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明
我是土生土长的新义村农民的儿子,2005年从部队转业回乡,次年当选为新义村村委会主任。刚当村主任时,我才25岁,那时的新义村是经济条件相对较穷、较落后的小村庄,村里除了水稻别无他物。我去隔壁的浙江省嘉善县姚庄考察,发现那里的农民靠种植经济果林,平均收入比我们村里多。
2007年,我在自家责任田种下第一批黄桃树,三年后十几亩黄桃树结出饱满的果实卖出了好价钱,引得村民们纷纷仿效。大家积极跟上,黄桃、草莓、火龙果、葡萄、猕猴桃……整个村的果林经济风生水起。2015年,全村土地流转率实现了百分之百。新义村锦绣黄桃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编入“农业年鉴”,我也因此得了个“黄桃书记”的绰号。新义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从一万元出头涨到了二万九千元,翻了两倍不止。
钱袋子鼓了,可村里环境依然不咋的,未来如何发展成了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郊区农村工作重心渐渐从“脱贫”转向“宜居”“创业”。去年上海发起“改革开放再出发,我为上海献一计”活动,我针对农村实际写了一篇《沪郊农村可以发展“众创入村”》,文章后来刊登在了《文汇报》上。我在文章中提出,上海农村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应该多考虑“众创入村”,吸引年轻人创业,使熟悉新媒体、信息技术、具有新观念的新一代回归生态美好的田园,把更多业态植入农村,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众创入村”已成为我们新义村最大特色和亮点。去年,第一批九户农民的闲置附属房屋已被第三方公司租下,签约15年,改造后用作众创空间。将来,更多废弃的谷仓、稻谷加工厂都将华丽转身,变成乡园咖啡、梨院手工传习场等新地标。我们还请来专业公司提供专业服务性培训,帮助村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掌握挣钱致富的技能。
我认为,只有维护好村民合法权益,才能解决好现实问题,营造好的发展环境,实现家庭和美、社会和谐,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我们把近期工作重点放在修订和完善一部符合新义村实际的《村规民约》上,用精细化管理方式服务好村民。村“两委”班子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多方征求意见,并由村法律顾问负责条款的合法规范,最终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这部《村规民约》。
作为枫泾镇“乡村更新”的试点,近年来村里全面推进美丽乡村行动,集中实施村庄改造、污水纳管、河道整治、道路扩建等项目,村容村貌不断改善,村民获得感与日俱增,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上海市“美好家园示范村”和“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现在的新义村,已入选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我们将不断努力,实现“产业兴旺”有突破、“生态宜居”有提升、“乡风文明”有深化、“治理有效”有举措、“生活富裕”有期待。
(作者为金山区枫泾镇新义村党总支书记)
本报记者 薄小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