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秋
在文联工作中,如何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如何让“德艺双馨”成为艺术工作者的追求,成为旗下各个机构凝聚队伍的共识?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上海市文联通过线上开设“文艺家谈初心”专栏,线下举办专题学习会、电影党课等形式,邀请优秀文艺家们“现身说法”,畅叙对文艺事业的理解、认识与追求,激发对初心追求的共鸣,进一步明确文艺工作的定位和出发点。
陈佩秋:好花还要绿叶扶衬,我愿做一片绿叶
如何看待名利,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是不少文艺创作者走向成功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当不少人争着要成为焦点时,一位海上丹青大家却说:“好花还要绿叶扶衬,我愿做一片绿色的叶子。”这位就是书画家陈佩秋。
酷暑天,97岁高龄的书画大家陈佩秋依然坚持每天写一两个小时字。最近,她写了一幅书法作品:“更紧密地团结,更勇敢地创造。”这句话源于1950年7月上海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夏衍所作总报告的标题,可谓上海市文联人的“初心”。
陈佩秋上世纪50年代从杭州来到上海,1955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名家云集,她成为画院最年轻的画师之一。1956年,陈佩秋凭借工笔画《天目山杜鹃》获得上海青年美展一等奖,参加全国青年美展获得二等奖。虽然年纪轻轻就崭露头角,但她并不满足,一直在生活中、在与艺术家的交往中不断汲取营养。
在她看来,只要有心有毅力,身边的一草一木,皆可入画。即便上世纪80年代出国,陈佩秋也一直坚持写生、创作,并思考中西艺术的差异,回国后探索出了一种新的用色方法——叠彩法,开创陈氏青绿山水之新风。在积极借鉴之余,陈佩秋还一直坚守着本源。“在国外看艺术品,多是一个点发散出去的焦点透视,而中国画比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一幅画从下面看到山顶。画一个手卷,可以从四川一直画到出海口,全都包容在其中,所有细节都在上面,多少自由啊!西方的焦点透视到了达芬奇时期,才开始推广,而我们国画很多年前就已经画成那样了。”陈佩秋直言,我们不用妄自菲薄。有的艺术评论家说中国画是线条造型、西方是块面造型,其实中国画远比这复杂些——它用大笔画块面,用小笔点、线来连接,使得画面更有灵动感。
高华阁是陈佩秋常用的斋名,源于李商隐的古诗《高花》。“我从写生中得知,花苞都是从下往上开放,顶上最高的蓓蕾其实是最后开的。一个人学本事、做学问也是如此,都要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
尚长荣:决不允许自己躺在功劳簿上,要坚持创作传承
德艺双馨,以德为先。有伟大的情怀,才会有伟大的作品。反之,如果斤斤计较作品价格或者出场费,忙不迭赶场串场,这样的艺术工作者肩上怎么扛得起责任,心中怎么装得了观众?
“决不允许自己躺在功劳簿上,会一直坚持创作、传承技艺,初心不变。”在上海市文联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学习会上,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1988年,尚长荣带着《曹操与杨修》,坐着绿皮火车从北京赶到上海,敲开了上海京剧院的大门,自此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部戏,给他的京剧生涯带来了巨大的荣誉。“我是幸运的,碰到求新创新的时代、支持年轻人的城市、接受新事物的观众。”直到今天,尚长荣始终不会忘记多年前那个只身来到上海的自己,数十年来他初心不改,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繁荣京剧事业不遗余力。
戏曲行业有句老话:“要发家,看娃娃。”在尚长荣看来,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是他们这一代京剧人的重要使命,多年来,他始终践行着“口传心授”,坚持一招一式亲身示范。而除了教以外,更重要的是给他们机会,给他们舞台。因此,《曹操与杨修》新排时,在他的提议下,起用了年轻一代挑大梁,排出了青春版。“在排练过程中,除了演员的身段功夫,我们更要求他们为每一个人物写小传和背景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年轻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和体会更加深刻了,在舞台上的表现自然就更好了。”
尚长荣不仅在台前幕后亲力亲为,还在京剧电影领域进行着不懈的创新探索。从2008年到2018年,十年间他拍了《廉吏于成龙》《霸王别姬》《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世》四部京剧电影,后面三部都是3D全景声。“曾有人对京剧拍3D表示质疑。我觉得他太保守了,为什么不能试试呢?”尚长荣说。事实证明,电影上映后,反响极其强烈。“可见越是民族艺术的精品,就越能得到国际的认可。”他表示,将传统戏曲艺术搬上大银幕,是弘扬中华文化一个可行且重要的环节,要勇往直前。
作者:李婷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