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流沙笺”传统纯手工古法制纸技艺吗?你见过老艺人仅用三十多元自制的土萨克斯的吹奏表演吗?你见过乡村老妈妈头扎土布头巾,穿着一身土布服装像模像样走台步吗?就在这两天,浦东周浦镇小上海步行街乐声喧天,热闹非凡。这里正在举行国庆节、购物节第五十届小上海民俗文化展示会。这届民展会汇集了当地非遗等优秀民俗项目,精采纷呈,又频显新亮点。
在步行街的展台前,“流沙笺”传统纯手工古法制纸技艺正在展演,这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古法制纸技艺,始于唐代。该项技艺的传承人赵世杰,十年磨一剑,与师傅郑智源成功研发出了失传已久的“流沙笺” 古法制纸技艺。
该技艺的其作方法是利用大自然中的黄芪、仙人掌等植物提取物制作出原液,通过特殊调制的国画颜料,使其浮于原液表面,然后用特质工具使各种颜色任意聚散离合,再以宣纸覆于其上而染于纸面,从而形成各种天然和难以复制的美丽图案。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台上的纸张不仅有各种鲜亮的色彩,还有别具一格的立体感。
非遗项目《芦苇编织编制技艺》的传承人庄金生头戴芦苇帽,正在笑呵呵的用芦苇编织《鲢鱼跳龙门》等吉祥物。今年87岁的庄师傅从小在东海边长大,从事业余芦苇编织已有70多年。老庄说,浦东沿海地区30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芦苇来编织各类物品,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芦苇具有特殊的韧性,同时兼具柔、轻和防潮的自然特性。其编织品主要有生活用品类、民俗类、玩具类和工艺品等,具有制作简便、坚固耐用,绿色环保的特点。老庄目前被聘为泥城小学校本课程《魅力芦苇》的指导老师,使芦苇编织编制技艺后继有人。
编织能手施华鑫正在展台前,用芦苇精心编织乡野中的蚂蚱。他把编织的大大小小的蚂蚱挂在竹杆的长线上,活龙活现,煞是逗人喜爱。
来自本镇红桥村“清音班”的老伯伯们都穿着一身红红的充满喜气的唐装。他们所拿的乐器上挂满了明清时代的各种亮丽的彩饰,正在漫步进行行街演奏表演。老艺人们演奏的《我和我的祖国》曲调如金风拂面,让游人纷纷驻足聆听。
在一长溜条桌旁.来自该镇因收藏成名的周浦“大老倌”鲁来大,正在向人们介绍“三五”牌台钟的历史。条桌上放着许多走时准确的“三五”牌台钟,有台式的、立式的、挂式的,都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生产的。这些名牌旧产品是老鲁多年走村穿巷收购来的,经过他的精心整修,都能正常“工作”。有的市民爱“三五”牌台钟,正跟老鲁商量,想买一台回去。老鲁说,“这些上海名牌老产品也是一种文化,值得收藏展示。”
土布走秀也有新的看头。十多位头裹土布头巾、穿着老布扯襟衫、土布裤子、脚着丝绒绣花鞋的老妈妈,在街口进行浦东地区百年前的乡土老布服装“现代秀“表演,她们厚实淳朴但走起台步来却不亚于专业演员。她们仿佛走在乡村的田野,向人们展示那恬静优美的乡村生活。
还有好几位乡村老妈妈在百年前的织布机前进行织土布、纺纱、织土布带子表演。穿着土布衣裳的陆彬官老妈妈正忙着穿梭织布,动作麻利。在一旁织土布带子的是陆老妈妈的女儿。你看,她女儿腰间扎着方形的梭子,正在织长长的老布带子,红中有蓝,特别精致。令游客们啧啧赞美。另一位老妈妈踏着“脚圈”,手牵棉花,纺出了一长溜棉纱。
作者:陈军贤 唐玮婕
编辑:何易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