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到5月,上海分子与纳米医学创新转化中心已帮助6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本报记者顾一琼摄
桂平路333号,一个外观并不起眼的创新园区内,蛰伏着一个极具成长性与爆发力的大平台——上海分子与纳米医学创新转化中心。今年1月到5月,这个平台已帮助6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其中,由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执帅、在国际上首创的一款小分子抑制剂,近日进入产业转化进程;在创新转化中心的服务下,该项目一个月内就拿到了千万元级的天使轮投资,有望诞生国际首批靶向肿瘤干细胞的小分子药物。另一个生物影剂项目也将实现全国首发。
这个平台,是徐汇区当下致力建设“发展新生态”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缩影。
今年以来,大院、大所、大企、大校集聚的徐汇区以“聚焦发力、狠抓落实”为基调,紧盯市委、市政府既定部署和重点工作,以创新和服务实现稳中应变、稳中有进。
靠什么获得35%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对于很多从事生物医药研究的高校实验室来说,其研发的成品必定要经历临床注册等阶段才能对实验成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出客观评价。完成这项工作通常需要专门机构,特别是实验数据要有可追溯性,以便对此类研发进行“质量控制”。
原来,不少高校实验室都没有“研发质控”这个概念,往往在成品拿到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临床报批时才发现很多数据“不管用”。有时候整个实验都要推倒重来,导致重大损失。去年底,徐汇区和上海交大共同成立上海分子与纳米医学创新转化中心,这个平台能给研发提供很多规范支撑,包括技术支撑和法律支撑。比如,如何将实验室专利转移到创业企业——合理合法、不留遗患。
研究中心主任古宏晨介绍,今年1月平台运行以来,已有6项来自实验室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并由此诞生了6家创业型企业。就在前两个月,其中一项专利以45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一家大型药企。
以“大企”创新需求为牵引,以“大院、大所、大校”原创成果为源泉,以市场化、专业化服务资源为核心,这个创新转化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覆盖科学发现、专利申请、项目孵化、企业注册、股权融资等各环节。
不久前揭晓的2018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徐汇区域内单位共获奖82项,占奖项总数的35%。如何保持领先优势?徐汇区的答案正是继续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分子与纳米医学创新转化中心不会是孤本,徐汇区将打造更多开放式创新共享TTO(技术转移办公室)平台,加快布局新一批功能性平台,推动区域内“实验室”产出更多科研成果,让创新成果充分涌流,汇集成科技“富矿”。
创新创业,怎么在第一时间找到“对的人”
在上海,科学家要从事一项创新研究,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朋友”——来自全国乃至全球顶尖科学家及科研资源的支撑。位于钦州路的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就能为他们在第一时间找到“对的人”。
目前,该中心已建立起一个囊括35万人的“创新人才信息库”,构建起一个全球高端科技专家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一套人才评价体系,能实现科研需求和资源最快最好的“适配”和对接。该中心副主任朱悦介绍,这有助于提升配置全球科技资源的能力。
有朋友、有资源,这正是徐汇区致力打造的创新生态。除了与市科委联手打造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外,该区还设立科创产业联盟7个、孵化器9个、双创空间75家,入驻企业超过1200家;建立“首席转化官”服务机制,让这些既有成果转化经验,又掌握法律、财务、市场等专业知识的技术经理人队伍更好地成为朋友圈中的重要联结点。
同时,把握设立科创板契机,徐汇区积极对接市相关部门,梳理区内重点科技企业,排摸申报意愿,已形成近百家储备企业名录。截至目前,徐汇区科创板上市申请受理企业2家(澜起科技、泰坦科技),正式公告申报科创板企业2家(锦葵医疗器械、盛本智能科技)。在此基础上,徐汇区还将建好上市企业和新创企业两个“企业服务名录库”,形成梯度服务体系,让科技金融服务成为科创企业腾飞的“强引擎”和“助推器”。
撬动经济新动能,重点打好“四张牌”
徐汇区委书记鲍炳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围绕在服务全国全市大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徐汇区下一步将重点打好“四张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打好产城融合牌。徐汇区今年经济载体在建面积约462万平方米,主要聚集在徐家汇、衡复、徐汇滨江三大中央活动区。其中,徐家汇商圈要实现“二次崛起”,旗舰项目徐家汇中心正加快建设,徐家汇商圈同步升级改造。同时,充分利用轨道交通15号线沿线的空间资源优势,打造“航天创谷”、乔高综合体、徐汇万科中心、北杨人工智能小镇、“华之门”等多聚点创新链,营造智慧、绿色、宜居、活力的科创社区。
打好营商服务牌。优化营商环境,今年将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一窗办成”,比如开设“长三角”专窗等,实现开办企业“最快两小时”的徐汇速度。推动大调研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每年走访企业约1.5万家,助力更多企业解决痛点堵点难点。
打好消费升级牌。抓住进博会机遇,顺应新消费趋势,推动首店首秀落地,集聚一批新产品新品牌新业态,推动特色后街经济,在衡复历史风貌区完善商业业态导则,融合环境上的“静、雅、柔”,打造具有一流消费体验的最美小店、最潮后街。
打好文化标杆牌。加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当代艺术风向标。今年,油罐艺术中心、西岸美术馆、星美术馆等陆续建成开放,以此为基础,在艺术交易领域加快通关、外汇、税收等制度创新,打造国际艺术品交易服务平台,助力上海建设世界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