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因商而起,因商而兴,因商而成为“时髦”“摩登”的代名词。要买时尚尖货,放眼全国,首选必有上海;而放眼上海,首选必有南京路。
如果说南京东路是上海商业的第一门户,那南京西路则是上海商业对接全球时尚的潮流窗口和独具海派腔调的生活街区,一面摩登繁华,一面精致静谧,“双面人生”,鲜活、生动、有趣……
而税收,和这条百年商业街又能扯上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
2002年年初,一篇题为《一栋楼一年纳税1个亿——从“嘉里现象”透视静安区“楼宇经济”》的报道刊出,当时尚未改造升级的“嘉里中心”成为南京西路上第一栋“亿元楼”,也是上海有史以来第一栋一年产出税收总量超过1亿元的商业楼宇。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南京西路商圈的集聚效应已明显释放,商圈内“楼宇经济”的总量突飞猛进,“亿元楼”攀升至近20幢。而截至2018年底,南京西路上的“亿元楼”已不再稀奇,月产税收过亿元的“月亿楼”崛起,而包括恒隆广场在内的“月双亿楼”已达4幢,“最贵商圈”名副其实。
今天,在“亿元楼”已逼近70栋的南京西路,商业商务人群超过25万,入驻商圈的国内外知名品牌近2000个,国际品牌1100多个,其中,诸如古驰、路易威登等国际一线奢侈品牌,不论是品牌的知名度还是税收的贡献度,都尤为亮眼。
据统计,目前,“最贵商圈”内的奢侈品企业年纳税规模超过千万的约40户,奢侈品产业的税收收入规模占整个商圈税收产出的六成左右。2016年以来,受深化增值税改革及增值税税率多次下调等减税政策的影响,部分一线大牌调低了国内的销售价格,以致国内销售的人气大涨,从而带动税收产出连续三年呈现较大增长,可谓“税收反哺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
同样受到政策“灌溉”的还有那些沉浮近百年的国货品牌。在南京西路与陕西北路的交界处,始创于1936年的“龙凤服装”以其“龙凤旗袍”而家喻户晓。但居高不下的人工成本和薄弱的资本积累,却让企业一度陷入发展的困境。
受益于十九大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龙凤旗袍”申请转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加上与小规模纳税人配套的减免政策,企业税负下降超过50%,节约税收超过30万,这对于一家年销售规模在300万左右的传统手工业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资金。
在新时代上海打响四大品牌战略的推进中,南京西路商圈当仁不让地成为“上海购物”品牌的主场之一。而基于互联网时代给传统商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百年南京西路再一次酝酿起更华丽的转型和升级。
2017年12月6日,亚洲首家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在上海开业,其独有的“烘焙剧场”的形式,给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感官体验,而从店内延伸至店门外排队入店的满满人气,景象堪比AAAAA级旅游景区。
但巨大的客流和预估每月上万的消费笔数,让企业在开具发票时发了愁。显然,传统的纸质发票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而与时俱进的“电子发票”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企业通过在电子税务局申请,次日即拿到了开具电子普通发票的“资质”。目前,南京西路的这家星巴克每月申领的电子发票约20000份,能有效满足其“烘焙工坊”和“专星送” “线上”“线下”两类业务的开票需求。可见,伴随着新兴业态的发展,税收举措也在不断优化改进,在适应和融入商业模式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更优质、更便捷的舒适体验。
作者:张晓鸣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