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或改变一个习惯只需要21天,这个著名的“21天效应”在引导居民将垃圾分类付诸行动,从“知道”到变成“习惯”上同样适用。
为了激发居民区家庭源头分类的内生动能,上海闵行区新虹街道推出了“21天家庭源头垃圾分类习惯养成行动” ,并结合“斤打细算新时尚”的概念,受到了社区居民们的欢迎。
今天上午, “垃圾分类我先行,智慧生活共分享”暨“红色物业聚合力,自治共治建家园”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在爱博五村居民广场举行。作为“21天行动”先行试点社区的航华一村五、爱博五村居民们以小品的形式晒出了21天行动成果和“斤打细算”的心得体会。
据了解,该街道“21天行动”共分两步走,一是称重打卡养成“21天斤打细算习惯”,熟练掌握垃圾分类要诀。
目前,航华一村五、爱博五村率先开展试点,街道以示范楼每户家庭为单位,发放垃圾分类指导宣传单和手持便携秤,并重点告知家庭进行干、湿两分类的内容,还邀请居民加入微信群进行线上汇报,引导居民在家中针对高频的湿垃圾进行称重计量,用21天令参与者养成源头垃圾分类的习惯,形成“斤打细算”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从而使干湿垃圾等重点生活垃圾直接在家庭源头实现分类。
二是晒照记录形成“斤打细算分类大数据”,提高源头分类湿垃圾纯净度。
居民们在家将菜叶、果皮、剩饭等湿垃圾集中在专用塑料袋,每天称重,填写记录表,并将相关照片晒在微信群。大家还尝试“变废为宝”,比如将湿垃圾发酵成清洁剂、堆肥成为种养土。21天后汇总记录表,计算出“斤打细算分类大数据”。
据统计,爱博五村第一轮“21天行动”中70户居民分类出湿垃圾共计2349.471斤,每个家庭21天时间湿垃圾产生量为33.564斤,即每日平均产生湿垃圾1.60斤。航华一村五34户居民分类出湿垃圾共计1087.052斤,每个家庭21天时间湿垃圾产生量为31.972斤,即每日平均产生湿垃圾1.522斤。
打卡21天养成源头垃圾分类的习惯,更可以令居民在“斤打细算”中反思、改进日常生活处理垃圾的方式。据街道方面表示,从5月20日起,辖区内28个居民小区都将全面开展撤桶工作,实施定时定点投放,逐步推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作者:周渊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