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长三角地区政协联动机制签约启动仪式暨第一次长三角地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在上海举行。根据协议,长三角三省一市政协将建立联动机制,围绕中央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紧扣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确定的重点任务和共同关注的前瞻性、综合性、战略性问题,开展联合调研、联动民主监督。
经第一次长三角地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审定,长三角地区政协2018年首次开展联合调研的议题是“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建设”,首次开展联动民主监督的议题是“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落实情况”。
建言长三角发展在政协“热”起来
按照“更高质量一体化”的要求,长三角发展按下“快进键”。今年1月底,由上海牵头,三省一市共同组建,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上海正式设立,成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第一个跨行政区划的官方常设机构。6月1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举行,审议通过《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在此前后,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话题持续升温,在上海市政协更是“热度”不减。
“将科学仪器纳入长三角‘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快实现基础设施的互通融合一体化”“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协同进程”“推进省界区域联动治污、联动发展”……在今年1月的上海“两会”上,许多政协委员提交提案,从各方面建言长三角发展。
2月,市政协重点围绕规划对接、设施互通、环境共治、公共服务便利化等,在沪苏浙皖开展超过600人次的大规模调研座谈,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厘清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形成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5月,在主题为“发挥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作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市政协常委会议上,课题组作主旨发言。他们认为,进入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迎来了难得的“天时地利人和”,呈现出站位更高、动力更足、共识更多、行动更实的新态势。目前,长三角一体化一方面被视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支撑,另一方面,三省一市也因为都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等共同的困境,因此,必须依靠区域融合,拓展发展空间。
聚焦科技创新圈和污染防治
建言长三角发展,需要“长三角人”共同发力。在三省一市党委领导下,三省一市政协在以往合作交流基础上协商建立长三角地区政协联动机制,为加快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凝聚共识、贡献智慧、汇聚力量。
按照协议,联动机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聚焦规划对接、战略协同、专题合作、市场统一、机制完善五个着力点”,“围绕建设协同创新网络、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强化改革试点示范引领、加强生态共保、基础设施共建、江南文化共融等重大议题”,开展联合调研、联动监督,积极资政建言,助推工作落实。
对于今年联合调研课题“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建设”,不少委员认为,“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已成为长三角区域内省市的发展共识,需要通过深入调研,研究如何发挥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龙头作用以及苏南、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带动作用,加快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建设。
根据联合调研方案,各省市政协将分别从不同角度组织政协委员开展跨区域调研和考察,形成分报告,并报本省市政协主席会议审议。最后综合三省一市联合调研分报告,形成联合调研主报告。
“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长三角”,也是长三角居民共同关心的议题。今年联动民主监督的课题即“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落实情况”,三省一市政协将各自形成联动民主监督报告,并以书面形式向长三角地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报告。
上一年议题作为当年监督议题
“长三角地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每年将聚焦一个议题,议深议透,提出具有前瞻性、突破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并把上一年度联席会议议题作为当年民主监督议题,推动落实。”相关负责人介绍。
也就是说,今年“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建设”的议题,将成为明年开展联动民主监督的议题。
这些议题最终将发挥什么作用?据介绍,联合调研报告和各省市联动民主监督报告经联席会议讨论后,形成年度综合履职报告,经三省一市政协主席审定后,分别呈报三省一市党委政府,并送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作决策参考。另一方面,将视情况组织住三省一市的全国政协委员将其转化为提案、大会发言或社情民意信息,并以联名形式提交全国政协。
“三省一市政协将坚持深入协商、务实监督,坚持聚焦重点、注重实效。”相关负责人说,将把握政协性质定位,深入调查研究,发挥协商式监督作用。
此外,协议明确了建立三省一市政协主席联席会议机制和三省一市政协秘书长工作会议机制。从2018年起开始,每年举行一次三省一市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由上海市政协、江苏省政协、浙江省政协和安徽省政协轮流承办,会议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召开,会期1至2天。
编辑: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