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绿道
若现在来上海旅游,不容错过的地标除了东方明珠、上海中心,还有黄浦江两岸45公里贯通的绿道。
绿道给城市提供了一套还路于民的慢行系统。在高架、环线、地铁奏响的城市“快曲”之外,写下了一首舒缓的“副歌”。此时,绿道是添绿的步道,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另一个“频道”。
▲苏州河绿道
如今,上海绿道总长已达881公里,并且还在不断“生长”——到“十三五”末,长度将增至1000公里;2035年,预计翻一倍,达2000公里。
近年来,新建绿道特别融入了“四化”建设标准——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尤其是增加色叶、开花乔灌木,在为市民构建健康绿色休闲空间的同时,也为城市的四季变化增添色彩。
▲广粤路绿道
季相色彩绚丽,树木层次丰富,结构类型多样。在黄浦江一号绿道、杨浦新江湾城绿道等基础上,今年新建成的虹口广粤路绿道、苏州河绿道、外环绿道(长宁段)等,均大大丰富了市民绿色生态体验。
绿道不止是种绿
对于钢筋水泥的城市来说,绿色有的时候是绿化带,看得见却走不进;有的时候是公园,走得进但有时间限制。如今,上海绿道建设把绿色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让绿色看得见也走得进,整个城市都被绿色串联。
▲环黄兴公园绿道
在上海,绿道主要依托绿带、林带、水道河网、景观道路、林荫道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是一种具有生态保护、健康休闲和资源利用等功能的绿色线性生态空间。由此可见,城市绿道建设绝不是一个孤立、单纯的基础设施建设,它不仅要置于一个开放系统,还要充分考虑到市民生活单元与绿道之间的关系。
杨浦黄兴公园,周边分布着控江街道、延吉街道、五角场街道等多个小区,居民晨跑、夜跑、散步休闲的需求量极大。然而,黄兴公园采取封闭式管理,晚上7点半关门。今年4月,环黄兴公园绿道建成投用,全时段开放,与公园形成了功能互补。绿道设计师、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张鑫彦介绍,开放式的绿道与封闭式的公园实现了功能与空间上的双环联动,成为城市建成区大型公园更新的一种模式,是城市更新的有益探索。
▲环黄兴公园绿道
据张鑫彦介绍,上海尚有两条环形绿道,另一条环世纪公园,二者均依公园框架而生,演绎“青出于蓝”。环黄兴公园绿道结合公园外侧绿地、部分市政人行道而建,总长2.5公里,设有座椅、花坛、亲水平台和直饮水点,成为附近居民休闲遛弯儿的好去处。
在绿道的营造上,只有绿意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色彩。环黄兴公园绿道结合不同的生态属性,规划了特色鲜明的路段主题。双阳北路段主打日本早樱、杜鹃组合,粉白花瓣起舞,“浪漫绿道”由此得名;国顺东路段主推巨紫荆,打造蓝紫色地被植物景观;营口路段空间开敞,设计有不同规模和形式的花境景观;走马塘段烘托桃红柳绿景观主题,垂柳吐绿,碧桃飞红。
▲环黄兴公园绿道
绿道串起来的,不仅有景色,还有文化。在虹口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总工程师黄岭的指引下,记者看到2公里长的虹口广粤路绿道,将串联8个街心花园——舟园、金萱园、枫园、绣球园、香雪园、玉影园、彤趣园、茶花园,饱含诗情画意。在人文熏染下,一个个缤纷的主题花园不仅独有馨香,绿道两旁的特色廊架以文化筑景,走走停停便可悦享生活。
21公里绿道让苏州河更亲民
上海,人多地少、寸土寸金。如何激活有限的绿色资源,将它们串联贯通,释放出更大的生态效应,是上海一直在全力破解的难题。
绿道贯通难度大,难在遇到数不清的堵点和断点。上海不少绿道依河而建,但很多河边空间已被挤占,使“绿飘带”的美丽打了折扣。经过充分的沟通协商,政府主管部门与园区、企业等沿岸单位一起推倒围墙,连点成片,让苏州河绿道畅通无阻。
从西康路桥到武宁路桥的绿道,全长约1.6公里,这是苏州河绿道普陀段最早建成开放的一段。贯通后的沿岸区域被一条蓝色步道串起,隔一段距离便会出现“上海绿道”或“花漾苏河十八湾”的标识。从高处俯瞰,犹如在绿林中穿行的蓝色小溪,与苏州河并行。
苏州河两岸绿道中,仅普陀段就有21公里,占总长的一半,今年底19个断点基本打通。隔河而望,约3公里的苏州河北岸绿道正在抓紧最后的建设收尾工作,计划今年底建成开放。
市绿化市容局介绍,苏州河绿道普陀段建设按照步道贯通、景观优化展开,在新建步道区域保证了步道的亲水性,使其保留良好的河道观赏视觉效果;在沿线老绿地中改造步道的区域,则重点优化绿化结构,通过调整、修剪的手段注重打开沿河郁闭度高的植物组团,形成良好的视觉通道。在绿化植物选择上,种植了银杏、乌桕、榉树等大量色叶乔木和樱花、大型紫薇等开花灌木。此外新种和调整了大量地被植物,绣线菊、六道木、玉簪、观赏草等与上层植物形成层次清晰、视觉通透的绿地景观效果,在不同的道路起伏和节点标高变化下,显得丰富而多彩。
一年“走”了210多公里
经过多年规划建设,一条依托各类绿色资源而建起的绿道,逐步走通申城,今年一年“走”了210.14公里,超过了每年200公里的建设速度。
当然,绿道不仅仅是一条路,它是城市规划的“思路”,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落实在社区、在街角、在人来人往,打通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脉;也对接着现代城市人的“心路”,成为市民走出家门就可以享受的生态空间,让田园诗意可望可即。
上海在绿道规划建设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比如充分利用原有的生态系统,能保留尽量保留;在设置厕所、座椅、照明等配套服务设施时,尽可能使用周边已有设施,减少占用绿化面积,等等。
如今的申城绿道,串联生态林、街心花园、绿地,构建宜居公园城市绿化体系;串联学校、医院、社区、地铁站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助力打造民生品牌;串联旅游文创、体育休闲、康养度假等业态项目,借势绿道集聚人气、汇集商机。
一条绿道,连接田园与城市,打通现在和未来,为城市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引领申城向着幸福大步前进。
作者:史博臻
图:邢千里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