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健身卡、美容卡、洗车卡等预付消费卡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预付卡消费投诉始终居高不下。今年5月1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实施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实施,决定通过金融资金监管方式来防范预付卡企业“跑路”的问题。
记者从5月29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吹风会上了解到,《办法》主要从信息对接、风险警示、日常监管(含信用治理)三个环节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定,加强对单用途预付卡金融资金监管。未来,经营者将使用银行专用存款账户管理预收资金,其他一系列风险防控措施也将进一步落实。
预收资金余额超过20万 须将40%存入专用存款账户
经营者能够通过单用途预付消费卡收多少钱?这些钱又被花到了哪里?根据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下称《管理规定》),上海将建立单用途卡预收资金余额风险警示制度,经营者预收资金余额超过风险警示标准,应采取专用存款账户管理。而预收资金余额风险警示制度如今又被进一步细化为一般风险警示标准和特别风险警示标准。
根据《办法》,一般风险警示标准为20万元人民币,特别风险警示标准为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20%,同时以5000万元人民币为绝对值上限。《办法》确定了专用存款账户管理额度,经营者预收资金余额超过一般风险警示标准后,应当将全部预收资金余额的40%存入其存款账户;超过特别风险警示标准后,应当将全部预收资金余额存入其存款账户。
《办法》还明确了专用存款账户管理的替代方式,经营者可以采取履约保证保险方式,冲抵全部存管资金,也可以冲抵部分存管资金。
此外,以加强监管为原则,设立不满一年的经营者、《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经营者,预收资金余额超过20万元人民币的,应当将全部预收资金余额采取存管账户管理。此为办法规定的例外情形。
市商务委相关人员介绍,该举措的目的是让预付消费卡的用途回归商业,杜绝经营者通过预付消费卡来进行融资。
以黄灯和红灯 向社会进行风险提示
根据《办法》有关要求,上海已经建立了一系列风险防控措施,将以黄灯和红灯的形式想社会进行风险提示。
据悉,当经营者出现未按照《管理规定》公示信息对接标识的;停业、歇业或者经营场所迁移等情形未按约定继续履行或者退回预付款余额等5种情形,行业主管部门将依托协同监管服务平台,向经营者发送预警信息,与此同时,“黄灯”亮起,向社会进行风险提示。而如果经营者未按照行业主管部门要求限期整改的,行业主管部门则将以“红灯”方式向社会进行风险警示。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今查询也变得更为容易。据悉,消费者只要打开“中国上海”政府门户网站的首页,在“常用服务查询”下进入“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就能进入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协同监管服务平台,300多家发卡企业的对接信息都能在这里查到,消费者还可在平台上输入卡号等信息,查询卡内余额。
“发卡企业、消费者、行业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在平台上共享这些信息,在信息公开透明的基础上,监管政策的执行也会更加有效。”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如果经营者有严重失信情形的,单用途卡行业主管部门会将其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并标明对该严重失信行为负有责任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信息。
作者:孔韬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钱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