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平笔下曾描绘出上海科技馆、F-1上海赛车场、世博会中国馆、辰山植物园等地标性建筑的设计蓝图。(资料照片)
戴上眼镜,拿起笔,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创作中心主任袁建平像往常一样开始工作。外人或许难以想象,这位身材高大、外表平和的上海“老克勒”笔下,曾先后描绘出上海科技馆、F-1上海赛车场、世博会中国馆、辰山植物园等地标性建筑的设计蓝图。
“我们的建筑,我们的根,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城市。”在建筑师袁建平眼中,尊重城市的本土文化,尊重城市的历史文脉,尊重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以建筑延续城市的传统人文内涵,是打造城市地标最重要的元素,也是城市地标存在的最大意义。
“老克勒”的建筑思考
1986年,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袁建平曾有出国深造的机会。尽管大学校友、同龄青年纷纷留洋,他却安之若素。那个年代,上海已很久没有建造新的地标性建筑了,始建于1929年的和平饭店和1975年建成使用的上海体育馆,是当时市民心目中的地标。不过,新的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期已在酝酿起步。
袁建平选择“落户”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很快他在工作中发现,有些境外设计公司“标新立异”,竟把只注重视觉震撼力的实验性设计方案提交了上来,而且居然最终中了标。中国本土建筑师则往往在许多地标性公共建筑竞标中担当“配角”。
“建筑是什么,什么是好建筑?”带着这种思考,上世纪90年代初,袁建平接下上海东方电视台大楼的设计任务。最终,这座位于浦东东方路的地标建筑以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在1993年建成投用,这也坚定了他对自己设计理念的坚守。
建设工地上响起“大嗓门”
1998年,已经在建筑设计业内颇有名气的袁建平接下上海科技馆的设计任务。作为设计总负责人,袁建平最出名的,是与他单薄身材和文质外表颇具反差的“大嗓门”。
他对上海科技馆的设计理念十分简单——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出发点。打造一座为公众服务的地标性建筑,公众的使用体验、互动体验满意度,是一切设计的出发点。
他认为,一座好的建筑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必须有温暖、亲切和适应人们需求的空间品质,以及经过深思熟虑的细部处理。同时,它又应当是艺术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完美结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追求完美的袁建平调动起设计团队的全部灵感。从打下第一根桩起,他的“大嗓门”就在建设工地上响了起来——从设计方案,到施工选材,“大嗓门”事事必究。
这座以“天地、生命、智慧、创造、未来”五大展馆为基本内容,以人、科技、自然三者关系为主题,如今已成为兼具展示与教育、科研与交流、收藏与制作、休闲与旅游四大功能的新型科技展示体验中心,先后获得第三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2005年度上海市优秀设计一等奖。
以“匠心”改造中国馆
2010年,随着上海世博会闭幕,中国馆改名为“中华艺术宫”,并迎来整体改造。
袁建平是参与中国馆设计并担任设计的负责人之一。在他心目中,中国馆的建筑设计隐喻了众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已深入人心,完全契合国家、民族和城市的文化需求,外形上并不需要改动。
但由于中国馆原本定位是综合性展示馆,内部为适合大型展会活动,尺度和空间都比较大。而对于主要展示艺术作品的中华艺术宫来说,这种大尺度空间,反而拉开了展品和观众的距离。
为了能让观众获得最好的体验,袁建平又犯了“犟”。他带着团队连续作业,对原本大尺度空间进行分割,不仅增加了2万多平方米夹层空间,布置了众多二层高的小中庭,还增设了27个“名家艺术陈列专馆”和数个“艺术陈列联合馆”。经过重新设计,“中华艺术宫”总展示区域扩展到近7万平方米。
立志建设“更美城市”
1963年出生于上海的袁建平,进入建筑设计行业至今已有32年。从拿上测绘笔起,他就立志为打造更美的城市而服务。
在他心中,建筑的本质就是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它有地域特性和文化属性。建筑创作中应该鼓励和追求创新,但建筑设计的“根”在本土文化上,中国的建筑师应该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寻找中国建筑的创新发展之路,在创新中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更多地展现中国悠久、深厚的文明与智慧。
袁建平说,建筑设计是一份需要不断思考和学习的永无止境的职业,也是一项需要努力付出但最终能获得回报的事业。“我很庆幸自己的选择,在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作者:本报记者 王翔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