公司正和虹口、黄浦等区合作,“打包”管理百余座楼宇的能耗,整体策划节能方案,不仅提高节能管理投资效益,也降低银行评估成本,从而改善企业融资难的窘境。
市节能环保服务业协会负责人介绍,未来,上海将进一步丰富绿色融资服务平台,突破银行放贷的单一模式,吸收项目保理、融资租赁、基金等金融服务新模式,解决节能企业“资金之渴”。
作者:本报记者 李静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