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点聚焦的三大战略性产业领域,也是今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上海分会场重点展示的内容。记者昨天在主办方组织的媒体探营活动中了解到,上述三大产业领域,上海不仅有一批龙头企业发挥着引领作用,更多初创的高成长性企业和“隐形冠军”也在加速涌现,整座城市呈现出旺盛的创新创业活力。
“上海硅谷”实力亮相
这次在双创周上海分会场集成电路展区亮相的共有16家企业,数量不多,但完整覆盖了集成电路的全产业链,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也包括配套的装备和材料环节。
各展位中,三家分别位于制造、设计、材料环节的龙头企业值得关注,包括拥有我国大陆第一条全自动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的上海华力微电子,国内惟一能研发X86架构中央处理器芯片(CPU)且被联想等知名品牌PC(个人电脑)大量采购的上海兆芯公司,以及我国大陆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集成电路装备企业盛美半导体。作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全、整体实力最突出的地区,“上海硅谷”的水平就集中体现在这些企业身上。
展区中还不乏极有潜力的“新面孔”,其中以上海瞻芯和深迪半导体最具代表性。瞻芯正在研发基于碳化硅技术的功率器件,是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等新能源装备的核心电路控制元件;深迪半导体的核心产品是导航定位不可或缺的高性能陀螺仪——借助芯片的工艺,陀螺仪也能做到小尺寸、低功耗。
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落地
上海是目前国内人工智能(AI)企业、投资、人才最集聚的地区之一,而这次参与双创主题展的43家上海企业,涉及无人驾驶、机器视觉、无人配送、新零售、机器人等众多细分领域。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第一梯队”企业,商汤科技和深兰科技此次占据着最突出的展位,他们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也正在各类应用场景中加速落地。商汤重点展示的是人工智能超算平台、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广告平台和遥感影像智能分析方案。相对而言,深兰科技的人工智能更偏向民生领域落地,重点是无人车、新零售、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应用。
较之平台型人工智能公司,这次亮相的垂直领域人工智能企业则是凭借鲜明特色,为自己的技术争取到应用机会。来自临港的初创企业“车右”,其自动驾驶仿真平台可以让工程师像玩赛车游戏那样,对无人车运行作测试,从而大幅减少实际路测里程。复旦微电子为X光安检设备开发了人工智能识别系统,能取代有经验的安检人员,自动发现受检包裹中的可疑物品,识别速度高达每分钟1000件,目前正在轨道交通4号线、10号线部分站点试用,有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高峰时段安检效率。
生物医药胜在“交叉”
21世纪之所以被称为生命科学的世纪,一大原因在于生命科学正越来越向多学科交叉渗透,从而为社会全面赋能。入选双创主题展生物医疗展区的上海企业,实际上也有很多站在生命科学和其他领域的交叉点上,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制药企业。
比如,康码科技堪称是一家流水线设计公司,只不过,它设计的是能合成制造蛋白质的工厂。过去,生物制剂必须的单体蛋白只能在活体细胞中才能合成,但康码通过数字技术与生命科学的融合,跳过细胞,开发出能直接从DNA合成蛋白质的方法,此举使得蛋白质的制造效率提升千倍,有望彻底颠覆整个产业格局。
医疗器械公司傲意科技也更多地像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它的人工智能肌电仿生手,配置了比常规肌电义肢多4倍的传感器,因此,可以完成几十种自定义动作。现场播放的视频显示,几位失去手掌的残疾人戴上这只“手”后,可以举杯喝水、运笔写字。而常规肌电假肢能做的,只是简单的抓握动作。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张懿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