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召开的崇明区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七万人表彰大会传出消息,通过两年的推进,目前崇明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设施、宣传、收运规范率达到85%以上,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到99.5%。2018年,崇明垃圾分类工作全市考核排名第一。
从2011年生活垃圾分类首次出现在崇明社区,到如今基本形成“全域覆盖、全程闭环、全面处置、全民参与、全智管理、全力保障”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体系,崇明已探索出一个符合地区实际、群众普遍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垃圾分类“崇明模式”。26日,崇明区召开贯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暨2019年度绿色生活先行者七万人表彰大会,在去年表彰7295名先进个人的基础上,分优秀组织奖、爱岗敬业奖、热心公益奖、最美家庭奖表彰了7万人。崇明区委书记唐海龙宣读了《致崇明绿色生活先行者的信》,向全区参与绿色生活实践的70万人民致谢并发出垃圾分类工作再出发的号召。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意味着上海就要步入强制垃圾分类时代。目前,崇明城镇地区已全面实施“撤桶计划”,推行“定时定点”管理模式,同步覆盖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管理薄弱地区。
为了做好末端处置,崇明对标国内国际,对不同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依托覆盖全区各乡镇的21座新建湿垃圾处理站,崇明实现了就地就近消纳和资源化利用湿垃圾,确保湿垃圾处置不出镇。干垃圾则运往崇明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心进行处置。此外,对于建筑垃圾、大件垃圾以及其他垃圾,都已纳入相应处置利用体系。
同时,崇明在垃圾分类全域全覆盖的基础上,还打造出一个“互联网+大环卫”的智慧环卫管理平台,将大数据、云计算、空间地理等信息通过这个平台集成,实现对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各环节的全程动态智能管理。各乡镇湿垃圾处理站运作情况,通过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全部接入智慧环卫管理平台,区相关管理部门可实时通过该平台查看各站点湿垃圾收运、处置情况。
此外,各乡镇湿垃圾处理站均安装了智能化称重系统,这套系统在湿垃圾运输车进入站点后,能马上对卸载的湿垃圾进行称重,数据第一时间传输到智慧环卫管理平台,并自动生成汇总。通过称重系统,一方面可有效监管各乡镇湿垃圾处置实效,若发现湿垃圾产量在短期内骤升骤降,或同期对比数据明显下降,则说明生活垃圾前端分类出现了问题,可及时介入查明纠正;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有效掌握湿垃圾产生的规律,从而及时调整作业力量配置,提升管理效能。
作者:沈竹士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徐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