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路375弄小区1号楼已经完成加装电梯工程, 方便居民上下楼。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民者,国之根也。从政者必定从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始终与人民在一起,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绝不是一个抽象、玄奥的概念,更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它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对外部环境和自身转型的双重挑战,以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元丰富的民生需求,上海这座东海之滨的活力之城,大胆向自我发问:如何让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幸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
初心之问,扣住了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也对广大党员干部为民情怀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指引实践聚焦“更高质量”不断探寻、创新“为民服务解难题”的路径。
初心如磐,重任在肩,使命必达。
更高期待,需要大胆破题“老、小、旧、远”
“老、小、旧、远”,这是当下上海四项民生突出问题。而其中,旧区改造,被称作最大的民生。
在“留改拆”的大背景下,全市各区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加强风貌保护、深化城市更新、改善社会民生”三者有机统一,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新模式、新路径、新经验。大胆创新、提档加速,目标只有一个:全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以旧改任务最重、难度最高、老城厢密布的中心城区黄浦区为例,目前该区仍有各类旧式里弄房屋204万平方米,二级旧里以下房屋81万平方米,无卫生设施家庭6.5万户,而这些区域绝大部分都有较高的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结合大调研,广大干部全面排摸梳理待改造地块的基本情况、主要难点、群众诉求和改造定位。借助“市区联动”,发挥“政企协同”效应,推动有条件的地块尽早征收旧改。在实践中,黄浦区探索形成以“排险解危+加固修缮+功能提升”为重点的聚奎新村模式,以石库门里弄“抽户”改造为路径的承兴里模式,以复兴东路404弄、火腿弄等为代表的“拆落地重建”模式等,实实在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同时,留住了老建筑、老弄堂、老街区的烟火气息和城市记忆。各类“微更新”实践也丰富多样,老城厢的豫园、小东门、老西门等街道因地制宜“合并同类项”,构建嵌入式生活服务设施;南京东路街道对江阴路街区的基础设施、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进行微更新,植入更丰富的生活与文化功能,老街坊有了新神态。
更高期待,需要缝合“巨系统”与“微感受”
现代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无疑是一个开放且复杂的“巨系统”——所涉及的城市元素以千以万计,“上天遁地,无所不包”。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精细化管理、城市品质生活的感知又是十分具体而细微的——每个小细节都承载一份大回忆、一份新向往。
如何将“巨系统”与“微感受”细密无疵地缝合到一起,考量的正是这根“绣花针”的功力。
更幸福、更高期待,源自于新时代人们生活模式的转变、对于品质的追求,这也为“精细化治理”打开了新视野、新思路——需要智慧、尊重,更需要协同、开放,在精细化中糅入上海的大城之美、大城之爱。
以全市最大规模成片风貌保护区——衡复风貌保护区为例,引入“社区规划师”从最小细节入手,对标城市风貌最高品质,不断探寻人们心中“诗意的尺度”。设立社区规划师办公室制度,负责协调各方、把控细节,从专业、审美、治理三个维度强化社区的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管理修正,让人们住得舒适、看着有爱。
当下,结合即将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各方大胆创新、细致入微推进“分开旅行”:有社区定时定点投放,实现“无散放垃圾桶”;有商务楼分发咖啡杯号召白领“打咖啡”,从源头减量;有企业引入“拾尚包”,定向分类回收可回收物……
精细化带来的大城之美愈加可感可触、人人共享。
借助于后台大数据中心,南京西路商圈目前部署安装了20万套智能化物联网感知设备,确立27个神经元感知网络应用场景,智慧商圈可感、可知、可表达,更可预判。
在区域化党建引领下,南昌路、愚园路等风貌道路纷纷成立关于精细化的自组织,为道路的风貌保护、垃圾分类、店招文化等集思广益。
更高期待,需要进一步丰实精神文化生活
对于奋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来说,要回应“更幸福”“更高期待”,就意味着不只构建外部物质世界,更要丰富内在精神文化,让一座城市有魂有品、有滋有味,也让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都能获得文化艺术的滋养。
这意味着更要讲求精准定策、精准施策,增进民生福祉,进一步丰实人民新时期的精神文化生活。
中心城区静安区,辖区内市级文艺院团多、文化名家云集,这里率先打破条块壁垒,整合各类演出资源,打通文化发展基金高端项目与文化配送服务渠道,提升公共文化配送服务的品质和水准,各类优秀文化项目由此走近机关事业单位,走进商圈楼宇,走到社区居民身边,为市民近距离接触高雅艺术搭建更多便利平台,满足他们的文化渴求。
针对商务楼宇密集,白领人群集中的特点,静安区依托“白领驿家”社会化服务平台,通过阶段性大调研和常态化微调研,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培育扶持白领社团,让白领们在工作之余有“值得上的社会大学”“值得去的社会活动”和“值得攒的社会经验”。
全市层面,去年以来,一项受益面更广的文化展演及电影配送项目进入部分社区,每张电影票、戏票政府进行补贴,影院院线配合让利,社区居民只需花较低价钱,就可欣赏当下热映的国内外影片,或在中心地段的影剧院“淘”到正当红的各类剧务票。还有更多高品质的文化演出“挪”进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供免费观赏,“转角遇见戏”令这座城市延展出更多“可意会”的美好。
作者:顾一琼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