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妖冶,祸国成殇。晒制鸦片,成瘾难挡。若为吗啡,镇痛救伤。滥用成戕,意乱神茫。海洛因者,毒品之王。危害无双,如魔如障……”
一句句磅礴押韵、平仄对仗的歌词,不是出自职业作词人之手,而是来自于上海市夏阳戒毒所的民警。近日,一首戒毒神曲《生僻字(戒毒版)》开始在网络广为流传,因为“范儿十足”,《生僻字(戒毒版)》先后被国内多家知名网站转载,点击量高达几十万……
在今年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为何会选会这样的方式宣传禁毒?高难度的歌词是如何改编的?近日,记者采访了《生僻字(戒毒版)》背后的主创民警,聊聊背后的故事。
“爸爸,什么是毒品啊?它有多少种?”谈起创作《生僻字(戒毒版)》的来源时,上海市夏阳戒毒所办公室副主任吴海琅跟记者说了一个小故事。此前,他的一位同事曾带女儿参观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当时,天真的小姑娘就拉着爸爸问,“爸爸,什么是毒品?”
海洛因、冰毒、大麻……一个个常见的毒品名称,从同事的嘴里“蹦”了出来。可当他讲完后,却发自己这些答案远远不够完整。
“这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我们也意识到这是禁毒戒毒宣传工作的痛点。”在总结以往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吴海琅认为,禁毒戒毒宣传工作需要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大家对此形成了共识。
于是,几位同事就在一起商量,能不能创作一首歌曲?大家讨论认为,可以做一些新的尝试和有益探索。更令人感动的是,戒毒局、所里的领导知道此事后也大力支持,让大家更加充满了“干劲”。
“刚开始,我们打算做原创词曲。但是,考虑到原创歌曲的传唱度不高,开始着手改编。有同志提议,毒品的种类和危害对老百姓来说就是生僻字,改编耳熟能详的网红歌曲《生僻字》,让老百姓能认识到更多的毒品和危害。”吴海琅表示,大家一拍即合,决定用这种方式做宣传。
网络神曲《生僻字》走红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不仅运用了大量生僻字,而且歌词押韵、工整对称。因此,词曲的改编、翻唱,对戒毒所的民警而言,都称得上是一个极需耗费心力的工作。
作为音乐底子比较好的两位年轻民警,上海市夏阳戒毒所副大队长郭幼嘉和二级警员滕敏超接下了这个“难啃”的任务。同时,夏阳戒毒所也成立了歌曲改编宣传专班,并发动广大民警,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MV制作过程也得到了戒毒局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
郭幼嘉表示,一开始,他完全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着手。“后来有同志建议提出从毒品种类和危害宣传的视角着手,让我豁然开朗。我在网上查找了新型毒品和其危害,从毒品的大类到详细名称有二十几种,初稿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后面由大家共同修改完成。”
滕敏超也认为,创作过程其实非常困难。“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这首歌的副歌部分对仗非常工整。要把这么多专业性的毒品名称放进去,做到唱起来不拗口,听起来不突兀,实则不易。”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近一个月十几次的修改,歌词终于定稿。
记者获悉,自歌曲发布以来,《生僻字(戒毒版)》获得了国内等多家网站转载,点击量达上百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吴海琅表示,这首作品倾注了戒毒民警们呼吁远离毒品的心声,也是对远离毒品的又一次呐喊,未来希望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毒品的危害,真正远离毒品。
作者:何易
编辑:孙华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