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本报今起开设“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专栏,从普通群众、身边故事的微观视角,反映个人、家庭、乡镇、村庄、学校发生的巨大变化,讲述改革开放参与者、奋斗者、见证者的心路历程和精彩故事。
在金山区枫泾镇,有一位游走于田间地头、当了40年故事员的老乡贤唐秀芳,就凭着两条腿、一张嘴,走遍全区124个村,把金山故事讲活了,也把村民的心聚齐了。老人爱讲枫泾的掌故,更爱讲枫泾的现在——传统的水乡田园正向着现代化生态型产业园区、都市农庄、一二三产联动的“田园综合体”转型;此时此刻,讲好村里的故事、镇里的故事,能留住乡愁,更能连接起过去和未来。
枫泾的故事很长,从2000年前讲起,不在话下。但有一段故事却是眼下的枫泾人、金山人最想听、最爱听的:千年古镇向着创意的后花园、创业的新乐园、创新的新天地,“跑”起来了。
这段故事可以从2010年讲起。那一年,枫泾镇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列为第一批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枫泾以“试点”的身份,探索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路径。
2015年初,枫泾镇定位建设“特色科创小镇”。同年5月,上海通过《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受到激励的枫泾镇加快了打造“科创小镇”的速度;12月,枫泾科创小镇开启国内首场“农创”路演,市农科院专家学者带来六个农创项目,以“路演”推介方式,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提供技术支撑。
2016年3月,长三角农创项目路演在枫泾科创小镇举行,汇集了苏浙沪三地农业专家,围绕“都市圈生态农业发展”主题,推出自己的科研成果。作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和第一批“星创天地”备案单位的枫泾镇,拥有了具备5000平方米的办公孵化空间和700亩的耕地孵化空间,还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探索“科技成果+人才聚集+孵化空间+特色品牌”的创新合作模式,生动诠释着“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这一年,枫泾镇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关于勇气和智慧的故事愈发多了起来。
在金山区,千年古镇枫泾的探索被称为“小镇更新”。因为,这里的变化既包括对小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的改造改善,也包括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的优化美化。金山人还觉得,国际化大都市里的特色小镇,该是怎样的一种存在,这是需要“闯”出来的。
2017年7月,沉寂已久的原上海第七印绸厂金山分厂旧厂房“苏醒”过来,开工建设为全新的长三角路演中心,致力于促进跨地域、跨行业、跨组织间的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的集聚、交流、交易和展示。今年年底,长三角路演中心将落成开放。
拥有千年历史的枫泾镇,爱惜生态与文脉,始终坚持“不搞大拆大建”“盘活存量资产”。位于亭枫公路旁的旧厂,已经闲置了十多年;利用旧址打造路演中心,符合古镇对五大理念的执著追求。
作为上海西南门户的枫泾镇,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使其成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通过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枫泾镇获悉不少企业对整合长三角地区信息、技术、资金、交易、路演、人才等市场要素资源的需求非常强烈——长三角综合路演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即将正式运行的长三角路演中心占地123亩,分为路演中心区、双创服务区、资讯信息区、商务配套区四大功能板块。路演中心区是这里的核心板块,最大路演厅达4000多平方米,可举办由3000多人在场的大型路演活动。双创服务区将吸引金融服务机构、产业联盟、技术信息平台、高等院校双创中心等入驻,成为长三角区域技术成果对接、技术交易与技术转移的服务平台。资讯信息区全方位提供长三角各类市场信息。商务配套区则提供创意咖啡、VIP会晤、移动商务等服务,其2000平方米的大草坪则可以为室外活动提供支撑。
处于苏浙沪交接核心区位的枫泾镇,在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时刻,未来的故事必然愈发生动而丰满。
作者:本报记者 钮怿 薄小波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