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文艺风景常常出现于距离市中心较远的乡村。将乡村的美景同功能性的设计相结合,成为如今设计师们冥思苦想的提案。今晚的“美丽乡村出彩青春”上海“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颁奖暨优秀成果展示推介会上,不少青年设计师分享了他们心中“美丽乡村”的蓝图。
如何挖掘乡村更多可能性?沿海&博风联合团队负责人任翔,在现场阐述了获得《圩上丘樊》的设计理念。该团队对浦东川沙镇连民村进行了设计,旨在强调乡村之于城市的“非农”价值。团队经过调研发现,连民村有1/5的民房被出租,房屋自住功能将逐渐丧失,附加功能逐渐产生。因而在该团队的构想中,提出了微错位的户型,让同一屋檐下的房屋有不同的“用武之地”,无论是自住、出租,还是开民宿,都能够成为现实。与此同时,设计将停车场与公共活动中心相连,未来将引入乡村集市、乡村音乐节、乡村艺术节等活动,打造艺术舞台。任翔表示:“我们设计的美丽乡村是能够承载无限的可能。”
如何吸引年轻人?有效利用乡村现有美景是关键。来自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的学生团队,以闵行同心村进行了设计,推出了《归去来兮》这一作品。团队成员张奕然告诉记者,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同心村拥有较好的景观与水资源,但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且建筑分布也较为零散。因而在设计中,便“整合”布局,提高村田匹配融合程度。此外,同心村的马桥大米品质优异,《归去来兮》作品中提出将建成“马桥大米+”品牌村,实现智慧农业并打造高品质乡旅休闲特色。
乡村面积应该扩大还是减少?来自上海加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青年设计团队的答案是:“收缩”。团队以崇明区三星镇协进村为蓝本,提出了建设阶梯状农田、集合住宅等想法。团队成员杜鹏表示,“收缩”就是以退为进,保持对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敬畏,用一条绿带把人类的开发收回控制在清晰的边界内。在该团队的规划中,希望通过一条绿带将村庄“收缩”,形成清晰的边界。同时还提出了设计5栋带电梯的集合住宅,以方便老年人出行,在这些住宅屋顶,又可以转换为梯田农场和花园。“将来协进村可以吸引那些热爱农村生活和简单生活方式的人,乐于做一个稻田里的守望者。”
所有参与展示的团队中,乡与乡寻团队最为“特殊”,他们所交出的《水库•集》正在洽谈落地实施事宜。团队成员苏奇告诉记者,希望打造一个乡村与“水元素+酷”的集合体,让水库村不仅有江南水乡的慢节奏,还有上海水乡的酷腔调。具体而言,将何家宅基作为水库村核心示范区,提升农房及田园风貌,梳理与重塑水岛空间;提出“一米田园+智慧共享共建”设计,引导和组织村民一起参与;强调文旅融合,将闲置房屋改为旅社,未来将举办农事体验、自然科普等活动。“希望乡村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激发自由活力,年轻人来乡村喝咖啡、看看书,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据了解,上海“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分为相对集中居住类和改造更新类两大类,共设浦东新区川沙新镇连民村、宝山区罗泾镇海星村、闵行区马桥镇同心村、嘉定区华亭镇联一村、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松江区石湖荡镇东夏村、青浦区重固镇徐姚村、奉贤区南桥镇沈陆村和崇明区三星镇协进村等9个竞赛基地。自6月20日大赛启动后,共收到全国各地近300支团队报名参赛。历经现场踏勘、调研和预设计,有185支团队通过了设计能力初筛。10月20日开展了成果收集,共收集到符合要求的作品102份。经过专家评审和村民投票等环节,共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入围奖23名。
作者:占悦
摄影:袁婧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