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上午,徐汇区召开深化邻里汇建设推进会,会上正式出台“1+3”系列文件。即《徐汇区进一步深化邻里汇建设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邻里汇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邻里汇建设和运行管理规范(2019修订版)》、《居民区邻里小汇建设和运营指引》、《关于深化为民服务功能推动居民自治的推进服务型居委指导意见》。截至目前,徐汇全区累计建成18家街镇邻里汇,305个居民区邻里小汇基本实现全覆盖,下阶段徐汇将在服务特色、品牌特征、文化特质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邻里汇建设从探索实践走向制度常态,把邻里汇打造成撬动社区治理的新平台和新支点。
自2016年启动邻里汇建设以来,徐汇区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邻里互助相结合的方式,自上而下推进邻里汇建设——布局了“一张网”,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5分钟家门口服务圈为标准,构建起区-街镇-居民区三级“1+13+305”邻里汇网络;搭建了“一个平台”,改变以往社区公共空间单一功能的做法,服务上注重因地制宜、按需定项、各具特色,功能上强调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创新、小载体大服务,打造了社区居民的共享空间、社区服务的载体阵地和社区共治的重要平台,邻里汇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党群站、会客厅、托老所和便民点。
此外,对邻里汇精心改造提升“颜值”,精挑细选丰富内容,精益求精改进作风,通过统一标识、统一标准提升辨识度和认同度,“邻里汇、汇邻里,美好生活共同体”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邻里汇的统一连锁品牌也辐射到了越来越多的社区群众,得到了各方认可,成为一大“品牌”。
此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邻里汇将在“汇邻里”的机制上更体现居民自治、社区共治、规则法治;在“共同体”的成效上体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邻里共融,把邻里汇打造成为撬动社区治理的支点、联结党委政府与社区居民的节点、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支撑点,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社会治理能级的提升。
徐汇区区长方世忠透露,下一步将在“特”字上下功夫,打造有标识度的“旗舰店”。提高服务供给的精准度,在做优做强为老服务、综合服务的同时,动态把握居民诉求,探索提供高品质、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增强社区文化的认同感,深入挖掘社区历史文化内涵,建立社区“文化档案”,打造凝结社区归属感的文化纽带。加大民生品牌的传播力,加强邻里汇品牌塑造推广,切实提升邻里汇的知晓率、认知度和影响力。
在“治”字上做文章,打造有认同度的“客堂间”。注重社区能人的挖掘培养,善于发现、凝聚、培育一批有社区情怀、有专业特长、有群众基础的能人,织成一张新型的“熟人网”;注重议事机制的优化完善,依托邻里汇议事载体功能,搭建民意收集、民主协商的平台,形成“居民—居民代表—居民议事会”有序表达路径;注重社会力量的参与集成,做好各方资源链接者和社会组织孵化者,更好地集合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共建单位等多元力量,不断做大基层党建、社区共建的“同心圆”。
在“共”字上求突破,打造有辐射度的“共同体”。重点要做强做优“三个模式”:把邻里汇“1+13+X”整体发展蓝图纳入“十四五”规划,加强区级顶层设计和街镇层面统筹协调,推动区域整体提升,鼓励基层实践创新;全区域资源整合共享模式,加强政社联动、条块联动、块块联动,强化部门资源下沉、块区资源共享,打造更多“一汇一品”“一街一特”;服务型居委建设运作模式,把邻里小汇建设与服务型居委建设有机结合,推动社区治理空间重构,推行居委干部“移动办公”,真正做到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实现邻里汇服务、功能、内涵、制度的再升级,持续巩固和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作者:顾一琼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