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普陀区华池路上的新体育广场是个典型的商住两用小区——4栋楼里,1栋是正在装修的商场,1栋是某设计院,还有2栋都是公司与住户同楼,而且还有集体宿舍。这里最早是个烂尾楼,后又改建成商务办公楼。多年来,该广场不同利益主体纷争多,常有人拨打“12345”“110”等投诉举报,诉讼纠纷不断。而且,楼里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且流动性非常大,物业公司今年刚接手,疫情防控难度不小。
石泉街道党政机关着眼于“属地管理一盘棋”,本着特殊时期特殊管理规则,形成了街道机关责成管三居民区党总支对该广场小区施行代管,并安排机关工作专班共同进驻。去年10月就任管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孟令菊告诉记者,接手后,她感到情况复杂,没有像往常那样召开多方联席会议,而是几次分头了找涉事方沟通、协调,堪比“外交斡旋”。在几方共同努力下,该小区的难点顽疾逐步化解。“所幸之前真真切切帮这里的业主、公司解决了不少问题,大家有了坚实的感情基础,这次关键时刻就能让居委会、物业、业主志愿者等携手群防群控。”
为此,孟令菊首先联合物业、业主志愿者一起做好疫情排查工作。他们将800张防控疫情知识宣传单送到小区,孟令菊还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方便住户联系。他们挨家挨户递送宣传单的同时,也在进行登记排摸——哪些是住户,哪些是单位宿舍,哪几乎有重点区域接触史、需要隔离到哪天……收集信息后,再根据性质分组,而且每天实时更新,常常忙到深夜11点多才离开。根据排摸信息,物业每天派人巡查,特别关注单位集体宿舍、公司、非改居的人员情况,提前掌握情况,如果发现有公司违规提前开工,立即上报到街道。
该小区物业、上海锐翔上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新体育广场项目负责人李经理告诉记者,前几天,他们就在例行巡查时,发现一家小公司的灯亮了,原来是老板在外地不放心,派了一名上海籍春节期间未离沪的员工去看看情况。在问询的同时,物业通过倒查机制,追溯门岗方面的登记信息,居委会也派了工作人员前来,通过多方核实,确认该员工所说情况属实,对其劝返。
“所有第一天回来返工的人员,我们公司的要求是,就当作是第一天返沪人员来做一系列工作。”上海锐翔上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杜成寅告诉记者,所有返工人员,第一天到小区必须根据返沪人员登记表,登记姓名、性别、体温、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同时他们将联系业主或房东对内审核,并联合街道、民警或借助公司力量对其报备的行踪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才能进入楼宇。
对于物业公司自己的工作人员,杜成寅告诉记者,所有员工上、下班都要进行体温测试。对于离沪员工,公司要求大家按政策居家观察。对于疫情重点区域的员工,公司都已提前联系,请他们尽量暂缓返沪,等待政府进一步通知。“为了让员工安心,我们公司承诺,他们没有到岗也按正常工资发放。”
作者:单颖文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