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静安,拥有历史建筑总量近200万平方米,居全市首位。其中不少建筑年岁已上百,它们的排布很有特色——沿着南京西路商业街向南北两侧辐射。如今,这些自带故事的老建筑,在有心人的爱抚下,结合正在推进的城市有机更新,一点一滴展露新姿,并成为激活商圈新功能、展现商圈新文化的新地标、新载体。今天举行的福布斯·静安南京路论坛上,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聚首一堂,围绕“城市有机更新赋予商圈新动能”展开头脑风暴。交流中,一个理念渐渐清晰:商圈的空间重塑和业态焕新,聚焦点最终要回归“人”身上——通过做厚社交标签、垫实生活温度、创新智慧数据,以此赋予商圈新的可能和未来。
今年,意大利米兰与上海缔结友好城市第40年。就在昨天,由静安区和意大利米兰市共同支持的“米兰上海友好城市美好生活摄影展”在南京西路户外沿街铺陈设展。这些图片展现了上海、米兰两座城市“各美其美”的姿态和生活日常。事实上,这样的双城文化交流合作还有很多,比如经双方合作改造而新生的荣宅,以及“南京西路后街计划”等等。
米兰市副市长克里斯蒂娜·塔亚尼在论坛现场这样分享:与南京西路一样,在米兰市中心也有一条顶级商业街——全长一公里的蒙特拿破仑大街,除了顶级品牌集聚外,这条街最吸引人之处在于:旧的商店、传统市场、新的住宅交融汇聚,“展示了一种意大利的生活方式”。在她看来,文化、美食、创意,这些是一条商业街在城市更新中能永葆活力的关键词。
做厚社交标签,这也是南京西路在城市更新中孜孜以求之处。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时筠仑建议:在改造和活化利用商圈内的保护建筑时,更要关注人们丰富的需求层面,比如社交、比如艺术等等,实现保护为先、文化为魂、以人为本。
一个最为现成的案例就是近期静安新开启的限时步行街“安义夜巷”,集纳了丰富高品质文创集市的这条小马路每逢周末夜间人头攒动。更奇妙的,她还带动了周边商户的自我更迭。比如周边的敬华艺术空间,也推出全新艺术展览方式,开启夜间自助艺术长廊,让市民逛完夜市后还能就近赏析艺术作品,自主选购艺术衍生品等等,创设出新颖的艺术空间展示、购物形式。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根据团队研究成果,在现场提出了《国际顶级商圈评价体系》,除了酿厚历史底蕴和特色外,他更关注一个商圈能给人带来的温度,以及能直击人心的智慧。
以部分国际顶级商圈为例,很多老牌商业街因为历史原因,不可能新增停车位,但城市管理方通过在街边设立分时段停车位来满足商业商务人群及消费人群所需。
根据银联的消费数据显示,涉及耐用品、时尚品、奢侈品的消费,其中60%以上还是在线下完成最终消费。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会相对降低,对于购物则会有更丰富的体验需求,会将购物与休闲、社交、艺术等整体消费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有更精准的大数据去监测、研究新时代人们的消费习惯和行为变化,从而推广线上线下消费,让一个商圈更智慧,更能直击人心。
作者:顾一琼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