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路商圈的星巴克烘焙工坊不仅是“时尚地标”,也是观察上海营商环境优化的样本。在6日举行的一场荟萃全球智库的论坛上,两位嘉宾不约而同地谈起了这家星巴克,由此引出一段上海该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思考。
关于这场论坛,有几个重要背景需要交代:其一,上海过去一年下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在近期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排名大幅跃升,上海作为样本城市贡献卓著;其二,上海目前正在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的“2.0版”,以进一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如何着手?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合作,主办了这场“上海国际智库高峰论坛”,请来包括波士顿咨询、罗兰贝格、普华永道、毕马威等进行脑力激荡。
昨天谈到星巴克的两位“智囊”,分别是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张帆和德勤中国创新主管合伙人刘明华。他们的“撞题”是一种巧合,但也不算太意外。事实上,星巴克烘焙工坊的确是一个值得反复品读的样本案例——它展现了上海在优化监管模式、突破政策障碍方面的努力。巧的是,前天正好也是这家有“全球最大星巴克”之称的咖啡门店一周岁“生日”。
“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于2017年12月5日正式迎客。这家店的顺利开张,其实迈过了不少有形无形的“门槛”,核心难点在于,它在一个开放式空间内,引入了咖啡加工流水线、厨房、餐厅,甚至边衍生品超市等业态,并无围墙阻隔。这种新零售形态让消费者兴奋,却给监管出难题。
依靠市区政府和多部门的协同努力,星巴克烘焙工坊如期开业,时任星巴克全球老大舒尔茨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到场喝咖啡,商家、消费者和整座城市都成了赢家。
成功个案当然不能只用来欣赏。更何况上海早就响亮地喊出来“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永远在路上”的口号。本着“问题导向”的思路,本市相关部门于昨天着意营造出开放、包容的建言气氛,于是,论坛上才会有专家愿意敞开心扉、打开思路、扭转角度,重新审视星巴克案例。
在肯定了上海于该案中表现出的监管创新后,麦肯锡的张帆发问:假如当时遇到问题的不是星巴克,而是衡山路上的一家小咖啡馆,它还能不能获得同样的结果?
张帆当然不想“就咖啡谈咖啡”,他要探讨的是政府究竟该如何处理“特惠”与“普惠”的关系。他说,过去,政府为发展经济,通常会根据自己需求“挑选产业”,对特定行业或产业链环节给予支持,特别是大项目、大投资,支持力度往往更大。然而随着经济结构逐渐完善,政府要准确预判下一个爆发式增长点,难度只会越来越大。而且在当下,大企业未必就是未来,中小企业现已贡献了许多增长神话。因此张帆说:“优化营商环境,就要创造共生共赢的土壤,造就企业发展的多样性。”
张帆谈了“从‘特惠’到‘普惠’”,德勤刘明华的发言主题,则是高度一致的《从“特例”到“惯例”——面向商业创新的营商环境提升》。她说,未来,监管方可能面对越来越多商业创新,需要考虑如何告别过去“一刀切”的监管模式,优化审核标准、操作性,平衡执法成本。她对上海“一网通办”改革成效十分赞赏,但跟进一步提问说:能否在“一网通办”1.0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导入互联网思维,从而支持全社会的开放式创新?
智库当然不会只带着问题而来。张帆给出建议是,上海要加强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监管创新,特别是借鉴香港、深圳前海等地的经验,引入“监管沙盒”“大数据精准服务”“政企共治监管”等模式,推动形成更适宜创新的营商环境。
刘明华则表示,上海“一网通办”2.0版可以重点打造处置“非标准”“非规范”事务的审批体系,这个体系有一个关键要素:市场机构深度参与的“联席委员会”,借鉴自贸试验区经验建立起来的监管负面清单,以及事成后用来提炼经验、把特例办成惯例的“惯例库”。
昨天,世界银行中国营商环境项目负责人马钦·皮亚科沃斯基用两句话描述了他对于上海营商环境发展的判断。其一:营商环境改革就像骑自行车,停滞不前就会摔倒。其二:上海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未来会更好。
作者:张懿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图:袁婧、叶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